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84篇
地球物理   243篇
地质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01.
台湾集集地震近场地震动的上盘效应   总被引:32,自引:12,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俞言祥  高孟潭 《地震学报》2001,24(6):615-621
1999年9月21日(当地时间)台湾集集7.6级地震是一个逆断层型地震.用回归分析法对台湾集集地震的加速度峰值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这次地震的水平与垂直向的加速度峰值衰减关系.从残差分布上看,位于断层上盘和下盘上的加速度峰值与从衰减关系所得到的结果相比存在不同的系统偏差,断层上盘地表的加速度峰值较高,而下盘地表的加速度峰值较低.从这次地震的加速度峰值分布等值线图上也可以看出,加速度峰值的分布相对于断层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上盘衰减较慢而下盘衰减较快.在近断层强地面运动研究、地震危险性分析、设定地震研究与震害预测等工作中,应考虑可能地震的震源机制特点,以便使所用的衰减模型更能反映不同地震环境地区的地震动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2.
203.
RandomfieldcharacteristicsofearthquakeoccurrenceandtestofearthquakeoccurrencerateMeng-TanGAO(高孟潭)(InstituteofGeophysics,State...  相似文献   
204.
关于地震带震级概率分布与潜在震源区震级概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孟潭 《中国地震》1993,9(1):15-19
  相似文献   
205.
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北部古吉拉特邦发生7.9级地震,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刊第2期发表了《印度7.9级地震及地震工作概述》(一)一文,综述了这次地震的破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抗震救灾和国际救援及印度的地震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对这次地震的受灾区域、地震发生的背景、灾害分布和成因、历史地震、国际救援行动、地震对经济的影响及结合我国防震减灾的现状得到的教训和启示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6.
王健  高孟潭 《地震学报》1996,18(4):489-493
强调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包含多参数的复杂系统,其参数的敏感性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考察了参数连续变化对结果的影响以及超越概率和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对参数敏感性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益的认识.全面计算了包括地震空间分布函数在内的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了相对交互作用的概念.得出在50年超越概率10%时相对交互作用不超过10%;在年超越概率10-4时,高震级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与年平均发生率、空间分布函数的相对交互作用分别可达到17%和22%,为实际应用时判断是否要考虑参数的交互作用提供了方便.指出了求解结果的概率分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各参数取不同水平的权重对结果分布的影响,揭示多参数敏感性的全貌,为进行合理的不确定性校正作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7.
Parametersensitivityanalysesinseismichaz┐ardJIANWANG(王健)andMENG-TANGAO(高孟潭)InstituteofGeophysics,StateSeismologicalBureau,Be...  相似文献   
208.
北天山地区S波非弹性衰减和场地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中小地震的数字观测资料,依据地震观测谱和震源谱、传播路径衰减因子及场地效应的关系式,在对场地效应约束的条件下,反演S波非弹性衰减和软基岩场地效应,确定研究区路径、 场地参数. 该方法确定的参数, 避免了台站地形效应的影响,真实地反映了研究区自由软基岩场地的地震效应和传播路径非弹性衰减的影响. 研究区的平均软基岩场地效应, 在2~4 Hz频率范围为1.5倍左右; S波品质因子为QS=278 f 0.346.这些参数可以直接用于研究区的地面运动随机模拟.   相似文献   
209.
胥广银  高孟潭 《地震学报》2007,29(3):275-285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 一般把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震源(潜在震源)简化为点源或者是线源. 但对于较大震级的地震,仍然采用点源或线源模型来描述潜在震源显然是不合理的. 为此,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本文提出了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并以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7.6级地震的车笼埔断层为例,探讨了其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结果表明:①采用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是合理的,因为它可以模拟地震破裂面与地震动影响场的三维展布特征,尤其适用于较大震级地震的近场区域; ② 潜在地震破裂面源的大小、产状,对近震源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区划结果有明显的控制影响.   相似文献   
210.
Introduction The so-called combined effect refers to the product (V( f )?P( f )) of the amplification factorand the high-frequency attenuation factor of sites (see Equation (1)). Whether the soft rock site orthe soil site, they have an amplification action on the ground motion of a certain frequency, andsimultaneously have an attenuation action on the motion of high frequency because they are softerthan the hard rock under them. The combined effect of soft rock is the very contents that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