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区域地质、地震、测井及岩心资料分析等,在辽河油田红星地区开展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研究。在已有的区域层序地层格架内,识别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坝、分流间湾和滨浅湖等多种沉积微相类型,并总结了各种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进一步探讨了沙一段有利储集相带的分布规律。结合四级湖平面变化,同沉积断裂,火山活动,沉积相分布等,分析了沙一段砂体分布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32.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跃东地区新近系下油砂山组作了细致的沉积相分析研究。下油砂山组发育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和浊积相等几种沉积相类型,分析了其发育特征及分布范围。以识别出的4个三级层序为单位,详细分析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Ⅰ层序沉积时期,西北地区为冲积扇和扇三角洲、中西部地区为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Ⅱ层序沉积时期,沉积相分布格局与Ⅰ层序基本一致;Ⅲ层序沉积时期,西北地区的冲积扇、扇三角洲发育范围有所缩小,中西部地区辫状河三角洲发育范围持续扩张,分布范围较前期增大;Ⅳ层序沉积时期,西北地区依旧发育冲积扇,中西部地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快速地向东推进,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已达研究区中心。结合构造、物源、气候等因素分析了沉积相展布及演化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33.
以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地震、测井及岩心资料分析等,在红星地区开展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研究.在已有的区域层序地层格架内,识别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坝、分流间湾和滨浅湖等多种沉积微相类型,并总结了各种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进一步探讨了沙一段有利储集相带的分布规律.结合四级湖平面变化、同沉积断裂、火山活动、沉积相分布等分析了沙一段砂体分布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34.
刘海军  高敏华  李晓东  张静 《中国沙漠》2015,35(6):1708-1714
利用新疆2001-2012年的统计资料及相关社会经济数据,从社会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政策因素、生态环境、旅游资源赋存度、旅游服务能力等7个面构建新疆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运用Delphi法、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地诊断出新疆旅游发展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条件、旅游资源赋存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旅游服务能力是影响新疆旅游发展的5类主要动因,社会危机事件是制约新疆旅游发展最为关键的因子,这一研究为新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以2007年3-9月陕西省地面总日射实测小时累计值及NOAA卫星影像为信息源,采用半物理模式的统计经验反演得出地面太阳总辐射,进而分析了陕西省地面总日射的分布状况.对反演结果与地面辐射站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平均相对误差为8.43%.  相似文献   
36.
本论文通过对可可西里盆地构造信息进行遥感提取及分析,在野外调查验证的基础上,快速、准确查明可可西里盆地数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断层、褶皱发育特征。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可可西里盆地有利的控油构造进行分析,研究其对油气保存的控制作用,并预测了可可西里盆地4个油气有利的勘探目标,为可可西里盆地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随着越来越多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投入运行,地磁观测数据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现有以人工或半人工方法识别高压直流输电干扰事件的工作量也随着受干扰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地磁观测仪器的增多而成倍增加.为了高效、准确地识别地磁观测数据中的高压直流干扰事件,本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高压直流输电干扰事件自动识别深度学习模型.利用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地磁台站原始观测数据,结合专家标注的持续时间在2 h内的高压直流输电干扰事件记录,制作高压直流输电干扰样本34360条,正常样本34360条.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准确率达到了94.12%,验证集上的准确率达到了92.94%,测试集上的准确率达到了92.86%.初步研究表明深度学习方法在识别地磁观测数据中的高压直流输电干扰事件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为下一步自动识别地磁观测数据中的车辆干扰、基建工程干扰、轻轨干扰等其他干扰事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8.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运用遥感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结合地层和该区夷平面的形成、解体等与新构造运动有关的特征分析,对措勤盆地新构造断裂及其有关的地貌进行详细解译,分析其主要断裂特征,得知该区构造断裂总体呈现多阶段性,并与措勤盆地高原湖泊萎缩及整个高原隆升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9.
基于特征的时空数据模型用于地籍变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传统的基于专题地理分层的GIS数据模型在数据组织 ,数据共享及复杂的空间分析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认为发展新一代的基于特征的时空模型成为必然。本文结合实践中地籍变更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特征变化状态的时空数据模型。该模型保持了地理现象的完整性 ,实现了时空专题信息的有机集成 ,有利于发展复杂的面向目标的定向分析。  相似文献   
40.
西藏高原土壤侵蚀评价体系及监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高原土壤侵蚀营力多样,侵蚀类型复杂,其评价与动态监测方法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根据多年对西藏高原土壤侵蚀的调查研究,从西藏高原土壤侵蚀区域分布特征出发;提出西藏高原土壤侵蚀应划分为自然侵蚀区和人为加速侵蚀区,分别采用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及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的评价体系.前者采用人机交互式遥感动态监测方法,后者采用土壤侵蚀因子数据库与土壤侵蚀模型法相结合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