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5 毫秒
21.
来自汉王场-周公山地区周公2井和汉6井峨眉山玄武岩钻井岩心样品显示峨眉山玄武岩有:隐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凝灰角砾岩,绿帘石岩,赤铁矿染玄武岩,红土化玄武岩和脉岩等九种岩石类型.其中发育的杏仁体成分有:赤铁矿杏仁体、绿帘石杏仁体、石英-绿泥石杏仁体、蛋白石-赤铁矿杏仁体、磁铁矿-赤铁矿杏仁体、榍石-玉髓杏仁体、绿帘石-葡萄石-绿泥石杏仁体、钛铁矿-玉髓-绿泥石-玉髓杏仁体等8种,脉体有:长石脉、赤铁矿脉、石英脉、绿帘石脉、绿泥石、榍石脉、方解石脉、玉髓-水铝英石脉、方解石-赤铁矿脉、方解石-绿泥石脉、石英-方解石脉、石英-绿帘石脉、石英-沥青脉、赤铁矿-玉髓-绿泥石脉、绿帘石-绿泥石-玉髓脉等15种.这些脉体和杏仁体形成于峨眉山玄武岩形成演化的不同阶段,喷溢期流体受岩浆原生组分影响,大气降水影响程度低,温度属高-中温,脉体包裹体盐度-温度为正相关,代表性产物为赤铁矿脉;风化期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氧化作用和水解作用对脉体的发育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时期δ13C为低-中负值,包裹体盐度、温度低,以水铝英石脉最为典型;进入埋藏期以后,上覆地层水和深部的卤水对岩石进行改造,这一时期的流体属低-中温,包裹体盐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受有机质影响,δ13C呈高负值,以绿帘石脉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22.
沉积成岩作用阶段划分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文杰  李秀华 《地质论评》1995,41(5):444-451
本文将国内外众多沉积岩阶段划分方案归纳为5种类型,并认为最合理的划分方案同生成岩作用、再生成岩作用、表生成岩作用;还对目前理解不同、使用混乱的各种沉岩作用术语进行评述,提出了主要沉积成岩阶段划分方案的对比表。  相似文献   
23.
云南江城勐野井盐矿,是以石盐、钾石盐为主的氯化物型盐矿床。与石盐、钾石盐共生的矿物,各层位虽不尽相同,然而菱镁矿却遍布各韵律层中。菱镁矿晶体虽小,但晶形完好,晶形随沉积时水介质盐度变化而改变。我们认为搞清菱镁矿形态及其与盐度的关系,无论在矿物学上或是在钾盐矿床地质、找矿方面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4.
本文所研究的磷质叠层石属柱状叠层石,由柱体和柱间充填物两部分组成。柱体由具隐晶结构的暗层和具微晶结构的亮层交替组成;柱间充填物则由具粒屑结构的疏松层和具隐晶—微品结构的致密层交替组成。在扫描电镜下可见:亮层主要为化学成因的柱状磷灰石和机械成因的碎屑磷灰石,暗层主要为菌藻生物成因的枝状—管状磷灰石;疏松层主要为各种类型的磷质粒屑,致密层则为菌藻生物成因的莓状—管状磷灰石和化学成因的柱状磷灰石。叠层石中,未见交代现象,大量保持了原始向上结晶生长状态的柱状磷灰石,尤其是菌藻形态磷灰石的大量存在,表明属原生菌藻生物成因,而非交代成因。  相似文献   
25.
文章利用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下文简称,达茂旗)1992—2013年草原蝗虫发生资料和同时段气象资料,对达茂旗草原蝗虫生长发育期关键气象条件进行分析,选取草原蝗虫发生发育期间相关气象影响因子,建立达茂旗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的气象预报模型。通过模型分别对历史资料进行回代检验,密度回代检验结果,白云鄂博、满都拉和希拉穆仁3站较为准确;面积回代检验结果,白云鄂博、百灵庙和希拉穆仁的正确率较高,蝗虫发生等级预报基本正确。通过对2014年草原蝗虫发生的试报检验,白云鄂博与希拉穆仁预报结果较好。利用模型的预报结果可以为提前了解蝗虫的发生趋势、有效指导当地蝗虫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通过药物体外抑菌效果及其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抗病力影响的研究,筛选出有效治疗斜带石斑鱼变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病的复方中药与中西药联用配方。在不同复方中药实验组投喂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黄连、黄芪与黄柏,设定三联复方中药实验组Ⅰ、Ⅱ、Ⅲ(黄连、黄芪、黄柏质量比分别为0.9∶〖KG-*2〗1.3∶〖KG-*2〗0.9、1.2∶〖KG-*2〗0.9∶〖KG-*2〗1.0、1.0∶〖KG-*2〗1.0∶〖KG-*2〗1.0);复方中药与抗生素联用组中, 将不同质量比的中药黄连、黄芪、黄柏与抗生素恩诺沙星添加入饲料,分别设定为中西药联用实验组Ⅳ、V、VI。各三联中药与中西药联用实验组均添加占饲料2.2%质量分数的药物。研究结果为:三联复方中药浓度为60 mg/mL,黄连、黄芪、黄柏质量比为1.2∶〖KG-*2〗0.9∶〖KG-*2〗1.0时,抑制变形假单胞菌的效果最好,为复方中药组中最佳配方。养殖实验进行至40 d时,鱼死亡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对照组Ⅱ>对照组Ⅳ>对照组Ⅲ>实验组Ⅰ>实验组Ⅲ>实验组Ⅱ>实验组V>实验组VI >实验组Ⅳ>对照组Ⅰ。实验组Ⅱ(饲料中添加质量比为1.2∶〖KG-*2〗0.9∶〖KG-*2〗1.0的黄连∶〖KG-*2〗黄芪∶〖KG-*2〗黄柏)为药效最好的复方中药配方,实验组Ⅳ(黄连∶〖KG-*2〗黄芪∶〖KG-*2〗黄柏∶〖KG-*2〗恩诺沙星比为 0.9∶〖KG-*2〗1.3∶〖KG-*2〗0.9∶〖KG-*2〗1.3)为治疗鱼病效果最好的中西药联用配方。中西药联用相比复方中药治疗斜带石斑鱼变形假单胞菌病效果好,对于患变形假单胞菌病的斜带石斑鱼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7.
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油气勘探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是典型的箕状断陷缓坡带,30多年的勘探实践已发现了十个油气田,文章通过分析其构造背影,沉积体系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指出斜带上大型继承性正向构造和高水位体系域与油气藏分布有成生,继而总结了该类斜坡带气藏类型及原油性质由边缘向洼陷中心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药物体外抑菌试验及斜带石斑鱼抗病力研究,筛选有效治疗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病复方中药与中西药联用配方。【方法】用黄连、乌梅、黄柏比例分别为0.9∶1.3∶0.9、1.2∶0.9∶1.0、1∶1∶1的复方中药对河流弧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将质量分数2.2%复方中草药与中西药联用复方分别添加到基础饲料中,投喂感染河流弧菌的斜带石斑鱼73 d,研究中西药对石斑鱼河流弧菌病治疗效果。其中,试验组Ⅰ、Ⅱ、Ⅲ的黄连、乌梅、黄柏比例分别为0.9∶1.3∶0.9、1.2∶0.9∶1.0、1∶1∶1,试验组Ⅳ、Ⅴ、Ⅵ的黄连、乌梅、黄柏、恩诺沙星配比分别为0.9∶1.3∶0.9∶1.3、1.2∶0.9∶1.0∶0.9、1∶1∶1∶1,另设空白对照组Ⅰ(健康鱼,投喂基础饲料)、Ⅱ(病鱼,投喂基础饲料)和阳性对照组Ⅲ(病鱼,投喂板黄散)、Ⅳ(病鱼,投喂大黄五倍子散)。【结果】黄连、乌梅、黄柏配比1∶1∶1、质量浓度200mg/mL的复方中药对河流弧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佳,为最佳配方及用量。40 d病鱼死亡数,对照组Ⅱ对照组Ⅳ对照组Ⅲ试验组Ⅰ试验组Ⅲ试验组Ⅱ试验组Ⅴ试验组Ⅵ试验组Ⅳ对照组Ⅰ,试验组Ⅱ的黄连、乌梅、黄柏比1.2∶0.9∶1.0为疗效最佳的中药复方,试验组Ⅳ的黄连、乌梅、黄柏、恩诺沙星比为0.9∶1.3∶0.9∶1.3为疗效最佳的中西药联用复方。【结论】中药复方及中西药联用复方均可较好治疗斜带石斑鱼河流弧菌病,后者药效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29.
峨眉山玄武岩中钛以什么矿物形式存在一直以来很少有学者提及。本文通过镜下观察、全岩化学分析、X-衍射、能谱、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阴极发光对川西南部周公山-汉王场地区钻井岩心中峨眉山玄武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了其主要赋钛矿物及成因。(1)SiO2含量46.4%~48.3%和TiO2>3%显示区内峨眉山玄武岩属于高钛峨眉山玄武岩系列。但多个层段榍石含量>5%,而极少见磁铁矿、钛铁矿;(2)榍石主要以隐晶质的云雾状、雪花状、芝麻点状、枝状等形态分布于微晶长石之间和溶孔、溶洞边缘及裂缝中,少量呈显晶质粒状分布于微晶长石、绿泥石之间。(3)电子探针分析显示:所有含钛矿物中,钛铁矿中TiO2含量最高,为39.069%,榍石中TiO2次之,TiO2含量为17.143%~38.648%,磁铁矿中TiO2含量最高为12.293%,平均在5%~10%左右,其他矿物基本上都少于1%。(4)扫描电镜及其能谱分析显示:榍石中的Ti含量(2.49%~24.97%)明显高于含钛磁铁矿(2.68%~9.21%)、含钛赤铁矿(3.64%)中Ti含量,与钛铁矿(19.51%)含量相当。分析结果认为:峨眉山玄武岩中大量出现的隐晶榍石可能是岩浆后期产物或期后蚀变的产物。在峨眉山玄武岩中首次鉴别出的大量隐晶质榍石是高钛峨眉山玄武岩中最主要的赋钛矿物。隐晶榍石在玄武岩中的含量是区分"高钛"和"低钛"玄武岩的主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0.
在对缅旬D区块碎屑岩成岩作用研究过程中发现,缅甸D区块始新统地层砂岩中自生绿泥石常见,且形态多异,赋存特征也不尽相同.本文先通过对D区块地面8条剖面和两口井下样品进行常规薄片鉴定分析,其后利用X衍射、电镜扫描和探针等手段综合分析研究了本区绿泥石形成、成因与成岩演化过程、展布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认为本区入海三角洲前缘、滨岸环境是环边绿泥石发育的良好背景,也是高负孔隙度砂岩的一个良好标志;绿泥石成岩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绿泥石以环边绿泥石沉淀为主,少量蚀变而成,晚于或稍早于机械压实作用,晚期以蚀变为主,最早发生于杆沸石之后,最晚形成于长石溶蚀之后,伊利石层形成之前;绿泥石环边对石英加大的抑制机理是通过限制石英加大的生长空间和阻碍石英加大的生长方向来实现的,绿泥石环边对于储层孔隙的保存还应考虑绿泥石环边形成之后沸石、方解石沉淀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