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Internet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方便的信息交流方式。由于Internet的虚拟化,人们对网络空间法律意识的淡薄,以及Internet提供的服务功能的安全和监管问题,也日渐突出。分析了Internet提供的网络聊天服务功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网络聊天监控与安全管理的解决方案,并实现了对用户进行网络聊天内容的监控管理应用。  相似文献   
22.
高压直流输电对磁电场观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地磁场观测台站和山西、宁夏、山东部分地电场台站观测为例,分析其受宁夏一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运行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运行对山西地磁场观测及送受端换流站附近的宁夏、山东地电场观测影响明显,而对于直流输电工程中段的山西地电场观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3.
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环境及监测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环境的考察发现,某些监测场地中(近20%)存在一定的非地震因素影响。 为减少非地震因素的影响,跨断层流动形变水准和基线应该同桩观测;测量仪器应该由具有更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的DiNi电子水准仪代替Ni002光学水准仪,用Di2002甚至TC2003和TCA系列仪器代替传统的24 m基线尺。  相似文献   
24.
文章简要介绍夏县中心地震台断层气观测的基本概况,从断层观测气孔的设计、产出数据干扰的识别与分析、数据的映震效能三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认为,痕量氢新测孔先进于旧测孔;痕量氢、气氡两测项产出数据的映震效能较好;断层气观测在夏县台取得了较为实用的震例,且干扰较容易识别,这种观测方法与技术应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25.
“9.18”四川盆地大暴雨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成亮  张卫  李庆  李民 《气象》2002,28(8):34-36
利用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2001年9月18-20日发生在四川盆地西北部的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强度在45dBz以上的回波的演变与强降水区域有很好的一致性。秋季当在絮状回波区中出现45-55dBz的强回波就应当加强雷达的警戒观测,对已出现洪涝灾害的区域,对中等强度的絮状回波也应跟踪观测,作好服务。  相似文献   
26.
基于EOS/MODIS遥感数据改进式融雪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中国西部的中纬度干旱和半干旱山区,融雪水是极其重要的水资源,融雪径流对河流的补给量在春季甚至可达75%以上,但是急剧的融雪也容易引发洪水,所以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洪水预警方面看,有必要了解大范围的积雪消融状况。基于积雪层能量平衡原理建立融雪模型,利用正午过境的EOS/MODIS的Terra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模型中的参数,结合气象数据获得瞬时的能量平衡信息,然后根据B.Sequin、B.ltier和谢贤群的研究推算日融雪量,改善了融雪模型的算法。另外采用遥感数据对雪盖进行实时监测,避免在进行融雪量估算时候对无雪区的错误估算。  相似文献   
27.
海洋环境定点平台观测技术概述及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时期海洋环境监测定点平台观测技术面临的新要求、新任务和新挑战,对所涉及的核心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海洋资料浮标、潜标和海床基观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综合海洋科技发展的趋势、我国的现有基础以及当前的迫切需求,探讨我国在定点平台观测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8.
基于网络的地震灾情信息时-空分布规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地质调查局基于网络的社区烈度调查系统("Did You Feel It?")1998—2008年给出的美国1510次有感地震灾情信息数据为数据源,经统计分析,初步得出地震灾情信息的时-空分布规律。我们认为利用此规律,可为地震应急灾情快速识别与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9.
江南隆起带褶皱基底变质变形温压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民  章泽军 《地球学报》2006,27(6):543-550
江南隆起带褶皱基底变质变形温压环境是地学界所关注的重要基础地质问题。作者通过对该区有代表性剖面中样品的伊利石结晶度指数、b0值、流体包裹体测温以及变质矿物相的分析,认为该区变质变形具非均匀性,但总体处于低温、低中压环境(估计温度为300~400℃,压力为3~5kbar,地热梯度为25℃/km)。结果还表明,褶皱基底中块体的垂向相对运动约为2km,造山过程表现为大范围的整体抬升,不同的构造单元有大致相近的变质变形环境。因此,江南隆起带褶皱基底这一宏观变形强烈、微观变形甚弱的现象属于低温下准塑性变形结果。  相似文献   
30.
地震应急管理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简要回顾了我国地震应急管理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概括了现阶段地震应急管理的体系建设框架,最后,提出了推进地震应急管理的发展构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