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11.
刁守中  郭爱香 《地震》1992,(2):16-22
本文分析了山东及邻区近二十年来M_L≥3.0中小地震活动特征。结果表明,该区5、6级地震发生前,常以3、4级地震活动增强为先导,主要表现为:1.区内中小地震往往集中成带并随时间迁移,5级以上地震发生于地震条带内。这显示了局部地区构造活动和应力增强的变化;2.3级以上地震事件有序分节可数,5级以上地震位于节点附近;3.在统计单元内的4级以上地震累计频度,随时间分别呈线性均匀增长和指教加速增长及幂函数衰减三种类型。线性分布一般无较大地震发生,而指数型分布后期则大都发生较大地震。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中期以来地震分形研究在中国兴起,并发展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科学分支。本文综述了近年中国地震分形研究的概况,及取得的重要进展,并提出了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查阅多种古籍,整理分析和收集了公元1949年之前的中国陷落地震史料;提出陷落地震史料的5条鉴别原则;提出编辑历史陷落地震基本参数和震中烈度综合评定的原则和技术方法,编制了54条历史陷落地震目录;初步分析历史陷落地震活动的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179年“齐楚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前元元年)"齐楚地震"的基本参数一直有不同认识,属于疑难历史地震。在吸收西汉政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地震史料隐含的约束条件,对这次地震震中位置进行了考证。提出了以齐楚边界和国都连线为基点,结合史料给出的有关约束条件,综合确定震中位置的技术方案。同时,依据地震地质调查成果,从发震构造角度论证了震中位置的合理性。1)鉴于西汉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通过追踪西汉初期(尤其是汉文帝前元元年前后)齐、楚政区变化情况,尽力复原当时的行政区划和齐楚两国边界分布。2)认真分析史料记载的"齐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溃出"所指示的地区范围,对比历史上其他震例造成的破坏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破坏程度,为震中位置和震级确定提供重要约束条件。经文献考证认为,这次地震可定为公元前179年6月6日平邑南(35.2°N,117.6°E)7级地震。3)结合卫星影像判读和野外地震地质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齐楚地震"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和活动断裂发育情况。在排除该地震事件属于郯庐断裂带地震事件后,通过对比分析郯庐断裂带西侧发育的各条NW向断裂的构造地貌以及剖面表现,认为苍尼断裂可能是"齐楚地震"的发震断裂。在震中附近,苍尼断裂控制着白彦断陷盆地的发育,也是断层地貌最为清楚的地方,断错的地层最新,断层运动量也最大。  相似文献   
16.
17.
18.
通过系统清理1996年以来中国大陆70个Ms≥5.5级地震序列的"强余震"Lg△t-Lgt关系,对强余"等待时间"判别方案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其回顾性预报的Wallen评分为:6级以上地震序列V=0.60,5.5级以上地震序列为0.44,说明其在地震序列类型判断方面有一定的效能。对实际震例分析得出,该方案在判定主余型序列方面成功率较高,而对于双震或多震序列,有时会产生某些误判;对6级以上地震序列的预测成功率高一些,对低震级的序列判断应慎重。  相似文献   
19.
20.
AmodelofseismicitywithfractalstructuresandapreliminarydiscussionontherelatiobetweenDandbvalueHat-KunJIANG(蒋海昆)andShou-ZhongD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