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了研究不同低氧水平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溶解氧为0.5 mg/L和2.0 mg/L的低氧海水环境,以溶氧水平为7.0 mg/L的天然海水为对照组,研究了低氧胁迫对菲律宾蛤仔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氧胁迫的时间越长的条件下,乳酸脱氢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力逐渐降低,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逐渐增大;对于相同的酶,对照组的酶活力高于处理组的酶活力;在溶氧DO越低的情况下,菲律宾蛤仔的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52.
2009年是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谋划"十二五"发展战略的关键一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六届二次全委会对2009年科学基金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安排资助计划与组织实施,完善资助与评审管理机制,积极构建服务型管理机构,全面启动"十二五"战略研究,巩固和深化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努力营造推动科学发展、促进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为建没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  相似文献   
153.
范燕  忠华  保平 《河南地质》2009,(10):27-27
9月22日,襄城县国土资源局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结合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干部队伍实际而组织的“国土大讲堂”,在该局综合楼会议大厅正式开讲。  相似文献   
154.
华北晚古生代含煤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煤盆地。笔者通过对盆内49个典型剖面,50个辅助剖面的环境分析,以及层序地层学研究,将其划分为Ⅰ—Ⅲ级层序及Ⅳ级准层序,共4级地层单元。Ⅳ级准层序相当副层序。一个Ⅳ级准层序内所含的煤体称为煤层。全区自晚石炭世至晚二叠世早期所限定的7个成煤期内,共圈出煤组7个,煤层20层以上,以B3,D2,G71煤层最具工业价值。B3煤层分布于盆地北部,G71煤层分布于盆地南部,D2煤层全盆地均有分布。煤层聚积受多种因素控制,而构造活动及海平面升降则是第一位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55.
塔里木盆地深探井钻井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矿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组织了大规模的石油勘探会战。在认识地层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地层压力检测,优化钻井设计及优选参数钻井为主要内容的深探井钻井工艺技术,通过运用该项新技术,加快了该区油气勘探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6.
陕西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针对陕西省区域特征,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通过对区域十个地方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综合评价,分析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57.
饱气带区的渗流特性及地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饱气带区的厚度和渗流特性随季节逐年发生变化,并伴随着吸力和含水量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紧密相关于地表影响因素和土体结构,如:阳光照射,降雨、温度、风速和风向等。笔者建立了一个表征地表和大气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介绍了三种可能出现的地表和大气相互作用的情况,并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在饱气带区的非饱和渗流特性的数值模拟过程中,提出了水的潜热系数和温度呈线性的关系,以及地表土体贮存能量和敏感热流成正比的假设,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实测是较吻合的。同时,对饱气带区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力学机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58.
燕山造山带东段—辽西地区薄皮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杨庚  柴育成等 《地质学报》2001,75(3):322-332
辽西地区为华北北缘中生缘生代燕山造山带东延部分,地表地质调查和新的地震剖面资料的构造解释表明辽西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系大为型薄皮构造组成的楔形体,主要由凌源-北票逆掩断层、牛营子-郭家店逆掩断层、汤神庙逆掩断层和建昌-朝阳逆掩断层,以及在这些逆掩断层上盘发育的大型推覆组成。逆冲构造的扩展方式为背驮式,逆冲指向南东,定型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期,即白垩世义县组火山碎屑岩(110Ma)和早白晋世九佛堂组之间,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中期形成的辽西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系既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最终闭合碰撞有关,同时也与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在东亚大陆之有关。  相似文献   
159.
1979年7月27日雅安地区荥经县产生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本文对其作了较为详细的天气分析。  相似文献   
160.
前震是地震前兆观测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前震的研究对地震预测的发展尤为重要,前震序列的典型特征包括加速发生的小震与古登堡-里克特定律(Gutenberg-Richter Law)中的b值变小.本文在Dieterich提出的地震发生率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前震发生的力学成因机制及前震-主震-余震时域演化特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前震震源区断层及其断层周边剪应力加载速率的变化可能是前震发生及地震发生率变化的一个关键原因.由于前震震源区次级断层之间剪应力加载速率受来自主震成核过程中断层自加速滑移的影响升高,从而可导致这些次级断裂的加速失稳,即加速前震的发生.当震源区内由前震所产生的静态应力扰动不可忽略时,应力扰动和主震成核的共同作用也可对后续前震发生率产生影响.当正向应力扰动出现时,后续的前震序列的地震发生率会出现陡增,随后其地震发生率逐渐下降.而当负向应力扰动出现时,地震发生率会出现陡降,然后再次逐渐上升.基于Kostrov模型,本文得到了剪应力加载速率与古登堡-里克特定律中b值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前震序列中b值的减小与前震区内的剪应力加载速率的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