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2篇
地球物理   6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介绍了我国震磁研究的最新进展。阐述了震源场、区域应力场产生震磁异常的物理基础以及地磁日变化的“透视-触发”作用。根据预报实践提出了渐进式和跨越式预报方法相结合的地磁预报地震的思路和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52.
本文通过邢台余震区多学科的定点观测资料与综合分析预报的具体实践经验提出了邢台余震区综合分析的基本思路和综合预报的具体作法。基本思路是:一、单台单项的资料分析是综合分析的基础;二、地震活动性的分析是综合分析的背景;三、各种前兆现象的内在联系是综合分析的关键。具体作法是:一、据多台单项异常距未来强余震发震时间的统计关系结合小震活动的趋势与可能出现的临震征兆预报强余震的发震时间;二、由各单项异常与震源距离的统计关系仿测震学的解法预报强余震的发震地点;三、根据单项对不同震级的反映距离和异常幅度与震级的关系预报强余震的震级。  相似文献   
53.
研究地震发震时的地方平太阴时τ和地震断层走向两者之间的关系.共计算了24组53个地震的地方平太阴时τ.根据月亮在地球内任一点形成的起潮力是一个主要周期大约为12小时25分钟左右的周期性函数、月亮在地方平太阴时相隔180°的两个位置上,对地球内任一点的起潮力基本上相同这一现象,计算了原地重复发生的两个地震τ1-τ2或τ1-τ2±180°的值ΔΤ.计算结果表明:①如果同一地点的前后地震断层走向一致.则Δτ一般较小;如果断层走向不一致,则Δτ一般较大;②不同地区的地震,即使断层走向相近,其地方平太阴时τ的分布也较分散,且不表现出有在月亮的上、下中天附近集中的倾向.这些结果说明:月亮固体潮对地震的触发作用和地震断层走向有关;在研究月亮固体潮与地震的关系时,不宜把不同地区的地震放在一起进行统计,必须考虑不同震源区孕震环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54.
丁鉴海  张国民 《地震》1996,16(1):9-16
利用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活动和前兆资料,探索区域应力场应力增强标志和动态监视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大地震前月相效应的变化;区域地震活动和前兆场时空演变特征;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群体的空间转移;大区域前兆场短期动态突变;大地震发生后大陆地区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的追踪等方面的内容。加强区域应力场的动态监视,对开展地震形势预测,提供大地震发生的有利背景乃至地震的中短期预报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黄雪香  丁鉴海 《地震》1996,16(1):33-38
经多年预报实践表明,中国地磁图中的等变线变化图象与我国的构造活动、强震活动,在时间、空间上都有一定联系。某年代地磁等变线变化的轴线及有关区域往往是我国本年代强震活动的主体地区。可利用中国地磁等变线图来推测十年尺度我国强震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56.
丁鉴海  刘杰 《中国地震》1996,12(1):100-104
1995年震情述评丁鉴海,刘杰,余素荣(中国北京100036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11995年我国地震活动概况1995年我国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48次(大陆及近海地区30次,台湾地区17次,南海1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8次(中缅边境2次,云南1次,北...  相似文献   
57.
一个新的中短期地震预报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强震前数年内一定震级档次内的地震活动进行分析 ,提出一个刻划地震孕育过程进入中短期阶段的指标— Cr值。它可以反映岩石本构关系曲线峰值点附近的状态。在对 7次 7级左右强震进行震例研究表明 ,震前 Cr值出现明显高值异常。Cr值达最高值的时间超前地震发生 1~ 3a,多数是在 1 a左右 ,这对中短期地震预报有意义。  相似文献   
58.
丁鉴海  刘杰 《中国地震》1998,14(1):92-99
1997年震情述评①丁鉴海刘杰余素荣(中国北京100036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1全球地震活动概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1997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强震23次,最大为12月5日堪察加半岛78级地震(图1)。虽然全球地震活动和1995,1996年的地...  相似文献   
59.
强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异常主要表现在幅度与相位上的变化.本文利用中国地磁台网多年观测资料,研究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2003年2月24日巴楚-伽师6.8级地震和1989年9月22日小金6.6级等30多次6.6级以上强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极小值出现的时间(低点时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异常特征,即低点位移现象. 这种少见的异常现象与强震发生有较好的相关性. 发震日期为异常日后的第27天或41天的前后4天,强震发生地区在低点位移突变分界线附近. 此外,还研究了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和巴楚-伽师6.8级地震临震前, 震中周围出现的地磁日变幅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60.
利用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出版的7次《中国地磁图》资料, 根据构造磁效应和震磁相关性研究了地质构造(构造微动态)、 强震活动与中国地磁图等变线每个不同年代动态演化图像的关系, 从大区域尺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地区的7级以上强震与地磁分量等变线轴线方向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