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赵海斌  胡中为 《天文学报》1999,40(4):428-434
用Sekanina 等的方法和小波处理方法分别对1997 年3 月3 日至5 日在紫金山天文台行星室观测得到的海尔- 波普彗星的近核现象CCD 图像加以增强处理和分析比较,明显地从CCD 图像还原出壳层(shell) 和喷流(jet) 结构,结果表明小波处理方法比Sekanina 等的方法在小视场图像处理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2.
文章参考某海水淡化装置的具体参数、工作环境及其系留系统的布缆方式,利用大型海洋水动力分析软件OrcaFlex建立该海洋浮式海水淡化装置系留系统的水动力分析模型,研究该模型的运行过程,结合系留系统以及风、浪和流的联合作用,分析系缆的系泊张力变化情况和水动力,并对该系留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提出指导性建议和细节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3.
准确评价多源地理信息数据的匹配质量,对于自然资源数据整合与融合至关重要.以国情监测数据与1∶10000 DLG的匹配为例,从匹配精度和匹配效率两个方面分类型对常用的多源地理信息数据匹配算法进行匹配质量评价.研究表明,针对几何位置采集标准不一致的点实体匹配,以属性相似度为主,同时辅以距离相似度和环境相似度等条件可提高匹配...  相似文献   
174.
本文对门源区域1970年以来的地震目录及2016年1月21日门源6.4级地震的地震序列、余震分布、不同时段完整震级、b值、地震周期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分析认为该区域的5级以上中强震多发生于b值的下降时段,中等地震存在3~5年的周期特征,6级以上地震的周期约为20年;本次6.4级的地震序列表明,余震密集发生于震后的10余天内,这个时段余震频次达到了5个月以来地震总数的85%以上.主震发生后,随着余震的增多,a值、b值都有上升的迹象,这表明区域应力状态得到了一定缓解,当b值趋于稳定时,可能预示着地震序列将进入结束状态.运用该区域主震前的地震目录分析计算发现,本次6.4级地震就发生在a值高值区及b值低值区,显示空间b值对本次强震的发生地点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5.
生境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的高低,评估区域生境质量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可以间接衡量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的时空变化,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定量参考.本文以南四湖流域为例,运用InVEST-Habitat Quality模型模拟评价1980-2015年流域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定量评估湖区退耕还湿还林和丘陵地区退耕还林2种政策情景对区域生境质量改善的效果.结果表明:35 a间流域耕地、林地和草地大量转化为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增长40.23%,湖泊面积减少35.56%,主要转化为渔业坑塘;南四湖流域整体生境质量处于较低水平,近35 a来快速发展的工农业生产和不断扩张的城市用地使得流域生境质量呈现降低趋势,当前平均生境质量为历年最低(0.20).环境保护力度和人类活动剧烈程度的差异导致生境质量在空间上呈现出西部平原区(0.19) < 东部丘陵山区(0.44) < 南四湖湖区(0.81)的分布特征.近35 a来生境稀有度(即生境保存完整性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是湖区主体和流域东部丘陵山区,但部分边缘湖区生境稀有度指数却极低,受人类活动干扰剧烈,主要原因在于沿湖渔业养殖和农业活动.定量评估湖区退耕还林还湿和流域丘陵旱地退耕还林2种政策情景对生境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湖区退耕还湿还林能使湖区生境质量上升9.21%,而丘陵旱地退耕还林可使流域平均生境质量提高16.75%.  相似文献   
176.
大型通江湖泊水位不断变化,引起湖泊水域与洲滩湿地之间相互转化,造成湿地植物周期性淹没分解,影响水体营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本文以鄱阳湖典型湿地植物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蒌蒿(Artemisia 和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为研究对象,通过为期69d的室外模拟实验,探究3种植物腐烂分解对水环境因子和浮游植物生物量(以叶绿素a(Chl.a)浓度表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湿地植物的分解过程均为前期分解较快、后期缓慢,且蒌蒿分解率显著大于灰化薹草和虉草.(2)腐烂分解过程中,水体理化因子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如水体pH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空白组pH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浊度、营养盐浓度和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浓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并逐渐稳定的变化趋势,且显著高于空白组,蒌蒿腐烂分解对水体pH、浊度、营养盐浓度和COD_(Mn)的影响最大.(3)灰化薹草组和虉草组Chl.a浓度均呈前期波浪式上升、后期逐渐稳定的变化趋势;蒌蒿组Chl.a浓度整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水体浊度和营养盐浓度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7.
长三角湿地是一个复杂、动态、跨区域的生态系统,对维护区域城市生态平衡、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的重要城市苏州湿地保护为切入点,研究总结苏州湿地保护与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苏州湿地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将保护规划重点聚焦湿地保护质量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修复,考虑流域协同保护,从人文生态视角发掘湿地自然与文化资源,提质特色湿地景观,提高湿地科学管理等方面,这些尝试对长三角乃至沿海地区发达城市的湿地保护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8.
以近年来InSAR技术在地震灾害领域的应用研究为基础,综述了InSAR技术应用于青海地区的研究进展,并利用ALOS PALSAR数据和Sentinel-1A卫星数据对2010年玉树7.1级、2016年门源6.4级、杂多6.2级地震的InSAR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玉树7.1级地震和门源6.4级地震地表形变比较明显。其中,玉树7.1级地震地表形变长轴达60 km,门源6.4级地震地表形变长轴达30 km,杂多6.2级地震地表形变比较模糊,长轴约10 km;干涉条纹与震级、震源深度以及震源机制解性质等都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不同性质的地震断层引起的地震破裂在干涉图上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9.
新型节能复合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2片开窗洞加窗台梁节能复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和2片不开窗洞墙体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节能复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墙的受力全过程、开裂部位、裂缝发展情况以及破坏形态,分析了墙体的滞回特性、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曲线等抗震性能,同时,考察了墙体外叶保护层的受力性能、破坏程度以及与墙体的共同工作机理,探讨了不同构造措施以及开窗洞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从开始加载到最终破坏,砌块保护层都没有明显的鼓凸和脱落现象,说明聚苯层及横向拉结筋能够提供可靠的连接,保证外叶保护层在水平剪力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和墙体整体工作,此外,开窗洞对墙体的抗震性能削弱较大。  相似文献   
180.
根据小微湿地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小微湿地的修复原则,从水、动物、植物、防控、景观和管理要素6个方面提出了修复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并提供了技术参考,以期为我国小微湿地的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