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分析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联合战役目标选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并对各种目标选择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联合战役目标选择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前评估工业企业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方法中较成熟部分主要是针对厂房、办公楼等建构筑物的评估,还未有系统研究工业设备损失的评估方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评估成果基础上,从财务会计角度提出了一种估算工业设备震害损失值的方法,并详细阐述了相关参数内涵及确定方法,最后以汶川地震中成都市医药制造行业为例简要说明评估过程,最终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土地生态健康评价原理,选取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指标对用于灌溉的地表河流进行评价,为区域土地利用提供依据.以河南省台前县为例,通过对研究区内地表河流金堤河(黄河北侧支流)进行为期1 a的动态监测(2011年1月1日至12月19日),通过水样实验分析,得到污染物指标实验数值,以此为依据计算土地健康综合指数,并给予合理评价.对影响土地健康的灌溉水因子的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地灌溉水质量综合指数居中等以上,土地健康状态较为良好,土地灌溉水综合指数较为合理,反映了土地利用、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压力状况,从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施肥及刈割对干旱地区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黄土高原中部干旱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3个施氮水平(0、51.75、103.5 kg·hm-2)和3个磷水平(0、126、252 kg·hm-2)下不同刈割次数(3、4次)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植当年和第2年产量、株高、再生速度及品质的影响,并对紫花苜蓿生长两年中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干旱地区“甘农3号”紫花苜蓿在具备灌溉条件下,种植当年施肥可显著提高产量、株高和再生速度,且4次刈割下显著高于3次刈割;施肥也能增加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4次刈割下品质更好;高氮低磷处理(N 103.5 kg·hm-2+P2O5 126 kg·hm-2)下效果最好,单施氮肥较单施磷肥效果好.同时,第2年紫花苜蓿产量显著高于第1年,第1年增幅较第2年明显,说明在试验地区,“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植当年施肥更有效,第2年施肥仍有益;在灌溉和配施N103.5 kg·hm-2+P2O5 126 kg·hm-2条件下,种植当年即可实现4次刈割.  相似文献   
15.
强震区高混凝土坝的坝体强度和动力稳定是关系大坝抗震安全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为了全面研究地震作用下的混凝土坝的抗震安全,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及动力接触模型来分析模拟地震中坝体的损伤及坝基滑裂面的破坏、张开、滑移的全过程。通过构建坝体—基岩三维有限元非线性动力接触模型综合分析震后坝体损伤区域分布、坝基滑移面的接触状态及塑性区的动态分布,避免了采用单一判据的评价的局限性。以某重力坝为例,采用超载法进行大坝动力损伤及动力稳定性进行计算并对大坝的抗震安全进行评价,得到大坝的超载安全系数。工程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全面的评价地震过程中大坝的坝体损伤和稳定性并能够考虑其相互影响,为混凝土坝抗震安全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硒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中国西部牲畜毒草中毒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对“硒中毒”的描述,但至今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为了澄清这一历史科学问题,笔者对河西走廊草原牧区正在流行的牲畜中毒地方病进行了野外调查,分析了该区草原生态环境植物、土壤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①棘豆植物是马可波罗记载的引起牲畜中毒的毒草;②棘豆植物根部土壤与世界平均土壤硒含量相近;③棘豆属毒草硒含量远低于能导致一般动物中毒的3 mg/kg植物硒风险值。由此推断,引起《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中国西部肃州牲畜毒草中毒并非硒中毒,中毒的原因是棘豆植物中的生物碱成分苦马豆素(Swainsonine)。  相似文献   
17.
人工草地种植模式对沙化土壤团聚体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芳  刘晓静  张家洋 《中国沙漠》2018,38(6):1219-1229
通过连续6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单播、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单播、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混播3种种植模式对豫北地区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和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并利用分形维数对土壤团聚体特性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沙化裸地和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以5~3 mm和3~2 mm粒径为主,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以<0.25 mm粒径为主;与沙化裸地相比,3种种植模式下5~3 mm和3~2 mm 粒径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变化主要表现为<0.25 mm粒径显著减少,3~2 mm和2~0.5 mm粒径显著增加,同时≥2 mm粒径的土壤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明显增加;与沙化裸地相比,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均不同程度地增加,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混播 > 紫花苜蓿单播 > 多年生黑麦草单播,且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呈现表聚性特征;无论机械稳定性还是水稳性团聚体,土壤质量分形维数(Dm)沙化裸地 > 多年生黑麦草单播 > 紫花苜蓿单播 > 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混播;5~3 mm和3~2 mm粒径的土壤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与有机碳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极显著相关(P<0.01)。相对于沙化裸地,豫北地区人工草地建植6年后能够有效改善土壤团聚体特性,优化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其中又以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混播为最佳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8.
贵州六盘水市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在贵州省煤炭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炭资源开发是该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其煤矸石排放量和煤矸石堆放量均是全省最多的地区之一。本次工作对六盘水市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市在煤矸石综合利用方面存在利用率较低、利用不平衡、利用方式相对单一、利用技术水平滞后和利用优惠政策落实难等问题。针对以上情况,作者对该市煤矸石综合利用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完成河南省公安厅、郑州市公安局公安地理信息系统两课题研制的实践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开放型、多层次公安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模式及系统的特点,较好地为公安C3I系统的建立提供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20.
混合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苗期氮磷吸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郝凤  刘晓静  张晓磊  齐敏兴 《中国沙漠》2015,35(5):1268-1274
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沙培试验,用两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及两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 配成5种混合盐A(NaCl:Na2SO4=1:1)、B(NaCl:NaHCO3=1:1)、C(NaCl:Na2SO4:NaHCO3:Na2CO3=1:1:1:1)、D(Na2SO4:Na2CO3=1:1)、E(NaHCO3:Na2CO3=1:1),设4个盐浓度(25、50、100、150 mmol·L-1)模拟盐胁迫,研究混合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苗期氮、磷吸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增加,苜蓿根瘤固氮酶活性和植株全氮含量下降,全磷含量无明显变化,而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升高,同一盐浓度水平下各处理间其含量的升高顺序为E>D>C>B>A,在高胁迫强度下(150 mmol·L-1) 除全磷含量外,各项指标增减均达显著水平。混合盐碱胁迫能够对紫花苜蓿根瘤固氮酶组分结构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使苜蓿自身固氮能力的下降,最终导致植株全氮含量下降。随着盐浓度的上升,植株可以通过提高其体内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来维持细胞水势,减少细胞渗透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