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根据2019年7月20日新疆大部分区域出现局部强对流天气过程,利用ADTD、LLS、WWLLN、风云四号卫星闪电成像仪组产品LMIG、大气电场多源闪电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这5种资料在新疆地区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LLS地闪探测效率最高,LMIG和WWLLN地闪探测效率较低;ADTD、LLS、WWLLN三者定位结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应基本一致,仅探测效率有所差别。新疆地区部分LMIG数据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偏差,使用前需要利用相关资料进行数据检验。卫星全天空、实时监测,可以弥补新疆南部(简称南疆)地面观测站覆盖不到的区域,两者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72.
对2019年2—10月人工智能临近预报模型的降水、雷电、雷暴大风和冰雹等4类产品分别进行了业务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降水产品,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模型预报效果变差。相对来说,模型对0~1 h降水的预报能力略优于1~2 h,模型在0~2 h内完全不能预报出站点上≥10 mm的实况小时降水。(2)对于雷电产品,总体上模型的预报能力较差,1~2 h的预报效果明显比0~1 h差。相对5与20 km半径格点化实况,当取10 km半径格点化时,模型的雷电整体预报效果最优。(3)雷暴大风与冰雹产品具有类似的特点:在适当的时空匹配方式下,模型能预报出大多数实况中出现的雷暴大风或冰雹,但虚报率高,业务应用中主要考虑消空。最大时间提前量随着空间匹配半径或时间扩展的增大而增大,相对于冰雹预报,雷暴大风预报的最大时间提前量要优于冰雹预报。当空间匹配半径取10 km和时间扩展取20 min时,既可兼顾雷暴大风和冰雹的局地性,又可保证定量检验上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73.
分析了2004—2021年6—8月和林地区31次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雷达回波中普通单体型3次,多单体型15次,线性风暴(飑线)型5次,超级单体型8次,多单体型最多,48.4%。在雷达回波强度廓线中,Z(近地面1 km回波强度)分布比较均匀,以中位数为中心,均匀向两端分布,Zmax、ET、TOP、VIL、VILD分布较不均匀,均呈右偏,其中VIL、VILD分布右偏严重;Z、TOP、VIL、VILD分布呈单峰状,Zmax分布呈双峰状,ET分布呈多峰状。在雷达回波强度廓线特征量小提琴图形分析基础上,采用25%分位数作为雷达识别短时强降水参数阈值,选出阈值为:Zmax>25.4 dBZ,Z>22 dBZ,ET>5 km,TOP>3.8 km,VIL>0.2 kg·m-2,VILD>0.05 g·m-3,阈值总体上低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应用2009年和2017年6—8月样本进行检验,和林地区小时雨强R≥10 mm/h及4.9 mm/h≤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