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32篇
  免费   3542篇
  国内免费   5569篇
测绘学   2861篇
大气科学   2522篇
地球物理   2936篇
地质学   9847篇
海洋学   2766篇
天文学   280篇
综合类   1368篇
自然地理   2363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809篇
  2021年   1035篇
  2020年   719篇
  2019年   941篇
  2018年   866篇
  2017年   790篇
  2016年   877篇
  2015年   1028篇
  2014年   1015篇
  2013年   1285篇
  2012年   1376篇
  2011年   1357篇
  2010年   1284篇
  2009年   1281篇
  2008年   1302篇
  2007年   1320篇
  2006年   1233篇
  2005年   1005篇
  2004年   909篇
  2003年   672篇
  2002年   787篇
  2001年   664篇
  2000年   584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57年   9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潜水含水层井损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潜水含水层稳定流多落程抽水试验所取得的△hw2~f(Q)关系曲线,推导出了潜水含水层中井损计算公式或并结合实例阐述了潜水含水层中稳定流抽水试验井损的计算方法;对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准确求解水文地质参数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2.
青藏高原雪盖异常对我国环流和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美国NOAA NESDIS提供的1975—1986年青藏高原地区卫星雪盖资料,作出了各月冬季青藏高原雪盖频率图。发现1—3月是高原雪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在此期间高原雪盖面积有明显的持续性,并与欧亚雪盖面积有较高的一致性。根据3月高原雪盖异常与中国环流和降水的关系,发现高原雪盖异常的后延冷却效应较弱,大约不足一个月;3月高原多雪以后,5月东亚北风加大,南岭以北降水偏少,少雪年则相反。  相似文献   
993.
诸广岩体中闪长质包体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红 《矿物岩石》1994,14(3):16-21
本文对诸广关田和扶溪岩体中的闪长质包体进行了矿物岩石、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发现这些包体是花岗质寄主岩浆自身演化的产物,包体的形成主要与寄主岩浆冷凝过程中不同组分的热扩散(Soret效应)和液相不混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4.
塔里木盆地东缘的若干大地构造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英 《地球物理学报》1989,32(4):399-408
塔里木盆地向东在什么地方结束,大盆地是如何与天山地槽分界的,文中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回答。指出塔里木盆地在E91°附近结束,不再向东延伸。另外新发现了两条重要的岩石圈断裂,它们是塔里木中央纬向(北40)深断裂和罗布庄-尾亚深断裂。根据新获得的区域航磁和地质资料,对这个神秘的地区,提出了一个新的大地构造分区方案。  相似文献   
995.
根据阿部胜征等重新校订的均一化地震目录,对“茂木周期”再一次进行研究,发现这一周期确实客观存在,而且可以消除本世纪初存在的矛盾。根据现有资料,茂木周期似可上溯至19世纪。我国内陆一些地区的强震活动与茂木周期相关甚好,据此,对未来20年我国地震大形势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在河南、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和西藏自治区进行的人工地震测深工作,详细分析了不同爆炸方式(水中爆炸、井中组合爆炸、矿山和洞室爆炸),不同炸药量(1.2~500吨)和不同观测距离(5~500公里)的实测资料,讨论了爆炸方式与衰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中爆炸的弹性波转换系数最大,并以组合爆炸方式获得最佳的效果。本文提出地震测深中的地震波衰减遵循关系式:V_m=β(R/W~1/3)-r式中,V_m 为地表运动最大速度,(R/W~1/3) 为折合距离,r 为衰减系数。(r=1.5~1.6)。文中简要讨论了地壳厚度与地震波衰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7.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blast driving of the people’s air defence tunnel on a TV tower being under construction, we have measured vibration velocity of the TV tower, cornerstone and the tunnel. In this paper the TV tower is regarded as a protruding high edifice which is under construction, the assess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failure criteria have been given. Th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may contribute as a instructive reference for some similar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998.
The structure of radar echo in stratiform cloud which was found in mei-yu frontal cloud system is generally inhomogeneous, especially in the structure of bright band echoes. The inhomogeneous structure of warm region in stratiform cloud and the shower feature of precipit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homogeneous structure of bright band and convective cells embedded in stratiform cloud.During Summer time the mei-yu cloud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recipitating system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China. To study its struc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weather forecast and understanding the physical processes of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Therefore, we have observed mei-yu frontal cloud system by use of 711 type radar (3 cm) and airplane at Tunxi, Anhui Province since 1979. It was found that the structure of stratiform cloud, especially the structure of its warm region appears to be inhomogeneous1),2). This is a significant feature of cloud structure in mei-yu frontal cloud system. In this paper, we shall further analyse this inhomogeneous structure of stratiform cloud and study its effect on the precipitation.  相似文献   
999.
夏季对流云初期回波与降水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79—1981年6和7月份在安徽屯溪机场,用711雷达对对流云初期回波及其发展过程进行了观测。资料分析表明:(1)对流云的初期回波绝大多数是在云的暖区形成的,因此,屯溪地区夏季对流云中暖云过程对降水形成起重要作用.(2)用回波顶升速、回波顶高和强度为35dbz回波的厚度、初期回波中心高度变化情况可以定性估计积云降水的强弱.  相似文献   
1000.
东昆仑南缘西大滩混杂堆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志直  赵民  施立新 《地球学报》1984,6(3):129-135
<正> 西大滩混杂堆积,出露于东昆仑中段南缘,青藏公路的西大滩南侧之煤矿沟(图1)。秦德余、李光岑1976年首次认为是混杂岩,但未做描述。青海区调一队四分队在填图时也注意了这一现象。笔者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对该混杂堆积进行了观察和描述。 根据野外收集的实际资料,笔者认为西大滩混杂堆积是滑塌混杂堆积,它向东、西延伸而为混杂堆积带,依混杂岩块的岩性种类及空间分布关系,由南到北可划分三个混杂堆积层,三层在成因上互有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