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氨基离子液体改性石墨烯,并将其固载于堇青石表面,作为负载型Pd催化剂的载体.所制备的Pd催化剂经加氢老化后,表面石墨烯呈草簇状结构,将Pd纳米粒子限域于片层内,有效防止了Pd的流失和团聚.在重要的工业反应对羧基苯甲醛(4-CBA)加氢中,此结构催化剂与传统的钯碳催化剂相比,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西藏改则县多不扎地区上侏罗统对望山组的建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宇超  李才  王明  范建军  吴浩 《地质通报》2016,35(8):1263-1270
对望山组是发育在羌南板块南缘的一套岩石组合,以安山岩、流纹岩、玄武质凝灰岩为主,有少量的玄武安山岩夹层,具有明显的岩浆喷出相和沉积相韵律分布的特点。利用LA-ICP-MS同位素定年技术对对望山组安山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测年,获得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50.5±0.6Ma,表明对望山组的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中晚期,在详细剖面测制和区域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对望山组。对望山组的建立对完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地层系统、探讨班公湖-怒江洋的晚侏罗世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藏中冈底斯北部尼玛县阿索乡亚布努马地区东侧出露一处花岗斑岩岩脉,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该花岗斑岩的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161.2±5.9Ma)。全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其高硅、富碱、富铝的特征,属于碱性准铝质花岗斑岩;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富集Rb、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Sr元素及Nb、Ta、Ti、U等高场强元素,形成于岛弧环境。其源区可能为来自俯冲带增厚下地壳的深熔作用,结合区域上同时代的岩浆事件,亚布努马花岗斑岩应该形成于以班公湖-怒江洋南向俯冲为动力背景的陆缘弧环境。  相似文献   
4.
辽东半岛早白垩世时期受到强烈的构造—岩浆作用使岩石圈构造环境由挤压造山向伸展减薄转变,前人对其成因有所争议。本文通过锆石SHRIMP U- Pb测年、原位Lu- Hf同位素和主量、微量、稀土元素测试对辽东半岛大金山花岗岩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大金山花岗岩体结晶年龄为~ 124Ma,侵位于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高峰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大金山花岗岩属弱过铝质~过铝质岩石,经历了高程度的结晶分异过程,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中等Eu负异常,为I型花岗岩。TW003样品εHf(t)值为-25.8~ -14.2,tDM2为2093~2805Ma,岩浆物质来源于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下地壳火成岩的部分熔融。根据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大金山花岗岩是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所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弧花岗岩,辽东半岛早白垩世的伸展环境是受板块俯冲造山后伸展作用和下地壳拆沉作用的联合制约。  相似文献   
5.
Yan  Jianhua  Chen  Jianping  Zhou  Fujun  Li  Yongchao  Zhang  Yiwei  Gu  Feifan  Zhang  Yansong  Li  Yuchao  Li  Zhihai  Bao  Yiding  Wang  Qing 《Landslides》2022,19(6):1339-1356
Landslides - Numerous paleolandslide dams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Jinsha River under the special geological setting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 field investigation revealed...  相似文献   
6.
Yan  Jianhua  Chen  Jianping  Li  Yuchao  Li  Zhihai  Zhang  Yansong  Zhou  Xin  Mehmood  Qaiser  Liu  Jing  Wang  Zhou 《Natural Hazards》2022,111(3):2281-2296
Natural Hazards - Failure angle, also called maximum safe slope angle, is an important design parameter for rock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slope excav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scientifically...  相似文献   
7.
Shao  Mingshen  Xu  Dong  Wang  Yuchao  Wang  Ziyi  Liang  Xingzhou  Li  Li 《Natural Hazards》2022,112(2):1547-1566
Natural Hazards - The assessment of weathering degree of sandstone carving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cientific conserv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state of weathering assessment research cannot...  相似文献   
8.
采用SBAS-InSAR技术对43景Sentinel-1A影像进行处理,获取延安新区(北区)地表形变信息,并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对结果进行分解,得到研究区域的时间系数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延安新区(北区)的最大沉降速率为-56 mm/a,最大抬升速率为32 mm/a。从第1模态可以看出,挖方、填方是造成地表抬升和沉降的主要原因;第2模态则反映了工程建设不同时期对应的不同地表形变状态,即加速、减缓、平稳3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勘探发现系列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广安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的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薄弱。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石学、岩相学等综合分析,对广安地区栖霞组碳酸盐岩岩石特征、沉积相类型及其古地理展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广安地区栖霞组主要发育亮晶颗粒灰岩、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微晶生物碎屑灰岩、微晶颗粒灰岩、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和泥晶灰岩7种岩石类型;碳酸盐岩颗粒主要以生物碎屑为主,部分层位发育球粒;古生物化石以三叶虫、腕足和有孔虫为主,同时可见棘皮类和藻类;栖霞组沉积期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其中栖霞组晚期(栖二段)台缘滩和台内滩较为发育,为该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影响和碳固持能力不同,开展大尺度范围内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的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研究,是全面掌握湖泊水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准确核算水生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前提。以长江中下游10 km2以上(共131个)的湖泊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和先验知识,通过光谱分析,研发了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遥感高精度机器学习识别算法,解析了长江中下游湖泊群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湖泊群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遥感监测精度为0.81,Kappa系数为0.74;1986—2020年长江中下游湖泊群水生植物面积为2541.58~4571.42 km2,占湖泊总面积的15.99%~28.77%,沉水植物是优势类型(Max1995=2649.21 km2,Min2005=921.38 km2),其次是挺水植物(Max2005=1779.44 km2,Min2020=569.05 km2)和浮叶植物(Max2015=685.68 km2,Min2000=293.04 km2);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流域湖泊群,其次是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太湖流域和汉江流域;变化趋势上,1986—2020年长江中下游湖泊群水生植物面积呈现先增长(1986—1995年)、后下降(1995—2010年)、再增加(2010年后)的趋势。本研究可为长江中下游湖泊群生态环境调查及水环境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