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5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
山东招远-平度断裂破碎带蚀变岩型部分矿石类型划分与实际生产工作相脱离,该文在前人分类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定名方案,将矿石类型初步划分为含金蚀变花岗岩、含金黄铁绢英岩、含金硅化黄铁绢英岩、含金硅化岩、含金硅质石英脉和细脉含金硫化物。该划分方案使每一种矿石类型与金品位高低和SiO2含量的多少相联系,并作为找矿标志,操作性强,有利于矿山生产,加快了探矿进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目前代表性金矿成因模式的局限性,以吉林夹皮沟金矿为例把金矿的形成总结为定位、流体、物源、封闭、加热和构造成矿六大系统,建立新的幔-壳多层循环体成因模式:1)以幔源流体、岩浆热液和浅-表部水来源为主,按深、中、浅构成三个层次循环体;2)金质来自多层循环流体对多类型围岩的萃取、沟通混合及多次构造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断层泥、迭瓦状构造地质体等可作为成矿封闭屏障;4)中生代(隐伏)花岗岩和各类型脉岩为主要加热热源;5)矿带座落在韧性构造超壳断裂之上及附近,而矿体却主要赋存在脆性构造内,主成矿时代为燕山期,整体受构造-成矿系统控制.该模式对燕山期花岗岩中金矿是一种检验,对其它变质岩区金矿则是一种启迪.  相似文献   
13.
成矿流体运动系统与金质来源和富集机制讨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 山东地区大型、超大型金矿为例,从运动学和动力学角度,系统研究其成矿作用的起点(岩石-岩浆-流体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和终点(矿富集于断裂复合处或交汇部位),以及成矿流体在运动中的渗透、振荡、气-液态交替、流速的突变及多层次循环流体的萃取、沟通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巨量金质来源和富集的关键取决于各层次流体循环笼统间的沟通,地幔富C-H-O流体循环系统、中-下部地壳富硅流体循环系统、浅-表部(  相似文献   
14.
吉林夹皮沟金矿床主成矿时代的确定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孙忠实  冯亚民 《地球学报》1997,18(4):367-372
夹皮沟金矿床主成矿时代一直悬而未决,矿区及外围找矿始终处于排徊阶段。通过构造、岩浆岩、脉岩和标型矿物等综合地质分析,结合44条脉岩KAr年龄的统计和含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测试等表明,夹皮沟金矿带主成矿时代为燕山期。燕山期正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造成华北地台东部强烈岩浆活动、深大断裂和环太平洋成矿带形成的最佳期。找矿靶区应重点选定在夹皮沟大砬子深大断裂两侧中生代构造系统和脉岩体附近。  相似文献   
15.
Lieb.  RC 孙忠实 《世界地质》1991,10(1):115-117
在过去十五年里,最初在日本,为了合成高压相矿物使压力达到25GPa,已研制许多大体积新类型复式压砧的高压设备。然而在同一段时期,为了变形实验没有研制出任何设备在压力上超过3Gpa。因此,我们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关于高压相流变行为任何一点信息,如具有β或尖晶石结构的Mg_2SiO_4和具有石榴石、钛铁矿或钙钛型结构的MgSiO_3,这些结构直接涉及到地球深部内的流动。我们根本不了解在地幔内所出现  相似文献   
16.
南岭地区两种类型盆地的压实流体系统及其矿化作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盆地构造演化—流体系统—矿化作用是矿床学研究的前缘课题。盆地演化的特征直接影响盆地沉积建造的结构特征。建造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压实流体系统的温度场、动力场、地球化学场和矿化作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滇东南白牛厂早古生代盆地是典型的裂谷式凹陷盆地,上万米厚的黑色页岩与上部碳酸盐岩和砂岩组合有利于矿化的压实流体系统的形成,形成了白牛厂式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粤北晚古生代盆地为地台型浅海盆地,沉积物主要由透水性较好的粗碎屑物质和碳酸盐岩组成,沉积建造厚度较薄。数字模拟结果表明,粤北盆地压实流体系统难以形成较高的地热储和流体势,流体只能在沉积层的特殊部位汇聚并形成红岩型低温黄铁矿矿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粤北盆地晚古生代成矿流体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详细的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多方面系统研究,通过成矿元素分布趋势及盆地演化各阶段流体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模拟与分析,揭示了盆地成矿流体系统的时空演化规律,探讨了其成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粤北盆地晚古生代成矿流体系统包括4种基本类型:①海底火山喷流系统,发生在中、晚泥盆世早期盆地快速拉张-走滑阶段,作用范围在大宝山一带,形成大宝山式Cu-Pb-Zn-Fe海底火山-喷流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8.
深部成矿预测已成为海沟金矿当务之急。为进一步加强区内,外找矿工作,本文提出金矿预测新思路-控矿构造层次。依据金矿产出地质条件的不同,将金矿控矿构造划分为中部,浅部,浅-表部和表部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征性的控矿鉴别标志,分别反映出是大陆张裂、隆-滑和拆离构造等多种大陆壳动力学机制转变过程中的产物。最后通过纵、横向不同层次控矿构造特征变化规律进行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9.
老厂地区行政属于云南省耿马县勐简乡。地理坐标为东经99°2 1′4 6″—99°2 3′4 3″,北纬2 3°39′11″—2 3°4 1′2 0″,面积约为2 0km2 。山区最高海拔186 5m ,相对高差4 0 0m至千余米,工作条件较差。工作区绝大部分地段为山林植被覆盖,仅局部露头可辨别出下古生界浅变质  相似文献   
20.
山东夏甸金矿位于胶东招平断裂带中段。该地区不同时代多种典型构造动力机制交互叠置 ,构造岩复杂多样 ,岩浆活动发育 ,矿产丰富。运用复合成矿系统思想对该地区进行矿体定位预测 ,取得了初步成效 ,复合成矿系统的思想是翟裕生 (1992 )根据大宝山、铜官山等成矿实例提出 ,并认为不同时代成矿系列间的叠加复合是造成多成因矿床的重要原因 ,在我国多构造旋回区 ,这种成矿系列复合现象有更多的表现 ,可以作为区域成矿分析和成矿预测的一个重要思路。将复合成矿系统定义为 :在一定的成矿区带中 ,在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成矿系列间存在着复合关系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