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01.
测量平差电算程序中矩阵求逆实现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件技术与数学科学的不断发展 ,虽然测量平差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在技术实现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目前 ,市场上推出的测量平差软件或平差大全 ,大都是在PC— 15 0 0机上用QBASIC或FORTRAN语言进行平差处理 ,在使用时常会遇到无法满足现实测绘工作的要求 ,而且很难对其源程序进行改进。本文充分利用矩阵行列式初等变换性质、C语言中指针动态性优于函数递归调用的特性来实现并优化了测量平差电算程序中的关键技术———矩阵求逆  相似文献   
402.
依据3DS MAX软件制作城市3维图的原理与方法,利用某一城市小区2维平面图的矢量数据,制作了城市小区3维图.重点介绍了基于3DS MAX环境的城市小区3维图的制作过程、制作工艺、建筑物的立体建模、材质贴图、灯光设置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03.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机理及其科学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对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统计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深刻揭示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态势及其造成的突出矛盾,从理论视角综合考察了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形成机理,并简要探讨了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态势十分明显,人口、资源、要素和产业大规模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并在空间上形成了若干个城市和人口密集区。造成这种空间集聚态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自然本底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地带性差异起到基础性作用,国家发展战略的东部偏向及资源要素的空间集聚效应是外部条件,而更深层次的基本动力源于区域之间日益拉大的发展差距。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与产业向东部地区集聚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二者的空间集聚未能协同一致,由此导致两个“不协调”,即人口分布与产业及就业岗位分布的不协调及人口、经济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不协调。这两个“不协调”造成了数以亿计的“两栖”农民工跨区域迁移、能源与大宗商品的跨区域流动、局部地区资源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等突出问题。要构建高效、均衡、安全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其本质就是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即不单纯要强调人的繁荣,还要强调地域的繁荣。“产业西进”和“人口东移”是优化中国城镇化空间格局和形态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404.
地震电磁卫星电离层扰动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地震电离层扰动现象研究的主要进展, 主要介绍了法国DEMETER卫星及其相关的统计研究和震例研究成果, 总结了目前地震电离层扰动前兆震例研究的一般步骤, 介绍了地震孕育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异常信息向电离层传播的可能途径, 包括化学途径、 声学途径和电磁途径。 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地震电离层异常的存在, 在地震发生前几个小时至几天或几个月电离层扰动被探测到, 但是地震电离层扰动前兆能否作为地震预报方法, 还有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地震电离层研究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05.
基于整体最小二乘的稳健点云数据平面拟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点云数据平面拟合方法没有完整考虑测量数据中的误差及系数阵中误差的情况,提出稳健整体最小二乘点云数据平面拟合方法。该法以整体最小二乘法为基础,在考虑全部观测量存在误差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准则删除数据中的粗差或异常值,从而获得稳健的平面参数估值。实验中,分别利用最小二乘法、特征值法和稳健整体最小二乘拟合法对仿真点云数据和真实点云数据进行平面拟合,结果显示该法能克服异常值的影响,得到可靠的平面参数估值,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406.
四能窗稳谱技术在岩性密度测井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性密度测井仪中使用的两能窗稳谱技术存在稳谱耗时长、效果不稳定,特别是在低密度岩层易使高压值跟踪在伪平衡点上等问题。四能窗稳谱处理技术使用线性近似基线谱校正本底或Compton散射伽马等对稳谱窗计数的影响;采用自适应递归数字时间延迟滤波,并根据纵向分辨率和测速的要求,通过测井实践得出了比较合理的稳谱调度周期和帧数;构建了合适的稳谱状态因子与高压调节增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克服了两能窗稳谱技术存在的不足。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原理正确,实施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407.
正乌伦古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登记面积约7.4×10~3 km,油气源分析表明,上石炭统巴山组是主要的油气来源之一。烃源岩是新区勘探的首要问题,也是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对象之一(颜小宁,2011)。针对乌伦古地区巴山组烃源岩受火山活动影响强烈导致烃源岩生烃潜力存在差异的现状,笔者在对乌伦古地区及周缘多条野外露头进行观测、取样及分析化验的基础上,结合钻井、岩芯等资料,对巴山组同一层段不同岩石组合特征的烃源岩进  相似文献   
408.
研究区域为洛带气田遂宁组,该储层具有厚度薄、低孔隙度、低渗透层等特征,单一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难以达到精确刻画有利相带。地质统计学反演适用于复杂储层的地震预测和描述,与常规波阻抗反演相比,具有较高的垂向分辨率,能更有效地反映厚度薄的储层,反演结果更接近实际地质特征,能够很好地弥补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缺陷,实现对储层特征的精细描述。针对研究区地质特点,根据储层发育特征和地质规律,基于地质统计学理论,采用岩性划分及统计学参数分析等技术方法进行储层预测,有效地预测了洛带气田的砂体厚度、平均孔隙度平面以及储层厚度。  相似文献   
409.
雅鲁藏布江中游干旱沙地砂生槐种群结构与点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是雅鲁藏布江中游干旱河谷区植被群落的重要建群种,具有极强的耐瘠薄、抗风沙等生态适应性和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功能。为了揭示砂生槐种群的结构、生长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运用大小级组成和Ripley’s K函数分别研究了砂生槐的种群结构和空间点格局,发现砂生槐个体主要集中在中等大小(冠幅40~80 cm,高度20~40 cm)范围,幼苗期成活率较低,中等个体抗逆和生存能力较强。砂生槐种群的发展演替过程可以概括为:少数个体集群性定居→在原有聚集尺度范围繁殖→种群改良局部环境,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种群向更大尺度扩散和壮大,演替进入顶极阶段。砂生槐种群各大小级都呈现以9 m左右尺度斑块状聚集分布的特征,在实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应遵循其生长和自然分布规律,人工栽培中应重点注意冠幅<20 cm、高度<13 cm阶段幼苗的抚育,另外应首先选择土质等条件相对优越的小生境种成适当规模的集群分布形式,充分发挥其防风沙的能力、提高栽培成活率和固沙效率。  相似文献   
410.
<正>回顾我省"十一五"时期的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有利于我们围绕省委、省政府"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产业集聚区建设等,研究土地资源保护和保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