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129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356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10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会使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 SAR)信号产生相位延迟,进而影响生成DEM的精度,特别是对L和P等长波段信号的影响不可忽略。因此,针对不同TEC分布模式的电离层开展研究,构建了电离层对星载In SAR测高精度的影响模型,提出了相应的校正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表明对于特定波长的In SAR信号,不同TEC分布模式对In SAR测高精度的影响不同:TEC均匀分布的电离层模型对In SAR测高精度的影响较小,并可通过相位解缠、基线估计等环节进行很好的补偿;而TEC不均匀分布的电离层模型对In SAR精度的影响较大,仅靠相位解缠等过程不能较好地消除,必须通过向干涉图中加入电离层影响模型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72.
中国喀斯特天坑研究起源、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喀斯特天坑是20世纪末首先在中国南方峰丛和峰林喀斯特地区中发现的一种特殊且宏大的地表负地形,由于具有独特的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自被发现以来便引起了国内外地貌学者和地质学者的高度关注。对于喀斯特天坑(tiankeng)能否显著区别于其它普通漏斗,而成为一种独立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国内外学者已从形态学、成因学、演化发生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但仍未取得完全共识。国内外学者在其分类、形成与演化机制、发育条件、地质年代判定、岩溶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上,也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与激烈的争论。同时,对于喀斯特天坑价值的讨论以及开发与保护方面的研究也正引起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论文围绕中国喀斯特天坑的研究阶段、研究进展、价值和开发与保护等主要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评述,进而提出中国喀斯特天坑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3.
羌塘盆地南部双湖地区曲色组地层发育大量碳酸盐岩结核,这些结核多呈丘状、椭球状、透镜状、似层状、脉状、树枝状产出。其物质组分主要为泥微晶碳酸盐矿物,少量粘土矿物、石英及草莓状、半自形黄铁矿等。草莓状黄铁矿平均粒径在5.0μm左右,内部可见葵花状构造。发育凝块状、气孔状和渗漏孔等特殊构造。产双壳类、菊石类、蠕虫状或树枝状生物及超微生物化石,生物密度极高。碳同位素明显负偏,硫同位素则明显正偏,其特征与现代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渗漏、释放所形成的冷泉碳酸盐岩机理一致,因而推测为古代海底天然气渗漏喷发形成。大量海底天然气泉口的存在,可能表明羌塘盆地双湖地区早侏罗世大洋缺氧事件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喷发存在极大关联。  相似文献   
74.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中尺度业务数值预报模式GRAPES-MESO v3.0,以2010年6月1~30日为例,开展地面降水率1DVAR(one-dimensional variational assimilation)同化方案在GRAPES-3DVAR(three-dimensional variational assimilation)同化系统中的应用试验研究(ASSI试验),并以未加降水资料同化的试验为对照试验(CNTL试验),以评估全国1h加密雨量资料在模式中同化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1)在相对湿度背景误差和降水率观测误差范围内,1DVAR同化方案能够对湿度廓线进行有意义的调整,使分析降水向观测降水靠近;ASSI试验对初始温、压、湿、风场的修正主要为正效果;2)对2010年6月17~21日江南、华南连续性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整体而言ASSI试验对逐日及逐时降水强度的预报普遍强于CNTL试验,与实况更加接近;3)ASSI试验对2010年6月1~30日08时起报的0~24 h模式预报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各个降水量级TS评分及ETS评分相比CNTL试验均有较明显提高,预报偏差也更接近于1;4)ASSI试验较CNTL试验能更好地模拟雨带的分布、雨带演变特征和降水强度的变化;5)对降水所做的典型个例和统计检验分析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地面降水资料1DVAR同化方案在GRAPES-3DVAR系统中的应用改善了GRAPES-MESO v3.0的降水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75.
一、我省矿产资源的现状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一是矿产种类较多,目前共发现132种。二是大宗矿产短缺,探明资源量不足。如急缺的铁、铝土矿、磷矿、钾盐、硫铁矿等,目前探明储量有的不足,有的还未发现。三是在探明的矿产中,尤其金属矿产,中小型矿多、大矿少,贫矿多、富矿少,难选冶矿、共伴生矿、综合矿多而单一矿少,砂金多、岩金矿少,矿产地多而可供勘查、开发的少,直接影响开发利用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76.
星像抖动随不同天顶距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种研究星像抖动随天顶距变化的观测和归算方法——分组观测与分组二元线性迴归方法。这种方法既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星像抖动随时间的变化,又认为由于大气层结分布几何状况的相对稳定,它所造成的抖动随天顶距变化的规律亦是相对稳定的。由于这种方法比以往人们所常用的方法要合理些,因而将对于星像抖动量归一化到天顶以及大气湍流结构之研究等工作有所帮助。最后,我们用这种方法分析了滇西宾川选址所得到的星像拖影资料。  相似文献   
77.
西安及其周围地区是地热异常区.用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方法探测构造及地层,并制作电阻率及地质剖面视图,揭示了测区的构造与地层分布情况.所确定的地热井位通过开采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78.
生态移民国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环境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程度的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对生态难民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本文对生态移民的定义与分类、生态移民的产生原因、生态移民的相关预测与评估、环境变化与移民之间的关联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综述,并对环境难民的进~步应用进行了展望。提出要扩大生态移民的研究区域、转移生态移民的预测重点、加深关于生态移民影响效益的评估研究、探索更综合严谨的生态移民研究方法以及建立一套适合于生态移民的应对指导体系和可持续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79.
中国不同区域能源消费碳足迹的时空变化(英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Study on regional carbon emission is one of the hot top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lso help to establish different low-carbon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regions. On the basis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and use data of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from 1999 to 2008, this paper established carbon emission and carbon footprint models based on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lculated the amount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carbon footprint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from 1999 to 2008. The author also analyzed carbon emission density and per unit area carbon footprint for each region. Finally, advices for decreasing carbon footprint were put forward.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Carbon emissions from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increased 129% from 1999 to 2008 in China, but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just slightly changed, the sorting of carbon emission amount was: Eastern China > Northern China >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 Southwest China > Northwest China. (2) The sorting of carbon emission density was: Eastern China > Northeast China >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 Northern China > Southwest China > Northwest China from 1999 to 2003, but from 2004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began to have higher carbon emission density than Northeast China, the order of other regions did not change. (3) Carbon footpri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ince the rapid increasing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less increasing area of pro-ductive land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from 1999 to 2008. Northern China had the largest carbon footprint, and Northwest China, Eastern China, Northern China,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followed in turn, while Southwest China presented the lowest area of carbon footprint an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carbon absorption. (4) Mainly influenced by regional land area, Northern China presented the highest per unit area carbon footprint and followed by Eastern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and Northwest China had a similar medium per unit area carbon footprint; Southwest China always had the lowest per unit area carbon footprint. (5) China faced great ecological pressure brought by carbon emission. Som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both from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 and increasing carbon absorption.  相似文献   
80.
程进  曾刚  张云伟 《地理科学》2012,(12):1417-1423
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等为基础,对上海市金桥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演化进行了分析。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的分析应结合不同时期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的表现特征,根据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的演变特征,金桥出口加工区的生命周期历经了加工导向期、制造导向期和创新导向期3个时期。金桥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演化的本质是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企业动态的集聚与消亡过程,是两大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产成本上升、投资门槛增高等内部投资环境产生的推力因素;国际直接投资向高科技化和服务化转变、中西部出口加工区竞争力增强、本地开发区的产业联动等外部投资环境产生的拉力因素。反映出金桥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是投资主导型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