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13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新疆阔尔真阔拉金矿—带火山岩形成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阔尔真阔拉金矿产于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及酸性次火山岩中.该套火山岩为钙碱性岩石,具低FeO、MgO、Zr、Nb及Rb/Sr,稀土总量偏低,∑REE=42.81—85.82,具正Eu异常(基性岩)和不明显负Eu异常(中性、中酸性及酸性次火山岩).由基性应中性及酸性次火山岩,稀土总量有所增加,δEu有所降低,但中性岩至酸性次火山岩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岛弧环境,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347—343Ma),是由亏损地幔岩经部分熔融形成.  相似文献   
102.
于2003年3—10月,通过在太湖中设置15个封闭性实验围隔,构建出5种生态型中华绒螯蟹养殖模式,即放养中华绒螯蟹(规格6·25±0·36g/ind) 螺蛳 水草分别为:3000ind/ha 0kg/ha 3000kg/ha(Ⅰ)、3000ind/ha 2250kg/ha 3000kg/ha(Ⅱ)、4500ind/ha 2250kg/ha 6000kg/ha(Ⅲ)、4500ind/ha 3375kg/ha 6000kg/ha(Ⅳ)、6750ind/ha 3375kg/ha 6000kg/ha(Ⅴ),比较分析其养殖效果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生物学效果综合指数依次为Ⅳ>Ⅴ>Ⅲ>Ⅱ>Ⅰ,其中Ⅳ、Ⅴ、Ⅲ显著高于Ⅱ、Ⅰ(P<0·05)。各养殖模式的水温、pH值、CODCr含量和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与湖区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养殖模式的DO和Ⅲ、Ⅳ的SD、水色、电导率、TSS、N、P、浮游植物密度和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等理化和生物环境指标均显著优于湖区(P<0·05);N、P平衡分析表明,在全部采收养殖体系内水草的情况下,各养殖模式均能从水体中净输出N、P,其中Ⅲ、Ⅳ的净输出效率最高。相关分析显示,养殖体系内的水质环境状况随着水草和螺蛳数量的增加而得到显著改善。因此,增栽水草、放养螺蛳、适中的中华绒螯蟹放养量和适宜的管理措施是维持中华绒螯蟹养殖生态系统环境效益和养殖效益良好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太湖渔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3.
新疆和田火烧云Pb-Zn矿床是喀喇昆仑地区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碳酸盐型Pb-Zn矿床,产于中侏罗统龙山组灰岩中。矿体呈层状产出,与地层产状一致,主要由菱锌矿与白铅矿组成,矿石类型以纹层状、块状、角砾状及交代蚀变成因为主。矿体发育沉积超覆构造、韵律层理、粒序层理、鲕粒结构等典型的沉积结构与构造。矿石与围岩方解石的C,O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菱锌矿与围岩方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相近(其δ13CPDB主要分布在0.78%~3.72‰,δ18OSMOW主要分布在21.71‰~24.87‰),C,O来源主要为海水;白铅矿δ13CPDB=-7.28~1.19‰,δ18OSMOW=10.78‰~16.81‰,C,O来源为岩浆热液与海水混合流体。矿区菱锌矿与白铅矿的C,O同位素组成与表生氧化带中的碳酸盐型Pb-Zn矿不同。火烧云铅锌矿床闪锌矿Rb-Sr等时线年龄为(186±6)Ma,多宝山铅锌矿床的成矿年龄与火烧云一致。火烧云Pb-Zn矿床具原生层控特征,为喷流-沉积成因,是SEDEX型Pb-Zn矿床的新类型。火烧云碳酸岩型Pb-Zn矿的发现是Pb-Zn矿床成因研究的重要进展,表明喀喇昆仑乃至藏北地区相应构造层位具寻找同类型铅锌矿床潜力。  相似文献   
104.
以应力封闭壳理论为基础,对花岗岩介质中地下强爆炸产生的应力封闭壳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以100 t TNT当量的强爆炸为例,模拟了爆后空腔的回弹和封闭壳的动态形成过程,给出了形成稳定封闭壳后的径向应力、环向应力和爆心距的关系。计算了不同爆炸当量形成的应力封闭壳尺寸及其形成时间与爆炸当量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当空腔膨胀到最大尺寸之后,空腔开始回弹,此时开始形成应力封闭壳;当空腔回弹结束即形成稳定的空腔尺寸时,稳定的应力封闭壳也在该时刻形成;爆炸当量越大,形成的应力封闭壳的范围越大,当爆炸当量低于10 t TNT时,不能形成应力封闭壳。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的岩性特征、沉积构造、沉积组合及相序等的详细分析,川西地区中泥盆统观雾山组可识别出6类沉积相,由西往东依次为盆地—斜坡相、台地边缘相、开阔—局限台地相及潮坪相。川西北地区沉积相分布明显受泥盆纪同沉积断层控制,具有由西往东迁移的特征,同时台地边缘具有由礁向滩演化的特征;受古岛遮挡影响,川西南地区沉积相分布与演化具有受同沉积断层及障壁岛双重控制的特征。沉积作用对观雾山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控制明显,主要表现在沉积作用控制了碳酸盐岩的储层类型及原生孔隙发育程度,受沉积旋回控制的相控准同生溶蚀改善了原生孔隙,受沉积演化控制的相分布控制了碳酸盐岩储层平面展布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  相似文献   
106.
珠江口盆地西部勘探成熟区已经基本实现三维地震采集全覆盖,但随着勘探难度的增加,早期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已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勘探目标评价的需求,尤其是中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反射能量弱、连续性差,断层阴影严重,地层接触关系不清,复杂断裂系统、隐蔽性圈闭难以识别,严重影响了圈闭的精细落实及目标评价,制约着该区天然气的进一步勘探与开发.因此,二次三维地震采集势在必行,本文提出的"双方位、高密度"地震资料采集方式应是海上高精度地震勘探经济而有效的技术,相对于多船宽方位采集方法而言,其采集成本大大降低,并且从野外采集、数据处理到资料解释摸索出了一套方法和技术流程,这不仅可最大限度地使用新旧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而且在解决断层阴影区的成像、中深层地层成像、大型扇三角洲的刻画、中深层隐蔽性圈闭识别、复杂断块区构造成像精度等方面均有较大的优势.珠江口盆地文昌凹陷2个地区的应用实例展示了"双方位、高密度"技术在复杂断块油气藏、中深层隐蔽性圈闭勘探中的作用,有效的提升了地震资料的品质,进而提高了资料解释及目标评价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7.
对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喀拉通克和锡泊渡两个杂岩体的Sr—Nd-O同位素研究表明,两个杂岩体的同位素特征相似,均具有低的(^87Sr/^86Sr),和高的εNd(t)值(6.3~9.1),表明其来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但是其δ^18O值(‰)大多大于6(5.4~10.2),表明有地壳物质的加入。Sr和O同位素表明,这种地壳物质的混入主要是源区的混入。根据Nd同位素模式年龄以及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可能是混入有早期俯冲的洋壳(可能是早古生代)的亏损地幔熔融的结果。然而,与锡泊渡杂岩体不同的是,喀拉通克杂岩体局部还经历了上部地壳的混染作用。此外,额尔齐斯深大断裂南北两侧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源区特征的相似性可能暗示了该断裂可能不是阿尔泰造山带和准噶尔造山带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08.
哈旦逊岩体位于准噶尔北东缘玛因鄂博断裂以南,受断裂构造控制,呈近三角形。该岩体岩石类型较复杂,主要岩石组合为石英二长岩、二长岩、辉长岩、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等。二长岩中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为289.5±3.6Ma。除个别辉长岩样品为钙碱性系列外,其它所有样品属于碱性系列。辉长岩的稀土总量(∑REE)为43×10-6~88×10-6,Eu异常不明显,轻稀土富集(LaN/YbN=2~6),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且富集大离子元素,Cr、Ni含量低。中性岩的∑REE大于100×10-6,轻稀土元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LaN/YbN=6~20),具有不明显或是弱的Eu正异常。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大,但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即表现出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而高场强元素(HFSE)亏损。花岗岩的稀土元素组成可以分两类,一类具有中等到弱的Eu负异常(δEu=0.7~1.0),轻稀土强烈富集(LaN/YbN=12~30),其微量元素的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与中性岩近于一致;另一类具有显著的Eu负异常(δEu=0.1~0.3),轻重稀土的分异不明显(LaN/YbN=3~8)。在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中,有显著的Ba、Sr、P、Ti的亏损。不同岩石类型显示出Sr初始值异常低(0.7036~0.7039)和正的εNd(t)初始值(~6.5)。综合野外观察、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推测辉长岩部分来自被俯冲带流体交代的亏损岩石圈地幔,而花岗岩部分来自年轻的基性下地壳重熔,熔融发生的深度大约在30~40km,使其中的部分酸性岩浆出现典型的高BaSr花岗岩的特征。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发生混合,闪长岩及二长岩可能是它们混合的产物。哈旦逊岩体形成于造山后伸展构造背景,壳幔岩浆的混合可能是造成新生陆壳生长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9.
乌图布拉克岩体位于准噶尔北东缘,额尔齐斯-玛因鄂博构造带南侧。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有少量石英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60.1±3.6Ma。岩石的K2O+Na2O=7.05%~9.48%,A/NKC=0.91~1.04,属准铝-过铝质“I”型花岗岩。岩石稀土总量低,∑REE为72×10-6~184×10-6,轻稀土富集,(La/Yb)N=5~13。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具弱的铕负异常或无明显异常(δEu=0.72~0.98);钾长花岗岩铕负异常明显(δEu=0.15~0.21)。在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中,具有Sr、Ba、P、Ti的亏损,而Nb、Ta亏损不明显。岩石有低的Sr初始值(0.70165~0.70462)和高的εNd(t)u(+4.7~+6.9)。2个样品的Nd模式年龄分别为758Ma和551Ma。上述特征表明,岩浆可能具有较复杂的来源,推测该岩体岩浆可能来源于年轻的玄武质地壳,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综合本文资料及区域地质特征分析,阿尔泰造山带后碰撞时限可能为360~290Ma,即泥盆纪末-石炭纪末。  相似文献   
110.
阿勒泰青河地区发现假玄武玻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玄武玻璃(pseudotachylite)是由或地震断层的快速滑移而形成的一种暗色脉状、网脉状隐晶质断层岩。地震成因的假玄武玻璃可以沿走滑地震带的整个深度范围内发育,假玄武玻璃不仅可以作为判断断裂带存在或活动的标志,还可以作为断裂带或造山带冷却或抬升历史的标志,也是目前地学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