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7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野外地质调查、地震剖面精细解释及取样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柳河盆地早期主要受控于西北边缘断裂,后期主要受控于东南边缘断裂,整体上构成了早期以西北物源供给为主、后期以东南物源供给为主、沉积中心逐渐向盆地东北部退缩迁移的半深湖-扇三角洲或半深湖-湖底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构成了具有中-好烃源岩的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2种生储盖组合;并在断陷中东部区带,形成了有利的岩性油气成藏条件,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22.
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工程进展与成果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2016—2018年期间,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牵头组织实施的“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工程”,以实现“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认识”四新领域油气调查战略发现和突破,推动创建油气勘查开发新格局为目标,按照总体部署、分步实施原则,组织开展了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调查、北方新区新层系和松辽盆地页岩油调查油气调查三大科技攻坚战。在基础地质调查基础上,评价优选了一批页岩油气有利目标区,部署实施了二维地震、参数井和压裂试气工程,实现了长江中游下古生界页岩气、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新近系油气、准噶尔盆地南缘二叠系芦草沟组油气和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气以及银额盆地居延海坳陷石炭系—二叠系油气调查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发现,初步摸清了新区新层系资源潜力。这些成果大大提振了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陆相页岩油和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勘查的信心,推动了油气地质调查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油气成藏理论机理新认识,发挥了公益性油气资源调查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3.
24.
低孔低渗砂岩是东濮凹陷沙三段的主要储层,储层中与断层相关的裂缝十分发育,是形成优质储层甜点区的重要因素。为阐明断层相关裂缝的发育模式和分布规律,利用大量岩芯、地震、成像测井及实验分析等资料,对东濮凹陷沙三段储层中的断层相关裂缝基本特征、主控因素、发育模式及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断地比定量预测了裂缝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东濮凹陷沙三段断层相关裂缝主要走向为NNE向、NE向,形成于沙三晚期和东营晚期,与主控断层在力学性质和形成时间上具有一致性;断层相关裂缝的发育程度随着距断层距离的增大呈指数递减,且断层上盘裂缝线密度要高于下盘;裂缝的发育程度和裂缝带宽度与主控断层的规模成正相关关系;断层相关裂缝可显著提高储层的物性和含油性;断地比大于10的区域为裂缝发育区;采用断地比参数法预测出5个致密储层裂缝甜点区。  相似文献   
25.
下扬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下扬子地区海相古生界暗色泥页岩发育的构造背景、沉积环境、空间展布、地球化学参数等的分析,认为下扬子地区海相古生界暗色泥页岩具备了页岩气富集的基本条件,提出了2套重点目的层,即下寒武统荷塘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并针对这2套泥页岩发育的层位分别提出了有利勘探区.同时认为,后期改造相对较弱的地区应该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26.
下扬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下扬子地区海相古生界暗色泥页岩发育的构造背景、沉积环境、空间展布、地球化学参数等的分析, 认为下扬子地区海相古生界暗色泥页岩具备了页岩气富集的基本条件,提出了2套重点目的层,即下寒武统荷塘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并针对这2套泥页岩发育的层位分别提出了有利勘探区。同时认为,后期改造相对较弱的地区应该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27.
塔西南坳陷构造复杂,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段以及分期差异变形的特点,可划分为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和田—喀什凹陷带、麦盖提斜坡带、于田凸起4个二级构造单元。系统分析了寒武—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4套烃源岩及其分布特征,在储层、盖层分析基础上,初步指出该区发育7套有利储盖组合,认为断层、不整合面和渗透性地层为该区良好的输导体系。在以上成藏条件综合分析基础上,综合考虑油气来源、运移方式、储层特征等条件,对成藏模式进行分析和归类,将油气成藏模式划分2大类5种模式,分别是近源垂向运移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成藏模式:外来推覆体型、楔状体型、原生体型,远源侧向运移斜坡带成藏模式:断展褶皱型和古岩溶型,并进一步预测了研究区有利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8.
页岩气是一种潜在资源量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具有开采技术要求高、开采寿命长、稳产周期长的特点。近些年来,严峻的能源紧张形势和能源价格的快速增长,使页岩气资源在全世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回顾了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历史,总结了美国的页岩气发育情况,跟踪了世界其他地区(加拿大、欧洲)包括中国页岩气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根据前人的资料,认为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和北方盆地的湖相页岩具有巨大的页岩气资源潜力。鉴于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能源,对其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议中国相关部门加大研究投入力度,尽快开展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和选区研究工作,加强技术攻关创新、引进和国际合作,探讨中国现实国情下的页岩气相关政策,以早日实现页岩气在中国的商业性开发,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9.
利用微观薄片、物性、流体包裹体分析等,对东濮凹陷沙三段储层微裂缝的类型、特征、成因及其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沙三段储层中发育穿粒缝、贴粒缝和粒内缝3种微裂缝。微裂缝的成因以构造作用为主,此外还有异常高压作用及成岩作用。东濮凹陷沙三段储层中的微裂缝规模中等、密集,平均长度为5.6mm,平均面密度为0.66cm/cm~2,平均地下开度为8.6μm。微裂缝是该区重要的储集空间,对改善低孔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储集性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