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84篇
地球物理   242篇
地质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东亚大陆大三角地震区的强震成组活动迁移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征祥  吕晓健  郝平  陈丹 《地震》2010,30(4):13-21
本文分析了1900—2008年东亚大陆大三角地震区7.5级以上大地震的地震活动时空图像, 认为: ① 1902—1974年东亚大陆大三角地震区的7.5级以上浅源地震成组活动的主体地区, 沿着大三角地震区的边界顺时针迁移, 到了1997—2001年开始转移到大三角地震区的内部; ② 对于整个大三角地震区而言, 近代7.5级以上浅源地震的震级(M)-时间(t)过程表明, 地震活动是活跃和平静交替出现的幕式过程; ③ 大三角地震区近代7.5级以上浅源地震的时空迁移图像的力学机制, 可能是地震区内地震断层应力转移和耦合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2.
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历史强震的影响烈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历史地震对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县(市)的影响烈度,发现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发生的强震对其内部县(市)的影响十分显著。自1484年以来,鄂尔多斯地块内部93.7%的县(市)遭受过Ⅵ度的破坏,55.7%的县(市)遭受过Ⅶ度破坏,5.1%的县(市)遭受过Ⅷ度破坏。新一代区划图中应考虑历史地震的影响,提高该区的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93.
基于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M_L与M_S经验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1990~2000年《中国地震年报》和2001~2008年《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大量数据,研究了测定面波震级MS与近震震级ML的不确定性;采用双随机变量的回归方法,用3种不同的数据组,获得二者之间的3组新的转换关系。结果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使用至今的公式MS=1.13ML-1.08严重偏离数据组,已不适用于新的数据。考虑到测定震级的不确定性及数据的离散性较大等因素,认为采用关系式MS=0.03+0.98ML作为新的经验关系更合理适用。  相似文献   
94.
蒙古中南部地区面波相速度层析成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小波变换频时分析技术提取了1893条蒙古中南部地区双台间基阶Rayleigh波相速度频散曲线,通过对提取到的相速度频散进行二维反演,首次重构了蒙古高原中南部10~80s周期内分辨率为0.5°×0.5°的相速度分布图.结果表明,短周期相速度频散(10~20s)明显受地表地形控制,表现为杭爱—肯特山盆地为相对高速异常,而南部的戈壁带表现为相对低速异常;在30s到60s周期内,南部的戈壁带和北部的杭爱—肯特山盆地都显示出稳定的高速异常,而中部戈壁带则表现为低速异常.该低速异常区与新生代火山岩出露位置的一致性,暗示该低速异常可能与新生代火山活动有关.穿过蒙古高原中部的两条主要断裂带与研究区内的地震波速度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能暗示两条断裂带一直延伸到整个岩石圈.此外,蒙古中南部地区的壳幔速度低于全球平均大陆值,且其相速度频散曲线与遭受破坏的克拉通,尤其大陆裂谷很相似,可能暗示着研究区具有薄的、活跃的岩石圈构造.  相似文献   
95.
The regulation of the National Significant Seismic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Regions(NSSMPR for short) is defined by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Protecting Against and Mitigating Earthquake Disasters.The first stage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gulation of NSSMPR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was finished from 1996 to 2005.The second stage is being carried on from 2006 to 2020.With the support of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this paper follows up and evalua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gulation of NSSMPR from 1996 to 2012 in the Chinese mainland.Based on analysis of earthquake examples and investigation data,we find that the effect of disaster mitigation is good,and on this basis,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regulation of NSSMPR.  相似文献   
96.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北京盆地对3~10s地震动的放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盆地为例,针对不同的设定地震,研究了不同震源条件对盆地放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震源因素可对计算结果带来一些不确定性,但盆地内沉积物的厚度是控制3~10 s周期段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主要因素。因此,计算了盆地对3~10 s周期段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平均放大系数,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平均放大系数与盆地等效沉积物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结合北京盆地内高层建筑的分布,初步探讨了高层建筑地震致灾风险水平与盆地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
大渡河流域梯级水电站场地地震影响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四川地区及邻区的烈度衰减关系式,计算了历史强震对大渡河梯级水电站场址的影响烈度和最大烈度。同时,还分析了水电站场址在历史强震发生密集时的地震影响烈度特征,以期为今后梯级水电站的地震安全综合防御和地震应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将城市直下型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确定地震发生概率的方法,运用到大渡河梯级大坝系统所在流域的地震发生概率研究中.以编制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所确定的潜在震源区方案数据为基础,用泊松分布建立地震发生模型,震级服从截断指数分布.以潜在震源区地震空间分布函数作为地震的一级空间概率分布,以潜在震源区内地震的均匀分布为二级空间概率分布,考虑中国西部烈度衰减关系,计算了有22个串联梯级大坝系统的大渡河流域6级左右(5.5~6.5级)、7级左右(6.5-7.5级)和7.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发生概率.为该流域梯级大坝的选址、抗震设防及水电规划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
破坏性地震破坏范围的快速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汶川地震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了给震后的地震救援提供及时的指导,快速估计破坏范围很重要。结合汶川地震的震例,本文总结给出了一个快速估计破坏范围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100.
正基于应力转移的模型与基于准周期复发的模型一起组成了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两个分支,能够为中长期地震预测提供参考。Reid(1910)提出的大地震复发的弹性回跳理论,从地震能量积累和释放的角度指出大地震的复发具有准周期性。之后,许多地震学家对大地震的发生率展开了研究。Shimazaki和Nakata(1980)提出了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可预测模型和滑动可预测模型。Schwartz和Coppersmith(1984)提出了"特征地震"的概念。Matthews等(2002)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