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云奔雾涌白浪卷,一叶掀备洪涛中。平生点检江山好,我自龙宫觉华岛。四顾鲸波翼宝岩,玻璃环押青螺髻。夜凉海月耿不寐,几欲举手扪天星。从辽宁省兴城市海滨向东南方向海面望去,海天交接处隐约可见一座起伏的山峦,两端高耸, 中间凹陷,这就是菊花岛。菊花岛面积13.5平方公里,岛南端有张家山岛和杨家山岛,北端还有状如磨盘的磨盘山岛,三岛如影相随,岛上烟波浩渺,云雾缭绕, 象仙女笼罩着面纱,使人情不自禁的想靠近她,揭开她的神秘, 领略她的绰约风姿。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数值天气预报产品释用、预报员经验应用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根据国家中心的T106、HLAFS数值预报产品、高空及地面实时探测资料,结合全省各县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观测信息,利用经验完全预报(EPP)方法建立了陕西省分县要素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93.
预报经验在分县预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92 1 0”工程网络提供的大量气象信息 ,在 MICAPS平台开发分县预报系统 ,是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途径。预报经验的应用在分县预报系统的研制开发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使该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94.
利用 MICAPS系统提供的气象信息 ,结合县站的气象要素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 ,建立地、市台分县预报系统 ,并将预报结果在 MICAPS系统下以图形或文本方式输出 ,对 MICAPS系统的本地化和二次开发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5.
准两年振荡对大气中微量气体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张弘  陈月娟  吴北婴 《大气科学》2000,24(1):103-110
NCAR的包含化学、辐射、动力相互作用的两维模式(SOCRATES)移植回国后进行了初步的模拟试验,用以研究某些对环境问题重要的微量气体的化学、辐射、动力传输过程。在不考虑极地平流层云和气溶胶表面非均相化学等情况下,模式积分多年,计算结果稳定,模拟的风场、温度场显示出正常的季节变化,模拟的微量气体分布与卫星实测资料对照,结果也比较一致。为了探讨热带平流层风场的准两年周期振荡(QBO)对平流层微量气体分布的影响,我们做了QBO强迫的数值试验,即在模式中加入QBO强迫,并与不考虑QBO强迫的模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QBO与其相关的次级环流所引起动力输送的变化,使平流层微量气体分布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6.
张弘 《华北国土资源》2012,(2):88-91,93
蚕房金矿是中条山西南段典型的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矿脉呈雁行状产出于花岗闪长岩体内、外接触带.金矿化主要受次级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均为单脉型金矿体.成矿模式可概括为:燕山期构造活动在区内局部构造薄弱带发生剪切深融作用,形成了过渡性地壳同熔型花岗闪长岩体,岩体的侵位并同熔部分矿源层以及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产生含矿热液,后伴随构造变动含矿热夜充填构造裂隙形成矿化石英脉体.主要控矿因素为花岗闪长岩体、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及褐铁矿化石英脉.  相似文献   
97.
基于GIS的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的发生规律,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防灾减灾,从而实现冬小麦高产稳产,本文选取冬小麦晚霜冻有害积寒和频度(危险性)、冬小麦种植面积(暴露性)、灌耕比和单位提灌面积机井数(脆弱性)等风险评价指标建立风险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冬小麦晚霜冻风险评价指标权重,构建冬小麦晚霜冻风险评价模型。基于1984~2013年气候数据对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进行风险评价,根据冬小麦晚霜冻风险评价模型,应用Arc GIS进行栅格计算,得到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风险区划图。结果显示:商丘东部、周口、漯河、驻马店大部、信阳和南阳局部晚霜冻风险指数高,在0.289~0.483之间,为晚霜冻高风险区;而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以及郑州、安阳、鹤壁、新乡等地区大部晚霜冻风险指数较低,在0.123以下,为晚霜冻低风险区。最后根据历史统计资料计算的晚霜冻指数和本文研究结果对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风险区划图的提取值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达到0.78,表明本文所得到的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风险区划结果和历史统计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8.
根据1993年10月,1995年5月和1997年4月在农业生态环境“全球500佳”-安徽省颖上县小张庄(34°47′N,116°23′E)所进行的近地面污染气体(SO2,O3,NOx)和气溶胶的观测结果,给出了这些微量气体的浓度平均概况及随时间和季节变化的一些特征,这三次观测表明,小张庄大气环境质量是持续好的,地面O3浓度主要取决于地面总辐射强度控制下的光化学反应过程;小张庄大气气溶胶粒子99%是  相似文献   
99.
南极臭氧洞与南极涡旋的变化——IAP模式的试验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月娟  张弘  毕训强 《大气科学》1999,23(4):462-468
通过对IAP9层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试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了1987年南极臭氧洞对平流层大气辐射加热率和温、压、风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半球高纬和极地平流层臭氧含量的耗损,使该地区辐射加热率明显减小,气温明显下降,等压面明显下降,南极涡旋明显加强,说明南极春季涡旋的强弱与该地区臭氧含量及其热状况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0.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这一重大部署,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完善海洋行政管理不仅要注重良性引导、规范管理,更要注重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做好海洋行政处罚工作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对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行政管理秩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