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利用大气环流、海洋、天文以及宜昌单站气象资料,对2008年初宜昌市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1月欧亚地区出现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势,是导致2008年初宜昌市乃至我国南方大范嗣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直接原因.南海夏季风的季节转换偏迟与这次灾害天气的出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拉尼娜事件对这次过程的发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太阳黑子的异常活动对这次灾害天气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2.
针对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型柴油机,按十三工况法采集颗粒物样品.采用离子色谱法对10种常规无机离子(Na+、K+、Ca2+、Mg2+、NH4+、SO42-、NO2-、NO3-、F-、Cl-)的含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普遍偏高,为9252% ~13989%.N系阴离子的排放变化趋势与气体污染物NOx的比排放趋势基本相同.利用气质联用中的全扫描方式分别检测了柴油机排气微粒SOF(SolubleOr ganicFraction)组分,对照柴油组分分析了颗粒物组分的来源.柴油机排气颗粒物中SOF的最大组分为烷烃,质量分数为605%且大部分为直链烷烃;其次是酚类、酯类、醇类及其衍生物,质量分数为252%,此外还有部分芳香烃,质量分数为143%,主要为萘族和菲族芳香烃,来源于未燃柴油.  相似文献   
53.
通过一粮库场地加固工程试验研究,探索了一套冬季施工当冻层厚度<0.5m时,不清除冻土层进行强夯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连续测定干灰化法处理的南丰蜜桔叶片样品中Ca,Mg,Co,Ni,Cu,Zn,Mn,Fe等八种中微量元素的方法.实验表明,本方法连续测定植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具有准确度高、操作简易、设备使用费用低等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品质南丰蜜桔叶片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差异,测定结果可用于指导桔农对微肥的施用.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元素中,品质差的南丰蜜桔叶片中严重缺乏Ca,Mg两无素,因此,建议桔农追施硫酸钙和硫酸镁.  相似文献   
55.
基于元构件模型的GIS构件自动组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GIS领域背景下基于元构件模型的GIS构件自动组装,其核心思想是在GIS构件的元构件模型中描述与GIS领域相关的语义信息及构件的构造信息。组装时,以用户输入的任务需求为依据,根据元构件模型中描述的GIS构件语义信息在GIS构件库中查找与任务匹配的GIS构件,根据元构件模型中描述的GIS构件的接口信息、构件间的连接信息及构件规则信息等实现GIS构件运行时的自动组装。  相似文献   
56.
利用Liner的2.5-D时间域声波方程和高阶有限差分近似,研究了2.5维声波方程在时间-空间域中的衰减特性。简单地质模型(水平二层介质)的数值计算结果证实了下列事实:在Liner的声波方程中的最后一项,即含有1/t2的一项对整个计算结果没有影响,因此可以忽略。这一结论与文献中已经发表的数值结果相吻合。同样的结论对于由Williamson和Pratt提出的2.5-D声波方程也适用。  相似文献   
57.
西北地区古代生土建筑物冻融风蚀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西北地区独特的旱寒条件, 一方面使古代生土建筑物得以建筑和保存, 另一方面, 强烈的冻融风蚀作用致使许多生土建筑坍塌殆尽, 导致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 通过对古代生土建筑物冻融风蚀的模拟实验, 研究发现, 冻融风蚀是古代生土建筑物毁坏的主要因素. 当冻融次数相同, 随含水量增加, 风蚀强度增大, 尤其是当含水量相同条件下, 随冻融次数的增加, 风蚀量显著增大. 因此, 反复冻融循环作用所引起的土体微结构破坏是古代生土建筑物毁坏的主要原因, 而风蚀又是其主要动力机制. 风洞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 5%LS和10%PS耐冻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蚀性, 因此, 在自然条件严酷的西北地区, 采用该防护材料是对古代生土建筑物进行科学保护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8.
太湖湖泊水体碳循环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垂直压缩三维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无机碳、有机碳、二氧化碳、浮游植物态碳、浮游动物态碳、鱼类态碳、沉水植物态碳、底泥中的有机碳、底泥中的无机碳、底泥间隙水中的有机碳和无机碳等状态变量的太湖碳循环三维模型。并用2000年的实测资料进行了参数率定,用2003年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校验。校验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校验点次的实测值与模拟值间的误差均小于30%,4个校验点的模拟值和实测值的年平均误差均小于40%,由此可见,模型虽然仍需进一步完善,但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模拟精度,为太湖湖泊水体碳循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湖泊水体碳循环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有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59.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essence of the significance test of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analysis (SVD), and investigates four rules for tes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coupled modes of SVD, including parallel analysis, nonparametric bootstrap, random-phase test, and a new rule named modified parallel analysis. A numerical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to quantitatively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our rules in judging whether a coupled mode of SVD is significant as parameters such as the sample size, the number of grid points, and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va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ur rules perform better with lower ratio of the number of grid points to sample size. Modified parallel analysis and nonparametric bootstrap perform best to abandon the spurious coupled modes, but the latter is better than the former to retain the significant coupled modes when the sample size is not much larger than the number of grid points. Parallel analysis and random-phase test are robust to abandon the spurious coupled modes only when either (1) the observations at the grid points are spatially uncorrelated, or (2) the coupled signal is very strong for parallel analysis and is not weak for random-phase test. The reasons affecting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rul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0.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和其他物理学家提出的关于广义相对论的四大预言之一。除了PSR1 91 3 + 1 6引力辐射阻尼的观测提供了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证据外 ,科学家至今仍没有在实验室中确证引力波的存在。由于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可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强度可供探测的引力波 ,而宇宙中存在大量大质量、高速运动的天体 ,有可能产生较强的引力波 ,天体引力波源自然成为现阶段科学家研究引力波的首选。本文介绍广义相对论框架下预言的引力波性质 ,引力波探测的理论依据 ,共振型棒式天线和激光干涉仪两大类探测器的基本原理 ,引力波探测实验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 ,科学家采取的对策 ,以及爆发型和连续型两类天体引力波源。最后介绍了正在计划中的几个引力波探测空间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