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当前多源异构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存在流转难度大、存储不统一、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将关系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引擎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Oracle的面向对象的矢栅数据一体化存储与管理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矢栅一体化存储模型并优化了检索方法,然后据此构建了数据无缝流转框架,实现了多源异构矢栅数据的统一存储与高效管理。通过与国际领先的同类软件ArcSDE进行测试对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数据流转性能及更优的查询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132.
基于小型无人机可见光遥感的蓝藻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人机航拍获取的可见光影像为数据源,研究小面积水域中蓝藻的提取方法。首先采用无人机获取可见光影像,运用4种可见光植被指数对图像进行运算,提出了用于蓝藻识别的可见光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与增强型红绿差值植被指数,以人工目视解译统计得到的蓝藻面积作为判别依据。结果表明:利用增强型红绿差值植被指数对湖泊中蓝藻的分类及提取,精度可达95.89%,Kappa系数为97.03,质量稳定,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3.
区域经济增长驱动因素与空间溢出效应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闫东升  王玥  孙伟  李平星 《地理研究》2021,40(11):3137-3153
准确把握经济增长驱动因素与空间溢出效应,对于进一步理清城市相互关系、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广东省为例,采用不均衡指数、地理集中度探析经济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并基于空间计量方法,对经济增长驱动因素与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① 21世纪以来,伴随着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的稳步提升,研究区域经济格局也呈现差异化演变态势,但“核心-边缘”格局均未明显改变。② 空间计量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驱动因素存在显著差异,但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长江三角洲空间溢出效应更强。③ 进一步的分解、对比表明,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经济增长驱动因素存在差异,空间溢出效应也表现为时间上的逐渐增强、空间上的核心区更强。基于距离变动的分析发现,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均呈现“倒U”型趋势。本研究有助于揭示研究区域城市间相互关系,也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合理引导城市群扩容等提供前瞻性参考。  相似文献   
134.
GPS流动站用户在使用网络RTK时,会出现在基准站网区域范围内和区域范围外两种情况,文中从数学模型和实例数据计算两方面,详细分析和比较网络RTK中内插和外推综合误差时的精度差异。  相似文献   
135.
简要介绍SAR、InSAR、D-InSAR的发展情况,以及InSAR、D-InSAR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实例介绍了InSAR、D-InSAR技术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GPS-InSAR技术应用于地面沉降监测的可行性展望。  相似文献   
136.
城市群范围界定方法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伟  闫东升  吴加伟 《地理研究》2018,37(10):1957-1970
城市群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基本单元,因而关于其范围界定研究一直是地理学关注的重要议题。突出地理学自然—人文要素融合研究优势,在改进传统万有引力模型、交通可达性、金融联系网络等定量分析方法基础上,结合主体功能区、语言—文化地理和国家战略等定性方法,集成构建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综合方法,据此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内遴选出26个城市,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组成范围。尝试为城市群范围界定方法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也希望能够为相关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7.
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跨径为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的特大跨海桥梁日益增多,常规的控制网构建方案能否满足如此大尺寸桥梁工程施工的精度要求逐渐引起了建设行业的重视。本文以台州湾跨海大桥为例,在严格遵循测量原则的前提下提出了监测方案,并采用GPS技术及水准测量完成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结果表明,二等GPS控制网最弱边为TZQ5-TZQ6,相对精度为1/505 000,控制网反算边长与实测边长的绝对误差在5 mm以内,最大相对误差1/140 800,二等水准测量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为±0.29 mm,闭合差为0.5 mm,测量精度均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本文所采用的控制网点位布设方法、监测方案及遵循原则等均能为建立特大跨海桥梁高精度控制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8.
孙伟 《海岸工程》2000,19(2):73-76
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一方面取决于仪器的精度和采用的方法,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自然条件的影响,对测得的成果进行评差、改正才能大大的提高精度。在外业观测中,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局限,诸如地形起伏、大气折光、气流、云雾等因素对于我们的观测都是有害的。并且,这些因素不是人为的,对成果的影响很难确定。随着一些先进仪器的不断出现,从现行的规范标准对用全站仪诸类仪器进行三角高程测量可替代“四等水准测量”这一规定可看出:如果解决了垂直角观测这一受外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难题,三角高程测量在特殊条件下可替代水准测量,其应用是很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139.
无锡都市区制造业的区位决策影响与适宜性分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制造业区位决策的影响要素分析,讨论各区位因子对制造业适宜性分区的控制作用。以经济发达的无锡市为例,综合考虑生态约束、开发引导和相关空间因素,分别选择生态服务功能、灾害易损性、水环境风险进行生态约束要素分区评价;选择交通、集聚规模和土地潜力指标进行开发引导要素分区评价;同时考虑城镇和基本农田的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全市域制造业的适宜性分区,作为制造业空间区位决策的依据,其中生态环境约束较弱、开发引导较强的地区可以适当布局制造业项目,而生态环境约束较强、或开发引导较弱、或人口相对稠密、或优质农田分布的地区需要严格控制乃至禁止制造业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0.
基于公路运输成本的长三角轴-辐物流网络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建  曹有挥  孙伟 《地理研究》2009,28(4):911-919
对区域物流网络的研究进行了基本的总结和归纳,分析了轴辐侍服网络的内涵及其在区域物流网络构建中的比较优势.针对长三角目前区域物流发展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当前该区域存在着网络布局不合理、层次不清晰等问题,设计了物流中心性指数的指标评价体系,确立了网络的一级轴心(hub)和二级轴心(sub-hub);考虑到城市间物流强度数据获取具有一定的难度,作者通过交通成本作为网络构筑的条件,以势能模型(potential)为运算原理,通过区域内物流成本的位势差,即各个节点与轴心间交通成本,实现对网络的构建和优化;以GIS的网络分析方法(栅格算法)为技术支撑,确定了轴心的辐射范围,构建了上海为一级轴心,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为二级轴心的三个层次的区域物流网络;并对各个重点物流枢纽的职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作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