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多年台站工作实践经验,分别对所从事的流体、电磁、形变、测震数字化仪器故障排除方法进行总结,集结成文,希望能在日常工作中快速排除类似故障,为地震监测预报提供连续可靠的观测资料。同时也为区内及国内其他台站同行在仪器故障排除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银川台形变数字化观测干扰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斌 《高原地震》2006,18(1):46-51
收集整理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台形变数字化观测固体潮分钟值资料,论述了抽水、降雨、大风、进人、仪器调零、断电或者电压不稳定以及其它仪器故障等因素对形变数字化高频记录的影响及其机理,为利用数字化资料及时识别干扰、准确捕捉地震短临异常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山东形变固体潮数字化资料的干扰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希亮 《高原地震》2008,20(3):36-41
利用山东省数字化形变观测记录到的固体潮资料,分析了气压、雷电、洞室装修、仪器故障及环境等干扰因素对数字化形变固体潮记录的影响,总结了1次地震前的异常特征,为利用数字化资料及时识别干扰、准确捕捉短临地震异常提供了可参考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针对台站形变观测中经常出现的仪器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式企业微信报警的新方法。对传统的依托于台站工作人员登录Web网站、查看仪器工作状态的方式进行了改进,并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可操作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实现过程。该设计框架不但解决了行业内外网切割导致数据采集和报警信息无法发送的问题,还解决了长期以来台站仪器经常性网络不通、断电、死机、超量程等突发情况所导致的形变观测数据缺失和错误无法及时报警的问题。通过Python语言编程,采集实时测量数据,通过逻辑运算后将结果推送到指定的企业微信,实现仪器故障报警,以达到降低数据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天津蓟县小辛庄山洞VP型宽频带倾斜仪出现的多次因强雷雨天气和洞室环境因素导致的故障事件,通过数次故障事件的分析、修复过程方法的共异性进行整理,并将故障分析与修复方法进行总结,以供今后本台及其他形变台站发生同类仪器故障现象的排查、修复储备经验、提供思路,提高仪器运行率,保证数据运行的连续率,为产出完整可靠的地震前兆观测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6.
肃南地震台形变观测资料干扰识别与排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整理甘肃省地震局肃南地震台形变数字化观测资料,对降雨、大风、人员进出、仪器调零、断电或者电压不稳定,以及其他仪器故障等因素造成的干扰进行分析;为数字化资料的利用、各种干扰的识别以及捕捉地震短临异常,提供可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鹤岗地震台形变观测数据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整理鹤岗地震台多年形变观测资料,分析观测数据中较为明显的突跳、台阶等数据畸变出现的原因,结合观测环境、仪器故障、人为因素、同震阶跃等影响因素,讨论数据畸变特征,使地震台站人员在日常形变资料分析处理中,能够快速识别数据异常原因,为分析地震前兆异常数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荣成地震台形变观测干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荣成地震台2套形变仪运行以来影响观测质量的干扰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影响观测资料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感应雷击、降雨影响及气压影响;观测系统因素主要有数采故障、电压影响;人为因素主要有仪器标定和仪器调零。通过对干扰、故障因素的分析,为日常工作中观测人员及时发现地震前兆异常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震台站形变仪器标定精度和标定误差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观测质量和数据的真实性。对昆明地震台定点形变仪器近几年的标定经验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提高形变资料观测质量,对同类仪器标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地震监测仪器的普及和应用,人工、模拟地震观测仪器逐渐被数字仪器所取代,记录方式也由整时记录变成分记录和秒记录。数字仪器在多年运行中,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本文重点通过对多年形变数字观测系统内部所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与讨论,以便在观测工作中更好把握仪器的状况和对仪器出现的故障进行准确分析判定,及时对仪器存在的问题和故障进行解决处理,从而最大程度减少观测数据的断记。  相似文献   

11.
目前GPS技术已能够提供连续、实时、无障碍和自动化服务,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变形监测。本文探讨GPS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以某水库大坝为例,介绍水库大坝变形监测GPS点布设及观测要求,并提出GPS观测整体方案,通过案例介绍大坝变形监测点布设及数据处理流程,简单分析大坝变形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区域性形变场与近期强震危险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1998-2000年期间水准和GPS测量给出的北京地区区域性形变场的背景值及其与定点断层形变观测值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地区的大面积垂直形变速率及速率梯度值在华北地区的通常 数值之下,也低于若干大地震前的相应异常特征值;(2)该区由GPS方法显示的大面积水平形变速率也属于较低水平;(3)定点观测的断层形变速率(垂直向和水平向)与区域性的背景值相当;(4)根据大面积形变场的 断层形变异常水平,预计近期(1-3年内)北京地区不会发生较强地震。  相似文献   

13.
杨绍富 《高原地震》2012,24(1):33-37
介绍了地形变测量学的定义及其包括的内容,分别从大地形变测量、台站形变观测和重力观测方面,阐述了地形变测量应用于中国地震预报的研究进展。通过震例介绍具有较好预报效果的地形变测量手段,说明利用地形变测量可以做出具有一定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测预报。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地形变测量水平能有较大的提高,为地震预报提供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ofpatterndynamicsparametersofcrustaldeformationfieldinseismogenicprocessShuo-YuZHOU(周硕愚),YunWU(吴云),Ruo-BoWANG(王若柏)and...  相似文献   

15.
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PSI)技术及其应用于区域地表形变监测已成为雷达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使用单一卫星平台所获取的单侧视SAR影像时间序列进行PSI分析,仅能获取沿雷达视线(LOS)方向的一维地表位移信息.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平台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提取三维地表形变速度场的模型与算法,其基本策略是:首先针对每一卫星平台的SAR影像时间序列进行PSI分析,并计算各地面目标沿LOS向的位移速度值,然后联合各平台所对应的LOS向位移速度值进行建模,并基于最小二乘方法解算各地面目标的三维位移速度分量.实验选取天津市西北部作为测试区,使用2007—2010年所获取的39幅TerraSAR-X影像、23幅ENVISAT ASAR影像和16幅ALOS PALSAR影像进行分析,经联合解算得到了该测试区域的垂直位移速度场以及南北向和东西向水平位移速度分量.与地面水准和已有GPS观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多平台PSI的垂直位移速度场精度可达毫米级,而其水平位移速度分量与已有GPS结果基本一致.多平台PSI分析无需引入任何外部形变参考信息,便可以实现形变场的偏差校准和三维形变场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在假设临汾台水准出现2次巨幅形变异常为断裂错动的情况下,笔者基于矩形断层位错模型模拟了罗云山断裂(土门-峪里段)错动所引起的垂直形变场分布,并通过D-InSAR技术对研究区域内的地面形变场进行了实测。分析结果表明:1从理论上讲,罗云山断裂(土门-峪里段)错动是可以产生长轴与断裂走向平行的椭圆状变形区域,其中,位于断裂上盘的区域中心变形量最大,变形量向外围逐渐衰减为零;2次错动导致的变形波及范围分别约为长轴18km和26km,短轴12km和17km;显著变形幅度分别约为1—3mm和4—14mm。2而同期D-InSAR实测形变场显示,临汾台水准出现2次巨幅异常期间,研究区域内未发现与断裂走向一致的连续变形区域,仅在盆地内部存在可能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所导致的地面沉降,其变形范围约为10—12mm和1—5mm。3实测形变场与理论形变场在变形区域和变形幅度上均不一致,说明断裂活动不是临汾台水准出现2次巨幅形变的主要原因,可能为断裂上盘的土层点局部变形所致。4通过断层位错模型的理论模拟与D-InSAR技术的实际监测相结合,可以有效地确定临汾台跨断层水准出现的2次巨幅形变异常的性质,可为重大水准异常的核实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祖胜  杨国华 《中国地震》1996,12(4):347-357
应用最新的全国垂直变形速率图和各地区不同年代的形变图。编绘相应的形变速率梯度图,计算了若干跨断层测量台、点资料的低通滤波残差及其一阶和二阶差分。结合在相应空间和时间域内所发 生的强震,讨论了地壳形变与强震的关系,得到了一些有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3年9月27日发生在新疆友谊峰东北7.9级地震震前乌鲁木齐形变站垂直形变异常特征的分析,得出该台站垂直形变在地震临震前有明显的异常反映,地震前北天山中、西段地区4.9级以上地震活动较活跃,垂直形变运动速率加速上升,地震当日观测数据出现突跳现象。  相似文献   

19.
南京河西淤泥质粉质粘土卸荷回弹变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室内固结回弹试验,研究了南京河西地区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卸荷回弹变形规律。固结-回弹-再压缩曲线表明该地区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弹性变形要比其塑性变形量小得多,卸荷再压缩后,土体的压缩性也明显降低;通过分析卸荷比和回弹率、回弹应变以及回弹模量的关系曲线,确定了该地区淤泥质粉质粘土的临界卸荷比和极限卸荷比指标,从而可以确定开挖卸荷的影响深度范围。卸荷回弹变形随着卸荷滞留时间的增长,有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在卸荷与加荷作用下,土体的变形特性、变形模量有着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与强震活动   总被引:59,自引:9,他引:5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前人对中国大陆及周边活动地块研究和划分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6个Ⅰ级活动地块区和22个Ⅱ级活动地块之间共26个活动边界带的构造变形与强震活动,包括强震分布与活动边界带的关系,边界带构造活动速率与地震活动水平及强震复发期等的关系. 给出了边界带强震活动水平与构造活动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和强震复发期长短与构造活动速率的反向变化关系. 从而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大陆活动地块构造及其块体运动特征,以及块体边界带的构造变形对强震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