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9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郯庐断裂带中段全新世活断层的特征滑动行为与特征地震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晁洪太  李家灵 《内陆地震》1994,8(4):297-304
郯庐断裂带中段全新世活断层由3个独立的破裂段组成。从各破裂段的运动性质、位移分布看,断层的运动属特征地震型滑动。地震活动以强震活动为主,强震具有周期性原地重复发生的特点,且其强度基本相同;中强地震缺失或很少发生;b值在高震级范围内具低b值的非线性关系。这些特点正是特征地震的典型表现.根据郯庐断裂带中段活断层全新世以来的活动特点看,未来该区仍然以特征地震方式活动.按郯庐带的强震复发间隔和各段的最新一次活动时代推算,未来一段时期内新沂-宿迁段复发大震的可能性较大,安丘段次之,莒县-郯城段复发大震的可能性则很小。  相似文献   
82.
郯庐活断层的分段及其大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家灵  晁洪太 《地震地质》1994,16(2):121-126
郯庐活断层长360km,通过系统的填图可将其分为3个独立的活断层破裂段。对每段的几何形态、最新活动时代、大震复发间隔、现今活动状态以及分段障碍体等作了介绍,并对各段未来的大震危险性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3.
关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信息公开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以下简称“地震重防区”)制度是《防震减灾法》确立的基本法律制度之一.在《防震减灾法》的指导下,部分省制定出台了地方政府规章,进一步细化了这一法律制度.在法律实践方面,1996年国务院批准了1996-2005年全国地震重防区方案,2006年又批准了2006-2020年全国地震重防区方案.  相似文献   
84.
正著名地质学家邓起东院士是中国活动构造学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构造地质学、活动构造学、地震地质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区划和工程地震研究。对中国活动构造和地震构造有深入的研究,对走滑、挤压和拉张等不同类型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形成机制有创造性发展,建立和发展了活动构造大比例尺填图技术,发展了古地震学研究,领导了全国活动构造地质填  相似文献   
85.
断层泥是研究活动断裂带运动性质和活动习性的重要介质。以往,对断层泥的研究主要借助偏光显微镜和低真空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到的现象有限。借助高真空扫描电镜从纳微米尺度对断层泥进行更精细化的研究,其方法是对野外断层泥进行定向原状样品采集,通过室内样品自然风干、微样制作、表面镀金和扫描电镜观察,从纳微米尺度研究a-b组构面和a-c组构面的各种变形现象。此方法可以帮助确定断层的运动性质、断层滑动面的新老关系,并可鉴别粘滑过程与蠕滑过程;同时,还可以对工程场地中发现的黏土滑动面进行鉴别,区分地震断层和非地震断层。  相似文献   
86.
87.
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结合者近几年来1:5万活断层地质填图获得的野外产析资料,就1668年郯城地震断层有关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8.
晁洪太  李家灵 《地震研究》1997,20(2):218-226
郯庐断裂带潍坊-嘉山段全新世活断层由三个独立的破裂段组成。从各段的断错地貌,松散堆积物特征,断层本身的特点以及断层泥的显微构造标志看,各段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主要粘滑运动为主,并在震后有蠕滑调整运动,各段具有断层闭锁→粘滑发震→震后调整→断层再次闭锁的发震模式,目前莒县-郯城段仍处于震后调整阶段,而安丘段和新沂-泗洪段由已处于断层闭锁的后期阶段,面临粘滑发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89.
郯庐活断层与1668年郯城8.5级地震灾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郯庐断裂带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于中部的下辽河-莱州湾段和潍坊-嘉山段,各段在活断层和地震活动方面存在不同的表现。1668年地震发生于潍坊-嘉山段的中部,是全新世断层活动的结果。该地震产生了性重的人口损失和建筑物破坏,其地震灾害具有典型性。未来应注意渤海地区地震的群集型活动以及安丘地区和新沂-泗洪地区的强震活动。还应注意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新的地震灾害内容和新的灾害类型。  相似文献   
90.
Introduction The Tanlu fault zone, the largest active structure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right lateral strike-slip movement with dip-slip component in the Quaternary; it show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modern seismicity (FANG et al, 1976;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1987; GAO et al, 1980; MA, 1987; LI, 1989; CHAO et al, 1995). The Tanlu fault zone i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Jiaoliao block and the North China Plain block of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