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82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211篇
地球物理   232篇
地质学   509篇
海洋学   190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71.
为评价博茨瓦纳帕拉匹村非均质裂隙含水层的地下水资源,采用双重介质法及增加阻水水平屏障来模拟含水层,用排水和蒸发双重边界来模拟季节性河流,用溶质运移模型来再现示踪剂氟氯烃化合物(CFC)在地下水中的分布,用环境同位素氢和氧分析地下水的来源,用氯离子质量平衡法估计人渗量。对双重介质的不同有效空隙度的确定则采用了地下水龄示踪剂CFC的实测值分析得出。这些为地下水模型的真实、准确提供了几种独立、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972.
大亚湾底栖生物体中4种重金属残毒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 2 0 0 0年 3月大亚湾环境现状调查的资料 ,对大亚湾底栖生物体中残毒量进行现状与历史资料比较分析 ,评价底栖生物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及其食用质量。结果表明 ,该水域底栖生物未受重金属污染 ,但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体中Cu和Zn具有潜在的严重积累问题 ;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体中Cd含量已超过人体消费标准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警惕  相似文献   
973.
采有英国Hadley中心的GISST海冰面积资料,NCF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160站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春季格陵兰海冰面积与夏季中国区域气温和降水的关系。初步研究表明,春季格陵兰海冰面积变化和随后夏季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之间地区气温以及8月份华北和西南地区降水呈明显正相关,而和6月黄河中上游地区降水则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同时,春季格陵兰海冰异常时期对应着北半球大气环流的明显主为化,表明海冰与我国气温及降水之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974.
The seismic investigation achievements from three kinds of methods have revealed the lithospheric structure and the deep process of deformation caused by collision. It is found that convergent collision and deep subduction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are in progress along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deep process of due collision and deform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blique collision. It is revealed in the study that the deep process of the collision and deformation on the northern margi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975.
The eastern part of Qilian Mountains experienced strong tectonic uplift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and climate record there was influenced by Tibetan Plateau to some extent. Based on studies on the fluvial terrace series and eolian loess deposition, we find that the tectonic uplift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had coupled with climatic changes in our studied region and others since the mid-Pleistocene. The uplift that occurred at 0.83 Ma corresponded to significant desert expansion in L6 and periodic variation since MIS16, while the 0.14Ma one to the further drying in northwest China. Those coupled events may indicate that tectonic uplift drove climatic changes, and the Tibetan Plateau has important impacts on East Asian Monsoon system.  相似文献   
976.
黄河三角洲上的冰成隆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黄河三角洲上发育了大量的冰成构造,非常引人注目,冰成隆丘便是其中的一种。冰成隆丘外观上呈丘状,以圆丘状者多见,少数呈长丘状、不规则台状、塔柱状、土堆状及火山状;规模不等,小者高数厘米,大者数十厘米,最大长度可达 1m以上;表面平滑或具有裂缝或有火山口状坑穴,或有大量豆状瘤状或根状构造。有的内部具有穹隆状层理,有的具有复杂的变形层理。冰成隆丘一般产在边、心滩上或河床上,共成因有三种:一是冰融水滴积;二是冰融陷拱隆;三是冰洞滴积。黄河特殊的水文、水动力及气侯条件使得冰层中有时含有 (大量 )泥砂或冰层之上被泥砂覆盖,当这些冰层融化时,其中或其上的泥砂便会随冰融水一道滴向地表,在地表的相应部位形成冰成隆丘;当冰层中有孔洞时,且其上又沉积了一层泥砂,那么当冰层溶化后,在孔洞的部位便会因拱隆而开成隆丘;如果边、心滩上的侵蚀坑穴中的冰层中心或其它部位有融化形成的孔洞或裂缝,那么冰层之中或之上的泥砂便会随冰融水一道沿孔洞或裂缝滴落到坑穴中,形成冰洞漏积隆丘冰成隆丘是一种暴露和低温 (± 0℃ )条件下的产物。其成因与黄河复杂的冰-水-泥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77.
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的铀系年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因涵盖新—旧石器过渡、出土人类化石及别具一格的石制品 ,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对古人类和石器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新生碳酸盐岩铀系测年的结果表明 :该遗址新—旧石器间的过渡期不超过 3ka± ,短于基于钙板 1 4 C测年得出的 6 ka± ;西 6层钙板和石笋的 2 3 0 Th年龄为 16 0 ka± ,西 7层人牙化石的年代应大于此值 ;“白莲洞式”石片打制法呈清晰的演化脉络 ,时间跨度至少为 15 0 ka。邻近的柳江人地点和土博前洞铀系测年结果与本文一致。这些地点年代位置的大幅度前移 ,是我国晚更新世人类遗址已有年代框架被总体压缩的例证。具现代解剖特征的智人在中国出现的年代很可能比原认为的早得多  相似文献   
978.
地下复杂介质地震处理中的CFP技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要简要介绍CFP(Common Focus Point)方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应用。CFP是复杂介质地震处理中的一项新技术,它把叠前偏移分成两个独立的步骤:首先对检波点(炮点)进行聚焦处理,产生共聚焦点道集(CFP道集),然后再对炮点(检波点)进行聚焦,产生叠前偏移的输出。两个步骤中间的CFP道集则可以进行其它处理。如果是为了寻找构造信息,那么可以应用共焦点CFP偏移;如果是为了寻找岩石、孔隙或流体的信息,则要应用双焦点CFP偏移。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1)CFP两步聚焦法偏移;(2)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的建立;(3)试图通过算于而不是速度来解决复杂地表的静校正;(4)消除全程或层间多次波;(5)CFP方法基准面的延拓和盐下成像;(6)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偏移成像。  相似文献   
979.
云南强震活动的多层次动力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云南地区多层次动力过程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若以两大板块之间在边界上的相互作用为最高层次的动力作用,云南地区现代构造运动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的动力作用过程:(1)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两大地壳板块在喜马拉雅碰撞带东部弧顶和东翼相互作用产生的边界动力源对云南地区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作用;还有菲律宾海板块对亚欧板块的北西西向的推挤,通过华南地区对云南东部的间接作用,构成了云南地区现代构造运动第一层次动力作用;(2)以康滇菱形断块为主体,包括川青断块、滇西南断块带等板内断块的整体向南南东—南东方向的相对移动产生的动力作用,是第二层次的动力作用;(3)由于板内断块边界断裂运动速率的差异,主要是水平滑动速率差异造成的板内断块内部次级断块移动产生的动力作用,是第三层次的动力作用。对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两大地壳板块碰撞挤压带东部弧顶和东翼相互作用产生的边界动力源与云南及邻区构造运动、构造应力场分布格局和强震活动关系作了分析研究,认为云南及邻区多层次动力作用过程,是强震活动时空分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0.
陇中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与农牧业发展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陇中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SD模型,对该区的三种典型治理模式—综合治理型、农牧协调发展型和传统经营型,用该模型仿真研究了2000~2080年的生态系统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农牧协调发展模式可使农牧业协调持续发展,土壤侵蚀量减少76.1%,生态环境稳步趋向良性循环,它是该区生态环境治理与农牧业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