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84篇
地球物理   243篇
地质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1 方法 利用地震烈度宏观考察资料即烈度信息点(x,y,Ⅰ),联立烈度椭圆衰减关系及考虑中心点和方向性的椭圆数学方程,计算地震震中平面坐标(x0,y0)和震级M,以及椭圆长轴与x轴夹角θ,见方程(1):  相似文献   
112.
大规模流动地震台阵观测已经成为高分辨率深、浅部结构成像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台基条件和背景噪声是影响流动地震观测质量的关键因素.山西龙祠地震台为国家综合观测基准台,除测震(区域数字测震、国家数字测震)外,还包括地磁(FHD)、地电(地电阻率、地电场)、地形变(模拟金属水平摆、数字水平摆、数字垂直摆、数字钻孔地应变、定点水准)、数字气象等多种观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3.
刘蒲雄  吕晓健 《地震》2012,32(3):47-51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在震前2小时发生了一次4.7级前震。分析表明,玉树7.1级地震前一些主要的地震活动异常多有显示,例如空区、条带、增强和平静等,且与7级大震震例比较,这些前兆地震活动图像的演变具有类似的过程。跟踪这些图像及其演变有可能识别前震。最后评估了该识别方法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14.
汾渭地震带区域地震目录最小完整震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基于G-R关系基础之上的MBS法和GFT法,对比分析了1970年以来汾渭地震带台站建设各阶段ML≥1.0的地震目录的完整性.结果表明:在基础地震台站建设阶段(1970-1977年),ML2.4-ML2.5级以上地震基本完整;在地震台站调整以及遥测台站建设阶段(1978-1997年),最小完整震级为ML2.2;在地震台站数字化阶段(1998年—至今),ML2.0-ML2.1级以上地震目录基本完整.从时间尺度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汾渭地震带相同起始震级所对应的拟合优度值基本呈稳定增加趋势,表明汾渭地震带的地震监测能力在逐步提高.文中采用改进的b值标准差法对b值基本稳定时所对应的震级进行了识别和评价,提高了最小完整震级识别的准确性,同时还分析了汾渭地震带最小完整震级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汾渭地震带北部Mc较中南部偏低.研究结果为汾渭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研究、地震台网优化布置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15.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确立的法律制度.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践方面,我国已完成第一期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方案的实施,即1996年国务院批准的1996 ~2005年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方案.目前,正在实施的是第二期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方案,即2006年国务院批准的2006 ~2020年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方案.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支持下,本文对1996~ 2012年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追踪,对实施成效进行了总结.从1996~ 2012年的震例和调查数据看,减灾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6.
伍国春  高孟潭 《中国地震》2014,30(3):317-323
本文关注社会组织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壹基金在雅安地震后的救援以及恢复重建活动,明确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救助已经从九江地震后的萌芽状态、汶川地震的积极参与发展到雅安地震后通过调节机制而发挥作用的阶段.这表明社会组织的资源动员模式已经形成.加强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是提高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灾害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7.
根据蒙古国及其周边地区的地震目录,计算了蒙古国地区地震的空间分形维度D值和震级—频度关系中的b值。结果表明蒙古国地区地震空间分形维度D值约为1.56,说明了蒙古国地区地震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丛集性。蒙古国地区b值约为0.962,非常接近1,说明蒙古国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地震活动区。我们还分析了b值和D值随深度变化情况,结果揭示了蒙古国地区地壳介质结构的各向异性程度和应力分布的空间差异。文中研究结果还表明蒙古国地区地震的b值和D值呈现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8.
本文努力探索地震活动性定量化前兆的检测方法,针对Region-Time-Length(RTL)算法在空间异常分析中的不足,根据新提出的综合衡量区域地震活动水平的物理参数——RTL面积分(I_(RTL)),定量分析了2014年鲁甸M_S6.5地震前地震活动时空变化,并与2012年彝良M_S5.7、5.6地震作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地震前都检测到地震活动增强.彝良地震前地震活动增强异常主要分布在则木河断裂和昭通—莲峰断裂带西段的交汇区,鲁甸地震前异常主要分布在昭通—莲峰断裂带、马边断裂带及周边地区.以上地震活动增强异常区的I_(RTL)随时间呈现由小变大,至峰值后回落的特征.彝良地震和鲁甸地震均发生于I_(RTL)峰值后数月,这表明I_(RTL)峰值对地震发生可能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鲁甸地震后,对周边地区地震活动跟踪研究检测到地震活动增强现象,且自2015年I_(RTL)呈上升趋势,目前I_(RTL)值已超过鲁甸地震前的峰值水平,也许更强的地震正在孕育,所以川滇交界东边界中部仍存在发生强震的可能.以上研究为我们认识鲁甸地震的孕震过程和地震前兆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9.
高孟潭  胥广银 《中国地震》1996,12(A00):24-31
本文依据潜在震源区内部地震非均匀分布模型研究了攀西地区和晋中南地区地震区划问题。  相似文献   
120.
第五届国际地震区划会议在法国尼斯召开高孟潭,叶洪(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陶夏新(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第五届国际地震区划学术会议于1995年10月17—19日在法国尼斯召开,来自35个国家的342位地球科学家、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