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346篇
测绘学   225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208篇
地质学   534篇
海洋学   27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地区洞嘎金矿作为南拉萨地体较早发现的独立金矿,其成矿作用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以洞嘎金矿赋矿凝灰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相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特征研究,探讨洞嘎金矿赋矿凝灰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揭示凝灰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LA- ICP- MS锆石U- Pb定年结果显示,凝灰岩结晶年龄为185. 1 ± 1. 9 Ma(MSWD = 0. 48),成岩时代为早侏罗世;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K2O/Na2O值(2. 91 ~ 12. 3)较高,属于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Sr、Ba)和轻稀土元素(LREEs),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等)和重稀土元素(HREEs)。结合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认为凝灰岩形成于新特提斯洋洋壳北向俯冲相关的大洋岛弧环境。另外,凝灰岩以Nb/Ta值为14. 0 ~ 17. 8、La/Nb平均值<2. 50、Zr/Ba平均值为0. 31为特征,具有较高的正的εHf(t)(+ 8. 05 ~ + 14. 2),暗示凝灰岩岩浆源区为受到新特提斯俯冲洋壳释放的流体交代的亏损软流圈地幔楔;岩浆上升侵位的过程中未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主要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结晶分异。洞嘎金矿赋矿凝灰岩中的裂隙构造不仅为洞嘎金矿的含矿热液运移提供了空间,而且也为矿质的沉淀提供了场所;同时,凝灰岩也起到了盖层作用,保护矿床形成后免受剥蚀作用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洞嘎金矿形成于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大洋岛弧环境,是斑岩型铜金矿床外侧的热液脉型金矿体。  相似文献   
992.
利用超大视场相机测月成像实现了天文定向,推导了详细的计算公式。通过实测检验了定向方法的可靠性,跟踪拍摄15 min,内符合精度优于±7.5",外符合精度约为±20"。基于相机成像的天文定向方法改变了利用经纬仪人眼照准的传统模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作业员的技能要求,且超大视场相机能对月球进行连续跟踪拍摄,无须复杂的伺服控制装置。由于月球上也有重力场,月球上观测地球也有地相变化,后期如能实现定向装置的自动安平,本方法同样适用于月球车对地球成像实现天文定向。  相似文献   
993.
为了减少近地表大气逆温对地表温度遥感反演精度的影响,提出在晴空的地表温度"通用劈窗算法"模型中增加一个温度改正项来实现。在建立该误差改正项时,利用正常条件下的通用劈窗算法系数和具有不同逆温强度的逆温廓线,并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计算,得到近地表大气逆温条件下的地表温度反演误差,并在分析了该误差值与相应的逆温强度的关系后,发现该温度改正项可以表示为近地表大气逆温强度的二次项函数。为了进一步提高地表温度的反演精度,将地表温度和大气水汽含量进行分组,分别针对每个分组来确定温度改正项方程的系数。模拟结果表明,在逆温强度为1.7 K/100m时,该温度改正项可以使地表温度的反演精度提高0.44 K。利用内蒙古海拉尔试验站的实测数据对地表温度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在近地表大气存在逆温的条件下,该方法能提高地表温度的遥感反演精度0.47K。但是,由于本文提出的方法需要已知大气温度廓线来计算大气逆温强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卫星星敏感器/陀螺姿态确定系统在空间中存在模型不确定性、状态突变和不良测量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强跟踪自适应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器(STSRCKF)的卫星姿态确定算法。在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渐消因子,解决了由于模型不确定和状态突变引起的精度下降、稳定性差和收敛慢的问题;通过增加异常检测和引入自适应因子,获得了应对不良测量的良好跟踪能力。通过仿真实验对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95.
长期以来卫星遥感影像的正射校正主要是根据控制点采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该过程需要提供足够数量的分布均匀的地面控制点。但是在湿地、海洋、海岛等复杂的地形地区,由于地面特征不明显,工作人员无法作业或者需要全天时的定位,地面控制点的获取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实现。因此,本文介绍了RPC模型的定义形式,并以兴城市地区的SPOT 6影像为实验数据,采用RPC与DEM结合的方式,对全色与多光谱影像进行无控制点的正射校正。  相似文献   
996.
抗高温油井水泥降失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詹美玲 《探矿工程》2018,45(3):46-48,52
以丙烯酸(AA)、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对苯乙烯磺酸钠(SSS)等为原料合成油井水泥降失水剂,并对该新型油井水泥降失水剂配置的水泥浆综合性能进行室内试验评价。结果表明水泥浆中加入该降失水剂可以控制API滤失量在50 mL以内,抗温达180 ℃。降失水剂使水泥浆的抗析水能力增强,稠化时间略有延长;抗盐能力达到36%。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对华北克拉通东北缘、辽东黄泥岭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测试研究表明,黄泥岭岩体岩性为似斑状含辉石石英二长岩,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74±0. 4 Ma,成岩时代为中侏罗世早期;岩石主量元素具有高Al、Ca、Na、Fe,低Mg特征;δEu弱-无负异常;富集Rb、Sr、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HREE和相容元素V、Cr、Co、Ni,为"高Sr低Yb型"花岗岩。黄泥岭岩体为C型埃达克质岩,其岩浆来自于加厚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黄泥岭石英二长岩等中侏罗世早期C型埃达克质岩在华北克拉通东缘的大量分布表明,至少从中侏罗世初开始,古亚洲洋构造体系对本区的控制已经结束,环太平洋构造体系主导了本区的构造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998.
锂作为一种新能源、新材料,对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卤水中液体锂为锂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四川盆地自贡地区地下卤水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方式较为单一。前人对自流井背斜卤水中的锂资源研究较少,但已有数据均表明局部卤水中Li+含量达单独开采工业品位的2~4倍,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近年来,对自贡地区的地下卤水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有利地区采集的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锂资源已达边界品位的3~4倍、最低工业品位的2倍以上; Li+与Na+、K+、$NH^{+}_{4}$、Cl-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卤水中Na+、K+、$NH^{+}_{4}$、Cl-的含量可作为Li+含量的间接指示; 降低卤水中Mg/Li值能够有效控制提锂成本; 相比于黄卤,黑卤有较低的Mg2+和较高的Li+、Na+、K+、$NH^{+}_{4}$及Cl-。通过综合分析认为,邓井关背斜的轴部黑卤密集分布地区可作为锂资源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99.
光学天文大地测量技术是大地测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早期的天文大地控制网建立、高精度垂线偏差测量、惯性导航设备标校、大尺度工程测量以及军事测绘保障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光学天文大地测量仪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主流观测仪器的现状及其特点,比较了不同观测仪器之间的优劣;总结了光学天文大地测量理论及其发展,介绍了最新的矢量天文定位理论及任意星定向理论等,阐述了理论进步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列举了光学天文大地测量技术在大地水准面模型验证、大尺度工程测量、地震等自然灾害预报、地球自转参数监测与预报领域的成功应用,强调其在国家基础测绘领域的重要性,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0.
地理国情分类数据与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数据因行政机制和技术规范不同而存在一些矛盾.为此,分析了两套数据在技术规范中分类原则、分类标准等方面存在的不协调、不一致问题,对两套数据融合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从理论层面提出融合思路和方法,并构建两套数据的地类对照表;从实验层面验证、评估两套数据的融合效度.最后针对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及原因提出了提高两套数据融合效率的建议,以期推动融合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