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64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望儿山断裂带构造控矿规律总结和成矿构造演化分析,建立区域构造成矿模式.望儿山断裂带构造控矿规律为:矿床在断裂带走向上呈似等间距分布;断裂带的上下盘均可成矿,矿体在断裂带中分布具有多层性;断裂带倾斜延深度大,控制矿体深度亦大;矿床在剖面上均呈“S”型产出,显示断裂成矿期具正向滑移性质;断裂带上各矿床矿体普遍向南西侧伏...  相似文献   
62.
放射性废物处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是制约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处置场地核素运移污染的风险问题,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及其选址、核素运移试验和核素运移模型进行了回顾和论述.指出采用多重屏障系统进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其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处置场的选址应遵循就近原则,并应从环境水文地质的角度来构建...  相似文献   
63.
利用地震相识别优质烃源岩--以辽中凹陷沙三段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震资料,在沙三段精细层位标定的基础上,进行辽中凹陷沙三段地震地层的追踪解释。根据优质烃源岩的定义及判识标准,即主要为一套富含有机质的中深湖相暗色泥岩沉积,识别出优质烃源岩地震相主要呈低频、连续、强反射特征。在地震相和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辽中凹陷三个次洼优质烃源岩地震相-沉积相模式,并对辽中凹陷沙三段优质烃源岩进行了分布预测,研究表明辽中凹陷沙三段优质烃源岩在北洼分布范围较大,中洼次之,南洼分布最小;在辽中北洼,整个沙三段均有分布;在辽中凹陷中洼,优质烃源岩发育于沙三中亚段;在辽中凹陷南洼,主要发育于沙三段下部。  相似文献   
64.
提要:洛吉蛇绿混杂岩分布于云南香格里拉县,由镁铁质—超镁铁质堆晶岩块、辉长-辉绿岩墙群、玄武岩及条带状硅质岩等以构造混杂方式产出。岩相学研究发现其中堆晶岩块与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具有相似性,矿物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洛吉蛇绿混杂岩单斜辉石种属为富镁贫铁和高钙的普通辉石,其母岩浆属亚碱性系列的拉斑玄武岩浆,辉石晶体中阳离子取代特征显示其形成于高温低压的条件,辉石形成温度为986~1118 ℃,压力为0.18~0.22 GPa,结合矿物成分和演化特征,认为该套混杂岩为甘孜—理塘蛇绿岩带残余产物。  相似文献   
65.
对岩溶地区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的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的重要手段。以贵阳市花溪区浪风关简易垃圾填埋场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及取样分析,利用单因子和多因子评价法对简易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进行评价,为贵州岩溶地区垃圾填埋场选址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并提出垃圾场对地下水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66.
通过矿区现场调查、成矿构造分析,系统总结了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构造地球化学找矿研究。区域性东西向挤压构造带是本区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其与横向断裂、斜向断裂交汇部位是有利赋矿部位。矿区铅锌矿体产出受地层岩性控制明显,上石炭统昂杰组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是有利的赋矿围岩。铅锌矿体与花岗斑岩小岩体关系密切,常位于花岗斑岩体和碳酸盐岩接触面附近。矿区不同岩石Pb、Zn、Mn、As、Sb、Mo、Cu、Bi、Sn含量高,变异系数大,可作为找矿指示元素。元素分布型式显示成矿元素Pb、Zn、Ag、Mn具特征的双峰式分布,表明这些元素卷入了成矿作用。由矿石结构特征和元素组合分析表明,本区铅锌成矿具多阶段性,多期矿化叠加造成矿化富集。原生晕剖面和元素分带研究表明,斯弄多铅锌矿区原生晕分带序列自上而下为(Cr-W-Co-V-Ni)→(Ti-Ba)→(Pb-Ag-Au-As-Sb-Cu-Bi)→(Sr-Zn-Mn-Mo-Sn)。作为前缘晕指示元素As、Sb位于中下部,与主成矿元素重叠,结合矿区控矿构造分析,推测矿区下部可能存在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67.
通过应用因子分析法对尼雅剖面中的多种地化元素和氧化物的分析,在R、Q型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出古气候信息。初步的研究表明:近4000a来,尼雅地区气候环境仍以干旱化为主,但此期间出现过多次不同程度的干湿变化,大致可分为5个气候期:4.0~3.0kaB P.相对暖干期;3.0~2.2kaB.P.相对冷湿期;2.2~1.6kaB.P.相对暖干期;1.6~1.0kaB.P.相对冷湿期;1.0kaB.P.左右之后的相对暖干期。  相似文献   
68.
饶安妮  房毅 《地下水》2000,22(2):82-83,66
在文献^[1]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模型进行最佳井位预测,实践表明,该模型的计算较文献简便,县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预测结果与实际吻合,其计算过程可以软件化,从而实现水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对地球物理勘探找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应用灰色聚类法预测小浪底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野外考察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黄河小浪底水库及其邻区地震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对其区域应力状态、断层活动性、地层岩性和地震活动背景等水库诱发地震因素进行了研究。简要地介绍了灰色聚类法,并应用该方法对小浪底水库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及诱发地震震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水库存在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其最可能诱发地震的地段及库区中段,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预测为5级。  相似文献   
70.
胶东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金矿资源基地,截至2023年6月已累计探明金矿资源量已达5757余吨。与金矿成矿密切的中生代花岗岩分布广泛,岩石类型多样,也是山东省最发育、最典型的地区。本文对胶东地区金矿与中生代区域性花岗岩空间展布、形成时代和形成环境等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区域性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为晚侏罗世玲珑期(166~146Ma)、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135~123Ma)、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期(123~110Ma)和崂山期(118~108Ma),研究认为区域性岩浆事件一般持续10Ma左右,而重熔型花岗岩一般持续20Ma,反映了由基底岩石熔融到侵入结晶的2个阶段,它有一个由基底固体岩石熔融的过程,大致也需要10Ma,既固体岩石熔融10Ma,熔浆活动上侵结晶10Ma。玲珑期重熔型花岗岩是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的期后产物,郭家岭期岩浆事件代表了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的开始,伟德山期岩浆事件代表了构造体制转换的高峰期,崂山期岩浆事件代表了构造体制转换的结束期。86.8%的金矿赋存在玲珑期花岗岩中,6.9%的金矿赋存于郭家岭期花岗岩中,玲珑期花岗岩和郭家岭期花岗岩Au元素背景值明显高于伟德山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