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初至震相自动识别方法研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波中震相检测、识别是地震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环节。初至震相的自动检测可大大提高地震速报的速度,为震后应急赢得宝贵时间。本文对国内外初至震相的自动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初至震相自动识别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2.
选择适合山东实际的地壳速度模型建立了山东地区虚拟台站格林函数库。利用菏泽5.9级地震的震源参数,在已知地震三要素和断层走向、倾角和滑动角的情况下计算得到了震区周围的地表同震位移,通过同震位移和烈度的经验对应关系快速得到了发震区周围的烈度分布结果。验证表明同震位移烈度与宏观烈度对应较好,这对山东地区中强地震预警、震后快速灾害评估和应急救援都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3.
发展地震烈度速报系统是我国现阶段防震减灾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在地震发生后,对强震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快速给出强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分布图.鉴于目前国内强震动台网分布密度及数据传输方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多数烈度速报系统是基于美国的  相似文献   
74.
针对传统梯形积分方法的低精度缺陷,提出了一套高精度累积数值积分方法.首先对被积数据进行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之后采用积分区间四等分的Newton-Cotes积分公式进行积分.误差分析表明,本方法精度远高于梯形积分方法精度.在对构建信号进行方法验证的前提下,采用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真实强震动加速度记录对本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将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积分为位移记录.  相似文献   
75.
发展了一种根据单台垂向记录的地震直达P波的第一个周期信号, 研究地震波传播路径中介质衰减频散特性的方法.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P波频散测量的分辨率和信噪比水平,减小系统误差,使用了数据重采样技术. 应用改进的多重滤波方法测定P波群速度延迟. 根据线性滞弹性体松弛模型反演得到了介质品质因子Qm、95%置信水平下的测量误差及相关参数. 对营口台记录的辽宁岫岩震群的研究结果表明:① 1999年11月9日开始出现高Qm值,高Qm值对应的地震集中在距营口台32~46 km, 明显偏离Qm随震中距增加的线性规律;②5.4级地震前平均Qm值为460, 5.4级地震后至2000年1月12日5.1级地震之前Qm值为391, 5.1级地震之后Qm值为204.   相似文献   
76.
数字化地震记录震相自动识别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针对目前震相自动识别方法不能自动给出震相识别区间,以及不能确定识别出震相名称的问题,运用震相的运动学特征,由平均速度模型和J-B走时表数据,自动计算近震、远震和极远震的震相走时及震中距。对多尺度小波分解进行单支重构作为识别不同震相的分析信号。先求出初至震相和最大面波到时,估算出震中距,然后找到S波或PP波到时,求出准确的震中距,即可自动给出各震相的识别区间,采用线性偏振法在给定区间中识别出震相的初至时刻。由于该方法采用的是先明确要找什么震相,再由该震相的走时确定寻找区间,所以找出的初至就是要寻找的震相,自然解决了识别出震相的名称问题,从而实现了对震相的全程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77.
利用刘希强的计算震源参数的软件,选取山东数字化台网16个子台1998年至2002年以来记录的共77次3级以上的地震波形资料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2003年郯庐带、聊考带及黄海地区的地震活动进行分析研究,综合分析认为2003年郯庐带地震活动为3级左右水平(正常释放),聊考带地震活动水平一般也不会超过4级,黄海地区到2003年底,该地区还有发生4级地震的可能性,2004年应注意发生5级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8.
Introduction The medium in the Earth is inhomogeneous, anelastic and anisotropic. By studying the at- tenuation of seismic waves we can acquire some information on the component and property of the material, as well as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Earth. Dispersion of body waves is caused by the anelasticity of the medium (Wuenschel, 1965; Doornbos , 1983). There are two kinds of approach for studying the wave attenuation: amplitude decay and dispersion. Based on wave am- plitude decay me…  相似文献   
79.
双谱估计在地震前兆数字化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仿真信号的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双谱的时延估计方法对高斯噪声具有屏蔽能力,能更好地压制噪声,并准确估计信号的时间延迟;基于双谱功率谱重构要比直接用FFT变换方法估计功率谱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性能;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正常背景下的前兆观测记录基于双谱的特征参数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异常背景下则表现出明显的离散性,显现出双谱估计具有良好的异常信息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0.
IntroductionThe present-day digital seismic observation technique provides us a large amount of accurate seismic records of high-precision, wide-band, and large dynamic range and conditions for higher-solution and higher-speed discrimination of earthquakes. But the problem we face is how to use the modern theory and method for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in fast and precise extra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from the large amount of digital seismic records. A basis or the important pro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