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9篇
  免费   2211篇
  国内免费   3124篇
测绘学   1447篇
大气科学   1694篇
地球物理   1830篇
地质学   5395篇
海洋学   1657篇
天文学   193篇
综合类   869篇
自然地理   1329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499篇
  2021年   599篇
  2020年   511篇
  2019年   667篇
  2018年   600篇
  2017年   543篇
  2016年   577篇
  2015年   649篇
  2014年   631篇
  2013年   808篇
  2012年   838篇
  2011年   785篇
  2010年   776篇
  2009年   757篇
  2008年   780篇
  2007年   757篇
  2006年   663篇
  2005年   546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空间信息共享一直以来阻碍着GIS的发展,元数据是解决其共享的技术手段之一。本文在分析元数据和元数据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元数据库管理元数据,详细分析了元数据库中元数据定义、元数据查询和元数据编辑这三大管理模块,最后在信息共享平台中,对外建立统一的元数据库访问接口,对内建立针对每个数据源的数据访问引擎,实现实现多源异构分布的空间数据的集成。  相似文献   
152.
利用野外沙漠化调查的定位数据和ETM+ 遥感数据,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沙漠化程度与地表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即沙漠化与植被指数(NDVI)、地表辐射温度(LST)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综合反映沙漠化土地生物物理特征的遥感监测指数——沙漠化遥感监测差值指数(DDI),为沙漠化遥感监测提供有效的定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3.
本文论证了58T市独立坐标系与87T市独立坐标系的区别,使用T市扩建二等GPS网的平差成果,给出了87T市独立坐标系精确变换到1954北京坐标系的方法与参数。  相似文献   
154.
黔东南地区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气环流特征和小气候相关关系,找出预测黔东南地区春季倒春寒、3~6月降水量趋势、夏季及6~8月气温变化趋势和夏季旱涝趋势指标,用以制作黔东南地区长期天气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55.
利用常规、红外云图、雷达资料对2005年8月21日发生在桂西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发现造成桂西这次强降雨主要直接影响系统来自低层切变线、高空低槽和地面静止锋。低层切变线是引发此次强降水的主要系统。低层低涡是在桂西强降水发生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采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 5)对这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初步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模式对这次强降水的雨带分布、暴雨中心强度及其位置的模拟也与实况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56.
亚洲赤道地区大气动能的纬向传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基于 1980~ 1997年 85 0hPa逐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讨论了亚洲赤道地区 (0°~ 5°N)大气动能的纬向传播特征。结果表明 ,在亚洲季风区内 ,赤道地区大气动能 (K)的最强中心位于 75°~ 90°E ,次强中心在索马里急流区 (5 0°E附近 )。在 0°~ 5°N ,90°E以东 ,平均的大气动能扰动和赤道上经向风扰动主要起源于西太平洋 ,并向西经南海传播到孟加拉湾。而在孟加拉湾动能中心与索马里急流区之间 ,动能传播方向比较复杂。以上事实说明赤道地区东亚季风系统确实是存在的 ,与印度季风系统中扰动的传播方向不同 ,东亚季风系统中动能和经向风扰动在东西方向上主要受西太平洋的影响。在亚洲赤道季风区 ,这两个系统的交界处约在 95°~ 10 0°E附近 ,比过去界定的偏西 5~ 10个经度。  相似文献   
157.
东亚冬季风异常激发El Ni?o现象的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辉  陈隽  孙淑清 《大气科学》2005,29(2):321-333
用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和海洋模式进行各种敏感性试验,研究东亚冬季风异常对El Ni(n)o事件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东亚冬季风异常对于海洋热状态起了很大的作用.强冬季风年冬季所对应的海温距平为La Ni(n)a型,但在与冬季风异常相对应的风应力作用下,通过海气相互作用,由于赤道西太平洋西风异常和海温正距平的东传,可以使海温向着El Ni(n)o型分布发展;弱冬季风年冬季所对应的海温距平为El Ni(n)o型,后期则会转成La Ni(n)a型.冬季风异常的偏北风分量及赤道西风分量对海温所产生的影响各有差异,前者更多地影响太平洋西岸及暖池区,后者则对整个赤道太平洋热状态特别是El Ni(n)o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在El Ni(n)o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不是风应力的强度,更关键的是异常风应力的持续时间.由于风应力的持续作用,El Ni(n)o发展特征更加显著.与冬季风异常相对应的纬向风分量特别是西风异常在El Ni(n)o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单纯的海洋模式中经向风异常只能改变局地的西太平洋海温,并不能使东太平洋海温产生响应,即没有出现赤道暖水的东传过程.试验表明,海气耦合模式较单纯的海洋模式能更好地反映海气相互作用及El Ni(n)o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8.
大气污染物SOx输送方程的尺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中用量纲分析方法分析了控制大气污染物输送方程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了 6种反映大气污染物输送过程中各种动力、物理和化学过程相对重要性的动力学参数。并以硫氧化物为例进行了各参数量级大小分析 ,尤其对 3种起汇作用 (去除机理 )的机理 (化学转化、干沉降和湿清除 )在不同尺度大气污染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 :在一般情况下 ,SO2 的气相化学作用小于干沉降和湿清除的作用 ;干沉降作用很依赖于模式最底层厚度的选取 ;在有降雨时湿清除作用一般较大。文中还对大气污染物SOx 输送方程各项特征量的量级作了分析对比 ,得出了控制不同尺度大气污染物输送过程的零级近似方程和一级近似方程 ,并指出了这些方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9.
改进的切线性模式对一个边界层模式变分资料同化的改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气、海洋中边界层物理过程的强非线性会对切线性模式近似(尤其是当积分时间长时)有较大的影响,从而给相应的4维变分资料同化问题的求解造成困难。本构造了Mellor-Yamada湍流封闭模式(level 2.5)的一个改进的切线性模式,相比通常的切线性模式和简化的切线性模式可以提高对非线性扰动的逼近。利用这个改进的切线性模式的伴随模式分别进行了1到7天的变分资料同化试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而用通常的伴随模式和简化的伴随模式都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0.
对奎玛流域一次冰雹天气的分析表明,在巴尔喀什湖低槽加强东移的环流背景下,低层水汽辐合、抬升启动和层结不稳定有利于该地区强对流的发生、发展,中尺度强对流云团的形成、发展是产生这次冰雹天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