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301篇
海洋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91.
磷在酸性岩中的平均含量在0.14%左右,然而近年相继发现与稀有金属W、Sn、Nb、Ta成矿在时空上密切相关的是一套富磷过铝质岩浆岩(包括花岗岩、伟晶岩和流纹岩),全岩中P2O5的含量可高达1%.磷的富集对熔体解聚能产生重要的作用:降低熔体的粘度,提高熔体的活动能力;导致水在熔体中的溶解度增加、降低熔体的固液相线温、扩大石英液相区,并使残余熔体朝富碱、贫硅的方向演化[1~4].  相似文献   
192.
多环芳烃(PAHs)类物质具有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和生物累积性,能长期留存在环境中[1].燃煤是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贵阳市特殊的能源结构、地形和气候条件,造成了典型的煤烟型大气污染,我们首次研究了贵阳市大气颗粒物中颗粒态PAHs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3.
抗生素是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疾病治疗的药物,近年来在养殖业中抗生素更是常常作为动物催长剂.这些抗生素会通过人畜排泄物、药品的丢弃、污水排放、农业废物堆积等途径进入到环境中.环境中抗生素的残留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微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对生态环境和人类难以预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4.
哈尼泥炭δ^18O记录的过去14000年温度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末次冰消期至全新世期间,格陵兰冰芯(GISP2)δ18O记录和北大西洋浮冰记录显示了一系列百年至千年尺度的突然变冷事件.但是这种反复出现的气温变冷模式在环大西洋以外区域,特别是在东亚区域是否也同时存出,还较少直接从温度代用记录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此,从中国吉林省的哈尼泥炭中,提取了一个约14000年的泥炭纤维素δ18O温度代用记录.对比表明,哈尼泥炭纤维素δ18O温度记录几乎全部重现了由GISP2δ18O和浮冰记录所指示的突然的气温变冷事件,例如Older Dryas,Inter-Aller-d,Younger Dryas,以及9次浮冰事件,证明这种反复出现的气温变冷模式不仅出现在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区域,同时也出现在中纬度的西北太平洋区域.此外,进一步论述了全新世的开始时间,大暖期、“8.2ka”事件、“4.2ka”事件、中世纪温暖期和小冰期等特征气候变化事件.同时根据泥炭沼泽生态环境的特征,还论述了哈尼泥炭纤维素δ18O对地表温度敏感响应及泥炭纤维素14C年龄准确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5.
贵州乌江水系枯水期河水硫同位素组成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对枯水期乌江及其主要支流河水的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河水SO42-的δ34S值在-15.7‰~18.9‰之间,干流δ34S值介于-3.7‰~0.0‰之间。主要支流河水的SO42-浓度和δ34S值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上游碳酸盐岩地区支流河水SO42-浓度较高而δ34S值较低,河水中的SO24-来源于煤中还原态硫的氧化、矿床硫化物氧化和大气降水;下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地区支流河水则相反,具有较低SO24-浓度和较高δ34S值,河水中的SO24-来源于硫酸盐蒸发岩溶解、大气降水以及煤中还原态硫的氧化。干流的硫同位素组成显示枯水期河水中的硫酸盐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地区。  相似文献   
196.
综述了Sr同位素示踪生态系统离子循环水化学演化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和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Sr同位素在矿物风化速率研究、流域营养离子来源识别及其循环通量计算、地下水体化学尬发演化机制的示踪应用;最后展望了Sr同位素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示踪上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7.
河南西峡石板沟金矿为一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 近NW 向的剪切带为主要控矿因素。近矿蚀变岩类型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钾长石化,且具有分带特征。按照蚀变分带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采样, 研究了蚀变岩的岩石质量平衡、体积变化(fv = 97 .24% ~71.63% ) 和主成分变异,讨论了活泼元素和惰性元素在岩石蚀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主成分变异序列。  相似文献   
198.
张家口地区东坪、后沟、水晶屯金矿围岩蚀变发育 ,主要的蚀变类型有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等。通过蚀变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定量计算发现 ,三个金矿床围岩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富集有明显的规律 ,即常量元素 (SiO2 、K2 O、FeO) ,亲硫元素 (成矿元素 :Au、Ag、As、Sb、Bi、Pb、Zn)明显富集 ,其它亲铜亲铁元素 (Cr、Co、Ni、Cu)略有富集。蚀变热液是一种来自深部的携带亲硫元素富硅的碱性流体  相似文献   
199.
微生物影响硅酸盐矿物风化作用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硅酸盐细菌对矿物的风化作用。选用土壤中常见的钾长石、伊利石等矿物作为细菌风化作用的对象,通过在含有矿物颗粒的无氮培养基中培养硅酸盐细菌,使其在培养液中与矿物颗粒发生相互作用,再取样并处理后进行电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细菌对矿物试样表面确实发生了溶蚀作用,被细菌作用后的矿粉,颗粒浑圆,边缘模糊不清,表面呈凹凸不平状,矿物颗粒被大量的菌体物质所覆盖。用X-射线衍射分析检测到细菌对具不同晶体结构矿物的“选择性”破坏作用,在有多种矿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细菌对较易分解的矿物破坏作用速度较快。结合矿物学与微生物学相关知识,初步分析了细菌培养液中细菌与矿物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土壤生态系统中矿物的生物风化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200.
唐勇  张辉  刘丛强  饶冰 《地球化学》2010,39(2):184-190
利用江西宜春414岩体中的钠长石花岗岩作为实验初始物,制备含不同1〉20s含量(0.27%-7.71%)的实验玻璃,本次实验研究了100MPa、850℃和800℃条件下Sn在流体与富磷过铝质熔体相间的分配。实验结果显示,Sn在流体与熔体相间的分配系数(Dsofluid/mclt)变化于2.10×10^-4-1.36×10^3之间,指示Sn强烈趋向于在富磷过铝质熔体中富集。随体系中P2Os含量从0.27%增至1.91%,Sn在流体与熔体相间的分配系数逐渐增加,当体系中R2O5含量进一步增加时,Sn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呈降低的趋势。本次实验结果表明,P可能不是Sn以流体相形式进行搬运的主要络合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