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创新与创新人才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科学(GIS)专业为例,结合专业特点和优势,探索了"地理素养、测绘技能"驱动下的GIS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厚基础、重知识、强技能"的贯通式培养途径。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从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创新型教师团队与新型教学方法、教学科研创新平台与创新条件、创新人才发展评价与激励机制等4个方面开展了创新型发展探索。结合实践表明,本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62.
南海东沙海域的陆坡台地区, 浅表断裂及生物礁发育众多, 浅层新生界多为碳酸盐岩层, 中深层的中生界内部构造复杂, 断裂较多, 常规单船窄方位地震剖面显示中深层反射品质较差。利用双船可以设计灵活的观测系统, 形成双方位角地震探测方式, 对于地下同一反射点的照明, 可以获得比窄方位角探测更好的效果, 也可以改善高速屏蔽层下方、高陡倾角斜层等区域的成像质量。文章通过重点技术的攻关研发, 进行了单源激发、双缆接收的双方位角采集试验, 成功实现该方法在南海海域中深层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3.
杭州湾中部实测波浪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杭州湾中部一年实测波浪资料,分析该地区的波参数统计变化特性,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统计分析了频谱特性。结果表明:杭州湾中部以小浪和轻浪为主,在各月分布较为均匀,年平均周期为2.97 s;最大一次波浪过程为冷空气影响所致,影响强度大于台风莫拉克;常浪向分布在东北至东南向,其中又以小浪出现较多,对应的波周期以2~4 s为主;强浪向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方向,对应的波周期主要分布在3~5 s;多数特征波参数之间相关关系较好;由谱分析得知风浪占多数,且以单峰为主。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工程和理论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4.
基于影像的地图服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前用户对空间信息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地图服务技术应用得到更多的关注,而对于G IS领域的地图数据,多为矢量格式,数据量非常大,故目前广泛采用的即时生成地图发布技术仍存在着服务器分析时间长、客户端浏览速度慢等问题,而基于预生成技术的影像地图服务方法则弥补了这些缺陷。主要分析基于网络的动态地图服务发布的研究现状,特别对基于切片方式的预生成影像地图服务的实现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最后对两种主流W eb地图服务方法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5.
In 2018,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the Decade Memory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onnection to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inental Earthquakes (4th ICCE) and the 12th Assembly of Asian Seismological Commission (ASC) officially annou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 (CSES) in the Sichuan-Yunnan region. CSES focuses on the field experiments on a broad spectra of scientific problems in earthquake science, from the tectonics and physics of earthquakes and faulting to the engineering countermeasures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In spring of 2021, approved by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China, CSES as a key state scientific infrastructure was enlisted in the 14th national five-year plan (2021–2025)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long-term vision of 2035, which is considered as a major step for promoting earthquake science in China. Since 2018, the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functioning of CSE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earthquake science (CSES, 2020a, b, c; Wu ZL et al., 2021a, b, c, d). This special issue of Earthquake Science, similar to other publications (e.g., Li YG et al., 2021), reflects a profile of the on-going works of CSES, by CSES, and for CSES. Totally 8 articles are included in the present issue, covering some aspects of research scopes of CSES.  相似文献   
66.
赵祎喆  吴忠良  蒋长胜  朱传镇 《地质学报》2008,82(12):1778-1787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被“忽视”的原因之一是地质学证据和GPS测量证据均显示龙门山断裂长期以来形变速率很低。问题是,构造地质的结果是对一个较长的时间尺度的,而GPS结果反映的是较短时间尺度上的、地表上的、水平方向的形变,因此有理由怀疑由此得到的结论能否反映现今龙门山断裂的深部形变的全貌。我们采用类似于Kostrov方法的思路,利用最近30 a的地震资料,试图研究龙门山断裂的深部形变,并与其相邻的断裂进行比较。利用ML2.5以上的微震资料,给出了沿龙门山断裂带的累积Benioff应变,并根据震级频度关系计算了a值的空间分布。作为对照,同时计算了龙门山断裂邻区沿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各区域内的累积Benioff应变和a值。结果表明,在与地质学证据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在与GPS证据不同的时间尺度、不同的深度上,并且不仅考虑到水平形变,与周边的断裂带相比,龙门山断裂带其实并不是一个“安静的”断裂带。在更短的时间尺度上,可以回溯性地观察到微震活动的一些异常变化,但这些变化似乎很难用于该地震的预测。我们讨论了相关的观测资料分析对于汶川地震的成因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汶川地震和科学钻探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许志琴  李海兵  吴忠良 《地质学报》2008,82(12):1613-1622
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发生了震撼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及其余震尚在继续的特殊时期,快速实施汶川地震断裂带的科学钻探(WFSD),是认识地震发生的机制、继续对余震进行有效监控以及提高地震监视和预警的能力的极佳机遇。2008年11月6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开工典礼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举行,标志着地震机制的研究跨上了新的台阶。通过对科学钻孔的直接取样,多学科观测和测试,揭示地震断裂带的深部组分、结构和构造属性,重塑地震断裂带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为提高未来地震的监测、预报或预警能力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8.
基于电子地图的超媒体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电子地图的超媒体数据模型出发,研究基于电子地图的多媒体信息之间关系的非线性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表达技术和数据的组织形式。在分析电子地图和超媒体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以实例来阐述这种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试验表明,基于电子地图的超媒体数据模型能够很好地组织和表达多媒体数据,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9.
道路网多特征匹配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名道路匹配技术是道路数据集成、更新和融合的重要前提。道路网匹配在智能交通(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与位置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LBS)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道路网多特征匹配优化算法:首先从形状、距离、语义3方面分别设计了基于面积累积的形状差、综合中值Hausdorff距离和全局加权属性项距离3种相似性度量,以更准确地描述道路待匹配对之间的特征差异;然后通过SVM对相似性特征样本集训练,以构建道路网回归匹配模型;最后利用此模型对未知匹配结果道路待匹配对进行匹配结果预测。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非线性偏差明显的道路网数据能够实现较高的匹配准确率和召回率,能有效地用于包含多重匹配关系的道路网匹配。  相似文献   
70.
通过实验讨论影响藻酸双酯钠特性粘度[η]升降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