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IC卡综合换乘信息的公交乘客上车站点推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研究在缺少公交车运营信息的情况下,利用公交线间正交换乘信息的方法来识别公交车持卡乘客的上车站点,但在实际运用中很多班次无正交换乘的乘客,容易导致公交乘客上车站点匹配困难。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C卡综合换乘信息的公交乘客上车站点推算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IC卡数据中的综合换乘信息(公交线间的正交和非正交换乘信息、地铁和公交线间的换乘信息)与公交网数据确定班次行驶方向,对班次内的乘客进行分组,充分利用综合换乘信息确定基准组及其对应的上车站点;然后,通过最小偏差规则匹配待定组的上车站点,实现公交乘客上车站点的推估。利用换乘信息确定班次行驶方向弥补了现有研究无法确定班次行驶方向的不足,使公交乘客上车站点推算方法更科学;最后,基于2011年8月的“深圳通”IC卡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对比只利用正交换乘信息确定的基准组数量和利用综合换乘信息确定的基准组数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确定上车站点的组数占总组数的比值提高,克服了只利用正交换乘信息推算上车站点方法中存在的单个班次无基准组从而无法进行站点匹配的困难。本文方法比只利用正交换乘信息匹配站点,具有更高的可行性与准确率。  相似文献   
42.
Local search heuristics for very large-scal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s (VRPs) have made remarkable advance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few local search heuristics have focused on the use of the spatial neighborhood in Voronoi diagrams to improve local search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a k-ring shaped Voronoi neighbor, we propose a Voronoi spatial neighborhood-based search heuristic and algorithm to solve very large-scale VRPs. In this algorithm, k-ring Voronoi neighbors of a customer are limited to building and updating local routings, and rearranging local routings with improper links. This algorithm was evaluated using four sets of benchmark tests for 200–8683 customers. Solu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specific examples in the literature, such as the one-depot VRP. This algorithm produced better solutions than some of the best-known benchmark VRP solutions and requires less computational time. The algorithm outperformed previous methods used to solve very large-scale, real-world distance constrained capacitated VRP.  相似文献   
43.
为了探讨相对论框架下时间系统的转换,并分析其相互转化精度,采用基础天文标准库(SOFA)提供的关于地球姿态、时间尺度和历法的一系列程序集,研究了相对论框架下几种时间系统的定义及其之间的相互转换,利用SOFA软件实现了其转换并分析了其自恰性,对于该软件的教学和研究使用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4.
Pedestrian navig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topic in many disciplines such as cartography,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global and indoor positioning, spatial behavior, psychology, sociology, and neuroscience. Many research studies view pedestrian navigation using process-oriented and goal-directed approaches. However, this paper revisits people’s needs in pedestrian navigation and classifies their needs as three layers: physical sense layer, physiological safety layer, and mental satisfaction layer according to Maslow’s theo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people-centric framework for pedestrian navigation theory based on these three layers and discusses theoretical challenges for meeting each layer of people’s needs. These challenging theories may represent promising and valuable research and promote usage of pedestrian navigation systems or devic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45.
基于国产数码像机的航摄与高分辨率正射影像生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数字摄影测量技术飞速发展,数码航空摄影以其明显的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以某正射影像图制作项目为例,介绍采用国产数码航空摄影像机生产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图的技术方案和作业流程。该方法可以减少摄影成本,降低外业像控测量的劳动强度,提高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缩短制作工期。  相似文献   
46.
对当前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震减灾宣教工作的新思想: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到国家国民教育体系,针对不同的施教对象,有计划、有目的的制定教育计划、编写系列教学读本,通过系统教育,提高国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达到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7.
曲率模态小波法用于网壳结构损伤的识别和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结构损伤的识别与定位研究以往主要针对梁、框架等结构形式,根据大跨度空间结构杆件和节点繁多等特点,提出用曲率模态和小波混合方法对空间结构的损伤进行识别和定位.以跨度100 m的Schwedler网壳结构损伤前、后的曲率模态作为标识量,分别通过离散和连续小波变换,判断网壳结构有无损伤和损伤位置,统计了小波系数差与结构损伤的图形关系,计算了各种损伤工况下该方法判断损伤的准确程度.结果发现基于曲率模态和小波方法的大跨度网壳结构损伤定位精度很高,充分证明该方法对此类结构损伤定位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8.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中国亚热带北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志翔  姚永慧  胡宇凡 《地理研究》2020,39(12):2821-2832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自然区划中一条重要的自然界线,它的划分问题曾引起诸多学科学者的争论。由于早期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多以定性、专家集成方法为主,同时区划目的、使用指标等多有不同,导致不同学者所划分的自然区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基于空间分异性思想,使用地理探测器定量探测气候指标对中国亚热带北界的影响,选择其中q值较大的指标如日均温≥0℃天数、最冷月1月均温、年降水和湿润指数等作为主导因子并参考植被、土壤数据探讨亚热带北界界线的位置。结果表明:① 地理探测器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筛选自然区划的主要气候指标,并确定分界线的准确位置,提高了自然区划研究的技术水平和区划界线的客观性。② 使用地理探测器划分的新界线在研究区西部位于秦岭南坡1000~1600 m的位置,与以往界线相比略偏南;在研究区东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比以往界线略偏北。在保持自然要素完整性的同时,新界线具有更大的q值,表明新界线可以很好的反映暖温带与北亚热带2个区划带之间的差异,划分结果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49.
本文尝试通过模拟出租车的路径选择探索乘车软件推广对出租车寻客路径偏好造成的影响。基于出租车的历史寻客轨迹,提取起终点对之间的出租车寻客路径集,选取路径的行程距离、历史乘客数目、历史载客行程距离等六个指标,对出租车的寻客路径选择行为进行多项Logit模型建模。通过分析模型的系数大小,得到各因子对出租车寻客路径选择的影响以及出租车在起终点对间寻客的偏好因子;通过统计出租车在各行政区内或跨行政区寻客时以各因子为偏好因子的起终点对数目,得到偏好因子的空间分布差异;此外,通过对比乘车软件推广前后的建模结果,得到出租车寻客路径选择偏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0.
数字化测绘生产的特点,带来了生产管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数据生产的管理控制,需要把握好顾客需求、技术设计、生产计划、调度控制、质量管理等关键的环节,处理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