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19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对东海中陆架泥质区及其周边的表层沉积物分别利用容量法、元素分析仪法进行了IC、OC含量分析,利用筛析法和沉降法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IC含量均明显高于OC含量。OC含量在泥质区高,砂质区低;IC含量分布为:近岸细粒沉积区为相对高值区,中陆架砂质区为低值区,中陆架泥质区为高值区,外陆架砂质区为特高值区.OC富集主要受控于上覆水体的生物生产量、沉积动力环境以及海底物理化学条件。IC的分布受物  相似文献   
72.
长江与黄河河口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及其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采自长江现行主河道和黄河入海口处的表层沉积样品进行了环境磁学参数的测量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和黄河河口沉积物的磁性载体主要是亚铁磁性物质,亚铁磁性矿物晶粒以假单畴-多畴为主,同时亦有超顺磁晶粒的存在;长江河口沉积物的磁性明显强于黄河河口沉积物,特别是质量磁化率、非磁滞剩磁及饱和等温剩磁,两者相对偏差在40%以上;在粗粒级沉积物(>0.063 mm)中,长江河口沉积物的磁化率与全样磁化率平均值差别较小,在4%左右;黄河河口沉积物差别很大,可达34%.两者的差别反映了长江和黄河沉积物中磁性矿物赋存方式的差异;长江和黄河河口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差异与两者粒度特征对比明显.长江和黄河河口沉积物的这些磁学方面的差别是源岩特征和气候环境差异上的反映,可以作为判别两者物源的有效示踪剂.  相似文献   
73.
赤道东北太平洋悬浮体物源示踪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7月在赤道东北太平洋的3个测站分层采集了悬浮体水样.利用ICP-MS对悬浮体的元素组成进行了测试,从测试的47种元素中筛选出了钡和铝分别作为悬浮体生源组分和陆源组分的示踪元素.悬浮体中钡含量为0.02~0.19μg/dm3,其中生源钡含量为0.01~0.13μg/dm3,铝含量为0.33~18.54μg/dm3.生源钡和铝元素含量及其比值在水体中的分布特征与悬浮体含量的相对应,分为三段.水体透光层生物作用和近底层底质沉积物再悬浮作用是其在水体表层和近底层显著变化的原因.近底雾状层内生源钡和铝元素含量的比值从水体向底质沉积物中降低,至底质沉积物降到最低,显示出底质沉积物再悬浮对悬浮体组分和含量的影响,可以作为近底雾状层颗粒物质运移的示踪指标.  相似文献   
74.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ismic observation network of southern Okinawa in August,1988 by the JMA(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many hypocenters of earthquakes have been located.However,due to the small number of observation stations and narrow configuration of the array,the hypocenters lo-cated contain some systematic errors.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the extent of the errors and the reliabilityof the JMA seismic observation network showed that the obtained hypocenters deeper than 100 km werereliable,but that for the obtained hypocenters shallower than 100 km,only the epicenters were reliable.  相似文献   
75.
碳酸盐矿物学的研究及其有关的岩相古地理问题,是沉积学的基础研究之一,同时,全世界的石油差不多有一半产于碳酸盐岩中,所以这方面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方解石和白云石是沉积碳酸盐的主要成分,其化学成分与晶体结构随产地不同而有相当的变化,与其沉积环境及随后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这一方面的研究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76.
拦门沙是径流输沙运移过程中,在河口附近,由于能量释放,河流动力与海洋动力及其泥沙自身重力相互作用,咸淡水混合,发生絮凝而沉降在河口附近的隆起沙体,是海与陆相互作用的产物。河口拦门沙的存在,不但阻碍了黄河的排洪、泄沙和泄凌,而且因其特殊的水沙条件造成河口区河道改道频繁,对航运  相似文献   
77.
底栖有孔虫是海洋古环境记录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现代海底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分布与现代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研究和认识过去的古海洋环境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利用输沙量预测现代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1976-1989年黄河亚三角洲的面积数据及其相应年份的利津站黄河来沙量,利用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系模型对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进行动态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线性系统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规律,且优于灰色系统的GM(1,1)模型。  相似文献   
79.
我国海岸线漫长,入海河口众多,类型复杂,在长达32000公里的岸线(包括岛屿岸线)上,分布着大小不同、类型各异的河口1800多个,仅河流长度在100公里以上的河口就有60多个,居世界各国河口的前列。河口在我国自古以来就占有重要地位。在近代工业化过程中,河口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已成为沿海工业、科技、文化精华荟萃之地和经济政治重心。今天,在实现2000年目标的时候,河口的综合开发利用对沿海和腹地经济发展以及外引内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0.
古海洋学是继板块学说之后海洋地质领域内的又一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