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5篇
  免费   1462篇
  国内免费   4396篇
测绘学   626篇
大气科学   2041篇
地球物理   4062篇
地质学   6642篇
海洋学   1472篇
天文学   544篇
综合类   811篇
自然地理   1435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516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572篇
  2006年   607篇
  2005年   678篇
  2004年   680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561篇
  2001年   642篇
  2000年   665篇
  1999年   368篇
  1998年   249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288篇
  1994年   247篇
  1993年   447篇
  1992年   387篇
  1991年   474篇
  1990年   435篇
  1989年   438篇
  1988年   466篇
  1987年   381篇
  1986年   281篇
  1985年   365篇
  1984年   308篇
  1983年   224篇
  1982年   187篇
  1981年   127篇
  1980年   180篇
  1964年   89篇
  1960年   55篇
  1959年   113篇
  1958年   125篇
  1957年   1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金-锑和金-银建造的矿床在世界许多矿区广为发育,但它们在空间上到处都是没有联系的。在太平洋矿带中,金-银矿床分布在外带,而金-锑矿床则分布在内带。在这些地带的接触部位有时形成过渡的金-锑-银建造矿床。在上述矿床中金和锑是以不同数量关系参与的普遍的元素。至于银,则对金-锑建造矿床来说这一元素并不是典型的。并且极少以杂质的形式遇到。 金-银建造和金-锑建造矿床的矿石在地球化学属性方面的明显差别是由它们形成时所处的地质环境、金属来源以及物理-化学参数等的特性所造成的。首先我们发现,所  相似文献   
992.
土水势、未冻水含量和温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热力学观点来看,土水体系中的水分迁移是由于该体系中的水处于不平衡状态引起的。这种不平衡状态是由许多力,包括物理、物理化学、力学和水分迁移期间产生的其它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重力水之外,土中各种水都受到土矿物颗粒表面能的作用,或者说受到毛细力和吸附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本讲将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第三纪的古气候,始新世和渐新世的界线和界线附近的气候变化;2.引起气候变化的理论,特别是最近的、关于外星体撞击引起气候变化的理论;3.外星体撞击事件的地球化学,以及用于确定这样一些撞击所造成的信号、特征的测定;4.另一些在地球演化理论中较重要的球外事件.  相似文献   
994.
由热力变质作用和超变质作用引起的岩石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区域热力变质作用和超变质作用能引起原岩中原生组分的重结晶,而超变质作用能引起原岩部分的或完全的重熔.低变质相特点是岩石的脱水和大部分自生矿物的重晶,同时,易溶元素,特别是金属产生很强的活动性.随着变质作用的增强,组成岩石的矿物被溶解,然后完全重结晶.在所有的带均能见到由变质分异所产生的矿化水流引起的交代现象.在这些作用的影响下,矿石物质大量迁移,导致造矿元素重新分配并富集.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北大西洋深海钻探计划(DSDP)钻孔的地层和有机地球化学资料的复查校正,证明在点105、107、367、386、398、549和551处存在有CTBSH层(CTBSH为Cenomanian-Turonian Black Shale Horizon之缩写,即西诺曼期—土伦期黑色页岩层)。这套沉积物通常含黄铁矿或磷酸盐,或者两者都含,其层厚为1毫米或小于1毫米的纹层。它的总有机炭含量(TOC—Total Organic Carbon之缩写,即总有机炭)大于2%,平均值一般为10%,最大值可达30%,所含有机质主要是海相成因的。  相似文献   
996.
一、太平洋活动边缘的火山作用类型和历史长期以来,火山作用的研究一直都是局限于浮出水面的岛屿火山喷发作用的,而洋底火山喷发却几乎不被地质人员所了解。然而,洋底却不仅是地球表面面积的最大的一部分(0致71%),而且还是一个特殊的地壳(洋壳)区域,洋壳在化学成分、物理特点,特别是在火山喷发作用的类型方面,与地质学家研究得较早的地球的其他部分(大陆壳和过渡壳)都是根本不同的。苏联地质学家业已证明,洋壳是在洋壳——过渡壳——大陆壳系列的顺序发展中的第一个阶段。未来必将证明,火山产物的大部分并不是以火山碎屑物质(火山灰)进入海洋的,而是以岩流的形式喷发于海底之上的。岩流形成了洋壳的第二层,并且是在大量被加热的、大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单边封闭的蜡泥塑料来进行平面压陷实验以帮助我们去了解东亚限定的陆间形变和走向—滑动断层的演化。一些大型左旋走向—滑动断层曾不断活化,主体上是同时的。实验显示印度向亚洲插入曾经旋转了(≈25°),并且在碰撞的前二、三千万年里沿红河左旋断层使印度支那向东南挤压了(≈800公里)。该过程能说明南中国海在晚中新世前张开的原因。挤压构造北移,促动阿尔金塔格断层成为第二条主要的左旋断层,并使华南向东移动数百公里。事件发生后,印度支那保持顺时针转动(多达40°),而红河和它南面的走向—滑动断层则作反方向运动。莫圭盆地和安达曼海的张开(直到现在)看来也是挤压的简单运动结果。中国东北部和云南现代裂谷可看出类似于南中国海和安达曼海的初期。若以我们实验为指南,像泰国海湾(暹罗湾——译者)等沉积盆地的其它第三纪构造现象可说明是碰撞的结果。实验还预示有一个重要的左旋走向滑动断层和裂谷系将扩展穿过天山、蒙古和贝加尔而延至鄂霍茨克海。  相似文献   
998.
本世纪初在俄国,在大学和创建于彼得堡的工业大学及矿业学院的成员中,以及在地质委员会中具有少数的岩石学家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有最出色的专家,曾是直接的学术创造者。他们中间必须举出的有:对岩石学的发展做出许多贡献的卡尔宾斯基;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确立了许多世界科学发展方向的主要理论岩石学家一列文生·列星格;提出岩石学研究的新的极好方法的E.C.费德洛夫和维尔纳茨基,大部分观点决定了岩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的,以及其他的主要的专家。但是形式的科学和实际的矿业之间存在着脱离现象。应当指出当时俄罗斯的工业是很落后的。大多数矿产品,无论是成品还是半成品都是从国外按极高的价格输入的。而这些常常是在俄罗斯国土上开采的原料,当时,俄罗斯的国土研究很差,特别是在国家的原料资源方面。  相似文献   
999.
重磁异常结合其他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有利于提高位场异常地质解释的质量。利用等效点源反演绘制的图件,来研究北美及相邻海域的地面自由空间重力异常、POGO(线轨道地球物理观测)卫星磁异常,以及区域热流和构造信息间的视一空间相关关系。在卫星高度上相关异常的区域位场,也用泊松理论在重、磁场导数异常之间,移动窗口线性回归作定量分析。在大陆地区观测到长波长重磁异常之间的一种反相关关系。重力异常为负、磁力异常为正的地区,其特点是地壳相对较厚,磁化强度较高。例如:一个突出的磁力高与爱那达科盆地向辛辛那堤穹窿延伸的重力低相对应。磁力异常为负、重力异常为正的地区,其特征是地壳较薄,区域热流值较高。如:北美和中美洲的科迪勒拉地区,以及黄石地热区。虽然,海洋区域的重磁异常显示弱相关,但统计相关的符号一般为正。  相似文献   
1000.
目前,尽管能够对一些外部天体进行直接的探测,陨石仍是关于太阳系演化之资料的重要来源。这是因为陨石保存了在许多行星上已被后来的火成作用大大地破坏了的太阳系演化早期阶段重要的化学及同位素记录。一、矿产资源局(BMR)收藏的Hollmayer陨石矿产资源局最近在布罗肯希尔(Broken Hill)地区得到了58块新陨石,其中有许多是Werner Hollmayer先生发现并捐赠的(称为BMR Holl mayer陨石)。去年,矿产资源局与阿得雷德(Adelaide)大学合作,开始对这些陨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