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59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文章在综合双频激电法和相位激电法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双频激电相位法,该方法通过分析两个较低频率电流的激电相位差来达到地质勘探的目的.基于COLE-COLE模型,对双频激电相位法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不同类型岩矿石作了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从理论分析和模拟的结果可以发现,该方法既能反映地下岩矿石的激电效应强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时间常数大小,因而可用于极化异常体性质的区分.  相似文献   
52.
复杂地电模型的探地雷达时域有限差分正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探地雷达正演模拟。都是针对简单的层状模型、圆状空洞、正方形空洞等单一的规则模型,而对于地下弯曲的界面或“V”字形等复杂模型的正演,实现起来较为困难。然而,地下构造是复杂的,因此,对复杂地电模型的正演研究显得更为重要。这里以麦克斯韦两个旋度方程为基本出发点,运用K.S.Yee的空间网格模型理论和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推导出二维空间的探地雷达正演方程组,通过讨论数值频散关系及其产生原因,推导出符合探地雷达实际传播规律的理想频散关系。为解决正演模拟时截断边界处的超强反射,采用了Mur超吸收边界条件.并以自制的探地雷达正演模拟程序为依托,对两个复杂的探地雷达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得到了正演剖面图。从其后模拟实例中的两正演剖面图可以看出,边界截断处的干扰波被大大地减少,消除边界反射后的雷达剖面能更好地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地质解释,从而达到了把雷达的正演研究深入到复杂地电模型中去的目的,使正演研究更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53.
电磁测深数据是地下地质体对电磁波传输特性的综合反映。由于地下情况的复杂性和地质体对电磁波特性反映的迟钝性,往往由电磁波携带的有用信息非常弱小和复杂,因此,要想通过正演对比和建模反演的方式来准确解释电磁测深资料和正确建立反演模型是相当困难的。电磁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其幅度按指数规律单调递减,而随着地下地质体的变化将会改变这一规律。通过寻找测深曲线的拐点,就可以确定地下地质体的基本形态和分界情况,从而为资料定性解释和反演建模提供参考。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要直接求出观测曲线的拐点是不可能的。小波变换方法被称为“数学显微镜”方法,用小波变换来处理观测信息后,在不同尺度的小波变换结果中,分析结果是一种非常实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浅层地震勘探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但在岩溶地域,由于覆盖层与中—弱风化岩石层之间存在明显的波阻抗分解面,入射波的大部分能量被约束在覆盖层中,从而难以在基岩中形成有效激励的弹性波,以至难以准确探测基岩体内的溶洞、断层等异常的响应。以两层简化模型模拟该类地层结构,通过波动方程的解析计算,发现基岩表面的能量透射规律,从理论上说明在浅层乃至超浅层地震勘探中,选择小偏移距和临界角附近横波SV测量的可能性,通过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力争获得目的体的最大响应信号。  相似文献   
55.
探讨了在波数域作静效应校正的可能性,提出利用各频点互相关矩阵作为选择滤波截止波数的理论依据,并对三维数值模拟结果作了处理,表明在波数域消除静效应是可行的。最后,对云南某地的CSAMT数据作了试算,得出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反射MT方法是一种分析MT数据的新方法,该方法与反射地震相似.本文提出了与时间域地震波脉冲响应Z变换相类似的伪脉冲响应u变换,用来分析多层介质中伪脉冲响应.该方法为MT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提供了新的途径. 文章讨论了电磁波在电介性介质和导电介质中的传播特征和伪脉冲响应.对二层和三层地电模型的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伪脉冲响应的u变换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7.
用样条函数插值的电阻率地形改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切割使电阻率法结果发生畸变,导致错误的解释,故有必要在推断解释之前对地形影响予以改正.我国早在60年代就系统地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来看,应用效果较好的是“比较法”.这是一种基于经验的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地形影响,从而提高地质效果.这种地改方法,是将野外实测的视电阻率值逐点除以相应的地形异常:  相似文献   
58.
由于近区场的复杂性及背景场的干扰,多年来近区频域电磁测深一直是地球物理领域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并成为频域电磁测深发展的障碍。本文通过分析近区场的分布特征,并将双频组合波理论引入,提出了一种适于近区频域测深的组合波测深方案,它具有有效地压制背景场,突出地电异常信息的功能,为在近区实施频域电磁测深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9.
DF-1微机程控多功能大功率发送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由微处理机控制的用于综合物探的多功能高速大功率发送机的性能,技术指标及其软件和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60.
频率域激发极化法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频率较低和忽略电磁效应的情况下,利用有限单元方法和Cole-Cole模型对频率域激发极化法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在三维地电条件下,给出电场的边值问题和变分问题,将Cole-Cole模型的频率响应引入到地电模型中,运用有限单元法对模型进行单元剖分、插值、积分和总体合成等,通过解方程最后得到表征频率域极化强度的参数幅频率.通过改变地电模型的参数,得到了不同的幅频率响应曲线.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表明该方法是正确和适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