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112.
倪伟新  张奇为 《水文》1997,(3):61-64
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角度,回顾了全国水文数据库系统的走过的压程,阐述了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还从新技术应用推广角度,探讨了加快水文数据库系统应用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3.
设计遥测系统的时候,供电问题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而系统投入运行之后,供电便成了影响设备可靠工作的重要因素。从国内各个遥测系统的运行情况统计来看,造成设备停止工作的事故中,有30~40%是由供电中断引起的。除此之外,非标准供电(如电压过低、过高等)也是引起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这个问题已开始引起设计人员的普遍注意。  相似文献   
114.
115.
柴达木盆地第三系油源对比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本文利用生物标记化合物,着重讨论了柴达木盆地第三系内陆盐湖相地层中的油源对比问题.主要应用甾烷的母源参数与成熟度参数相结合的方法,和油/岩综合指纹类型曲线对比法.查明了这组同时代但不同成熟度的原油,各有其相应成熟级别(未成熟、低成熟、成熟和高成熟)的源岩.表明它们是不同成烃演化阶段的产物.研究证明,迄今柴达木盆地所找到的石油,大部分是低成熟的,而成熟和高成熟的油气资源还有很大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16.
117.
一月中旬,一本由原乌鲁木齐军区司令部作战部编与的、反映军区气象科研成果的专业书《新疆北疆地区寒潮短期预报方法研究》在乌鲁木齐出版.这本书共约十万字,它装帧考究,资料丰富,图文并茂,填补了新疆军事气象科研的空白,受到了自治区有关部门气象专家的好评. 一九八一年,军区司令部作战部接受了总参谋部气象局下达的气象科研任务.他们结合新疆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冷空气活动频繁、灾害性天气种  相似文献   
118.
119.
干酪根的类型及其分类参数的有效性、局限性和相关性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众所周知,不同类型干酪根的成烃潜力有很大差别,且产物性质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油气资源的评价中,正确判别干酪根的类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82年,我们曾在“干酪根类型划分的X图解”一文中,在法国石油研究院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岩石热分析(ROCK-EVAL)资料把干酪根划分为三类五型,即标准腐泥型(Ⅰ1),含腐殖的腐泥型(Ⅰ2),中间型或混合型(Ⅱ),含腐泥的腐殖型(Ⅲ1)和标准腐殖型(Ⅲ2)。与此相应,我国陆相沉积盆地的油源区,按主力油源层的干酪根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五大类  相似文献   
120.
压力对镜质组反射率与烃类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镜质组反射率是广泛使用的成熟度参数,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温度和时间是控制镜质组反射率的主要因素,而压力对反射率的影响人们知之甚少。本文综述了模拟实验地质实例中压力对镜质组反射率和烃类生成影响的不同观点,介绍了过压造成镜质组反射率延尺的两个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