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准面旋回结构与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90,自引:27,他引:163  
郑荣才  彭军  尹世民 《沉积学报》2000,18(3):369-375
以地层过程-响应沉积动力学为理论基础,以中期基准面旋回为周期,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成因地层单元,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层序结构、层序叠加样式与可容纳空间 /沉积物补给通量比值 (A/S比值 )变化、基准面升降幅度及沉积动力学条件的相互关系,描述了不同结构和叠加样式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在中期基准面旋回中的分布规律,最终提出以中期基准面旋回为单元的标准层序模式。有意义的是,上述理论分析结果与四川、鄂尔多斯和辽河等盆地中的中、新生代陆相地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结果完全一致,说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技术方法非常适合于中国广泛分布的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的层序地层学研究。  相似文献   
92.
龙门山南段前陆盆地中-新生代砂岩特征及物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门山南段前陆盆地发育了巨厚的陆源沉积岩,其中砂岩分布最广、含量最多。在详细观察描述砂岩宏观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薄片鉴定、粒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新生代砂岩的物质成分及结构特征,指出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中等至低,并按成分—成因分类方法划分了砂岩的岩石类型。根据砂岩特征,分析岩石的组成物质来源于龙门山造山带,再结合前陆盆地充填地层的沉积特征,提出了砂岩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93.
航拍图像数据量大、图幅多、云雾情况复杂,在观测了大量航拍去雾图像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对比度依旧不高.通过研究暗通道先验去雾算法,分析有雾图像退化过程,提出了基于暗通道先验的航拍图像去雾效果优化方法.当原始图像云雾不均时,采用增强大气透射率图层对比度的方法来改善去雾输出图像的质量;此外,针对全部有雾输入图像,使用自动对...  相似文献   
94.
本文采用基于决策树的人工智能方式,通过对点云数据分割、提取分割片轮廓,手动设置地物的约束条件来提取LiDAR点云中的地物。两组实验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成功提取点云数据中的建筑物、车辆等地物;要提高精度,需增加点云密度,因此本文方法适用于较平坦的城镇地区。  相似文献   
95.
提出了一种抑制InSAR干涉图噪声并保持干涉图条纹细节的算法,该算法改进了Goldstein滤波的参数α,将干涉图的相位标准偏差函数模型作为参数。相位标准偏差是相位噪声的体现,以干涉图的相位噪声强弱来决定滤波的强弱,噪声强的局部区域强滤波,噪声弱的局部区域弱滤波。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改善了滤波效果,增强了滤波的局部自适应性和条纹细节的保真性。  相似文献   
96.
陈磊  彭军还 《测绘科学》2011,36(5):17-19
本文利用经典平差方法对鑫诺卫星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偏度、峰度正态假设检验其残差值是否服从偶然分布,进而判断参数估计结果可靠与否。检验结果表明,残差时间序列的频率直方图不服从正态分布,最小二乘平差方法在处理此观测数据所得到的估计结果是不可靠的。鑫诺卫星观测数据不仅含有偶然误差,还存在系统误差等。本文采用数字滤波方法模型化系统误差及迭代平差的方法,达到提高数据处理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
自动气象站设备经常被从交流电源线路感应进来的雷击而造成损坏,目前安装的各种防避雷器还不能完全有效防止该现象的发生。如果能用两组蓄电池,交替给设备供电,就能将交流电源与设备隔离,起到防止电源线感应来的雷电击毁设备的事故。设计开发的防雷电源切换器通过检测蓄电池的供电电压,控制两微型电机的正反转,再经电机的传动装置,带动接点移动,达到两组蓄电池交替供电和充电。调整电机的走动行程,可使充电器与设备的间距达到8~10 cm,起到了电源防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
新疆天山北坡中部一次冰雹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资料和石河子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2010年7月11日发生在新疆天山北坡中部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冰雹天气发生在巴尔喀什湖低涡的环流背景形势下,较好的水汽条件、对流不稳定条件、0oC层和-20℃层的适宜高度以及较强的垂直风切变促使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发展,同时山区和平原交界处的地形和热力不稳定作用对对流风暴的触发和发展成为冰雹云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多普勒雷达PUP产品的分析得出:这次强对流天气在组合反射率因子(CR)图出现了中心强度为63dBZ强对流单体和大面积〉50dBZ的强回波区;在反射率因子剖面(RCS)上表现为60dBZ强回波区的高度已达到5km,50dBZ强回波区的高度达到7.3km,整个回波顶高度达到12km的强回波墙,十分有利于冰雹的形成;在冰雹发生前期,平均径向速度图上出现了中气旋,促使对流风暴单体加强和维持;在冰雹形成区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等特征;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跃增及其密度〉3.5g/m3十分利于冰雹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T639客观分析资料,结合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2年12月20-23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的寒潮天气过程的成因和降雪天气特征进行分析,并给出巴州降雪天气概念模型。结果表明:这次寒潮降雪过程是北欧阻塞高压向东南衰退,导致脊前横槽转成竖槽东南移,高空冷空气南压至40°N附近,造成巴州强降温、强降雪等寒潮天气,降雪阶段关键影响系统是700 hPa上的冷暖切变和风场辐合,水汽主要源自中低层西北方的经向和低层东南方的纬向输送;后续的冷凝降雪和阴雪阶段天气局地特征明显,水汽源自850 hPa至近地层局地的垂直输送。  相似文献   
100.
利用库尔勒市2005-2013年暖季逐小时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当地大降水天气的发生的时间、强度特征,从天气预报的角度对大降水天气环流形势进行了分型、找出了产生大降水的中尺度触发抬升机制,建立了大降水天气的三种概念模型。研究得到库尔勒大降水影响系统包括低槽或涡东移型、南北低槽汇合型、锋区南压型以及脊前短波槽或西北气流型四类,降水触发机制分为冷锋触发类、干线触发类以及混合触发类三种。结合大降水发生前的影响系统、发生时抬升触发机制和雷暴降水天气形成的动力、水汽、不稳定条件以及大降水落区的显著特征的总结分析,归纳出包括了锋区急流类大降、低涡气旋类大降水以及低槽切变辐合线类大降水三种不同的库尔勒大降水天气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