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4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516篇
测绘学   212篇
大气科学   460篇
地球物理   647篇
地质学   1292篇
海洋学   320篇
天文学   101篇
综合类   240篇
自然地理   4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61.
冀东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可划分为7个自然岩性段,硫等赋矿层位为其2~5段,由含锰页岩 含锰白云岩 含锰页岩 含锰白云岩组成二个正旋回。高于庄组沉积早期(即下旋回第2段),在遵化 北汤道河水下高地的阻隔下,形成了蓟县 迁西泻湖,属封闭的还原环境,控制了“蓟县式”锰方硼石矿床。高于庄组沉积晚期(即上旋回第4段和第5段)沉积时期,高板河泻湖形成,由于泻湖南侧受北东东向同生断裂控制,北侧又受生物礁制约,在生物作用及滞流的还原环境下,形成了“高板河式”黄铁(铅锌)矿床。上旋回生物礁相和泻湖相区是寻找黄铁(铅锌)矿的靶区。  相似文献   
262.
模式识别技术在油气化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油气化探,给出了方法的逻辑框图,剖析了一个典型实例,其结果说明运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得地球化学场的基本结构及其变异特征,反映了地球化学场的变化规律。结合地质条件提炼出的成藏模式能为预测油气藏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63.
用历史类比法对中国强震活动的概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20世纪全球强震活动划分为7个活动期,以国内中强以上地震同期活动资料进行比较,对未来国内强震活动趋势作出中期的统计概率预测,似乎可以作为一个较为有力的判据。  相似文献   
264.
We made model fitting to the mid-to-far infrared 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s (SEDs) for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galaxies in the main extragalactic field of the Spitzer First Look Survey with the aid of spectroscopic information from the 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We find that the mid-to-far infrared SEDs of HII galaxies, mixture type galaxies and LINERs can be well fitted by the one-parameter (α) dust model of Dale et al. plus the 13 Gyr dust-free elliptical galaxy model. The statistics of α values indicates that all these galaxies tend to be quiescent, although the HII galaxies are relatively more active than the LINERs. The mid- infrared SEDs of absorption galaxies are well fitted simply by the 13 Gyr dust-free elliptical galaxy template, and the near-to-mid infrared SEDs of QSOs can be represented by AGN NGC 5506.  相似文献   
265.
B/S模式的应用系统都要面对安全的问题,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是实现计算机安全的主要手段。介绍了基于Web的信息安全实验管理系统,分析了系统的体系架构和功能,针对B/S模式的安全威胁,采用了两个方案实现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266.
1Introduction SomeSchiffbasecomplexesderivedfromaminoacidsareparticularlyactiveinbiologycatalysisandmaterial.Thestudyofthemisfocusofthestudyof coordinationchemistry.Recently,studiesofsuchmetalcomplexesofmono Schiffbaseshavebeenre ported(Fanetal.,2003a,b;L…  相似文献   
267.
268.
Fouling diatoms are a main component of biofilm,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rine biofouling formation. We investigated seasonal variations in fouling diatom communities that developed on glass slides immersed in seawater,on the Yantai coast,northern Yellow Sea,China,using microscopy and molecular techniques. Studies were conducted during 2012 and 2013 over 3,7,14,and 21 days in each season. The abundance of attached diatoms a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increased with exposure time of the slides to seawater. The lowest diatom density appeared in winter and the highest specie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were found in summer and autumn. Seasonal vari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structure of fouling diatom communities. Pennate diatoms Cylindrotheca,Nitzschia,Navicula,Amphora,Gomphonema,and Licmophora were the main fouling groups. Cylindrotheca sp. dominated in the spring. Under laboratory culture conditions,we found that Cylindrotheca grew very fast,which might account for the highest density of this diatom in spring. The lower densities in summer and autumn might result from the emergence of fouling animal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Cylindrotheca sp. was identified as Cylindrotheca closterium using18 S rDNA sequencing. The colonization process of fouling diatoms and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is study depended on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factors. Understanding the basis of fouling diatoms is essential and important for developing new antifouling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269.
潟湖是重要的海岸湿地类型,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功能。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海岸潟湖遭到了极大破坏,因此,开展我国海岸潟湖遥感监测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1979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4期共102景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对我国大陆海岸潟湖进行了遥感监测,首次调查统计了我国大陆海岸潟湖的名称、数量、分布、岸线长度和面积信息,并对近31年来我国大陆海岸潟湖的变迁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9年我国大陆海岸潟湖共计251个,近31年,共消失19个潟湖,其中辽宁省消失15个,广东省消失3个,广西壮族自治区消失1个;1979年我国大陆海岸潟湖岸线总长度为2 692.26km,总面积为1 092.805 5km2,至2010年我国大陆海岸潟湖岸线总长度共减少337.80km,潟湖总面积共减少204.103km2;31年间,我国大陆海岸潟湖的岸线长度和潟湖面积总体均处在持续减少的状态,各省(自治区)也基本符合该规律;1979-2010年间,我国大陆海岸潟湖大部分处在老年期,死亡期潟湖消失19个。  相似文献   
270.
历次核试验进入海洋的~(137)Cs对中国近海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以来,世界各主要核国家进行了数千次核试验,这些核试验产生的绝大部分放射性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海洋,对海洋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本文建立了一个准全球海洋的放射性物质输运和扩散数值模式,通过数值模拟手段评估了历史核试验释放的放射性物质137 Cs对中国近海海洋环境的影响。本文借助前人工作评估了核试验释放137Cs进入海洋的途径和总量;通过比较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表明本文建立的放射性物质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137Cs在中国近海及其邻近海域的分布情况和随时间演变特征;模拟结果表明中国近海里的137Cs浓度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达到最大,其中吕宋海峡海域137Cs浓度最高,达80.99Bq/m3;进一步分析了2011年3月份日本福岛核事故前中国近海137Cs浓度分布状况,2011年整个中国近海137Cs浓度介于1.0~1.6Bq/m3间,且其浓度垂向分布较均匀,相对封闭的南海浓度略高于其他海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