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测绘学   130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232篇
地质学   323篇
海洋学   11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41.
142.
采用颗粒离散单元法进行动力计算时,人工截断边界上需设置吸收边界条件,以防止波的反射。鉴于颗粒离散单元数值计算模型的人工边界上颗粒单元半径大小不一、边界面凸凹不平,在连续介质的黏性、黏弹性、自由场边界条件方程基础之上,推导出适用于离散介质的等效方程。在离散介质的黏性边界条件等效方程中引入微调系数,提出比值迭代法以快速确定其最优值,以实现对波的最佳吸收。采用二维颗粒离散单元计算软件PFC2D,分别建立黏性、黏弹性、自由场边界条件相关数值分析模型,探讨颗粒分布模式对黏性边界上颗粒单元半径、速度分布及比值迭代过程的影响;采用外源波动算例及经典Lamb问题算例验证黏弹性边界设置方法的正确性;通过隧洞算例检验提出的自由场边界条件设置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3.
基于磁偶极子模型的频率域电磁法仪器在进行大地探测的过程中,由于收发线圈的安装误差、晃动以及材料的几何形变等因素影响,收发线圈的位置及姿态角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几何误差,而几何误差的定量分析对频率域电磁法仪器在制作、野外实验操作以及校正方面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根据误差来源的不同,将几何误差分为一次场误差和二次场误差两类;通过引入一次场张量矩阵和二次场张量矩阵,基于均匀大地模型正演得到9种线圈架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一次场及二次场,并以微分的方式定量地分析了9种线圈架构收发线圈位置及姿态角变化引起几何误差的变化特征。对9种线圈架构的几何误差分析可知:在几何形变引入的一次场误差中,仅有PERyz、PERzy线圈架构不包含位置变化的一次项误差,仅有VCA、VCP及HCP线圈架构不包含姿态角变化的一次项误差;在几何形变引入的二次场误差中,PERzx、PERxz线圈架构最大,而VCA、VCP及HCP线圈架构受高度及收发距变化的影响很大,需要实时测量并进行校正,VCP线圈架构受收发距变化以及姿态角变化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44.
2013年四川芦山MS7.0地震 强地面运动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药晓东  章文波 《地震学报》2015,37(4):599-616
运用经验格林函数法模拟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的近场强地面运动. 在拟合过程中, 首先参考前人远场反演结果给出的滑动量分布特征和主震波形的包络线特征, 确定强震动生成区的大致范围和数量; 然后利用Somerville等提出的地震矩与凹凸体面积的经验关系式确定强震动生成区细小划分的初值, 继而利用遗传优化算法确定以上二者的最优值及其它震源参数. 将数值模拟波形与实际地震观测记录在时间域和频率域分别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在所选取的30个观测台站中, 多数台站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符合得很好, 特别是大于1 Hz的高频部分. 断层面上有两个强震动生成区, 其位置与前人反演的滑动量集中分布区相一致, 而且强震动生成区规模比Somerville等获得的标度率估计值要小.   相似文献   
145.
营口地区数值预报降水产品定量检验和预报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天气在线、日本传真图、美国全球预报系统(以下简称GFS)、以及T639等数值预报降水预报产品,采用统计学方法和天气学方法,按照预报时效、预报降水量级、影响系统等不同方面对营口地区的降水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分析,以便更好的利用数值产品做好降水预报,提高营口地区的降水预报准确率。结果表明:从整体角度看各种数值预报产品预报准确率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但天气在线和GFS预报效果相对较好且稳定,日本传真图次之,T639稳定性最差;各种数值预报产品均存在预报偏小的情况,特别是对暴雨的预报效果均不太理想,稳定性差、量级偏小;小雨量级降水空报和漏报明显;各种数值预报产品对高空槽和冷涡漏报情况较明显,主要为小雨量级。  相似文献   
146.
147.
云南永胜期纳盆地的场地放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1年云南永胜Ms6.0地震的57个余震的304条数字地震记录,用线性反演法得出了期纳盆地相对于三道河台频率1.5~20Hz的S波场地放大。有实际放大作用的频率在10Hz以下,期纳台、半屏台和黄泥田台的放大峰值在4.5Hz处,糖厂台和龙门村台的放大峰值在7.5Hz处。所有台的峰值都约为三道河台的两倍。用永胜(基岩)区域数字地震台的记录作参考核算,10Hz以下,三道河台的场地放大约为1,其余台约为2,所以三道河台可作为基岩台看待。  相似文献   
148.
大气和植被生态及土壤系统水文过程相互作用的一些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我国测站的降水资料、卫星测得的OLR和高云量资料、SST和137°E次表层海温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夏季风的爆发和北进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西太平洋热状态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当春季热带西太平洋处于暖状态,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强,在这种情况下,南海上空对流层下层有气旋性距平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东,从而使得南海夏季风爆发早;并且,当夏季热带西太平洋也处于暖状态,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也很强,在这种情况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时,在6月中旬和7月初存在明显的突跳,从而使得东亚季风雨带在6月中旬明显由华南北跳到江淮流域,并于7月初由江淮流域北跳到黄河流域、华北和东北地区.这将引起江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夏季风降水偏少,并往往发生干旱,而黄河流域、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夏季降水正常或偏多.相反,当春季热带西太平洋处于冷状态,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弱,在这种情况下,南海上空对流层下层有反气旋性距平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从而使得南海夏季风爆发晚;并且,当夏季热带西太平洋也处于冷状态,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也很弱,在这种情况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时,在6月中旬或7月初向北突跳并不明显,而是以渐进式向北移动,从而使得东亚季风雨带一直维持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这将引起此两流域夏季风降水偏多,并往往发生洪涝,而黄河流域、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夏季降水偏少,发生干旱.作者还从非线性多平衡态动力理论说明了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强弱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时以突跳或渐进式向北移动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9.
西天山伊宁地块主褶皱幕鄯善运动的确立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层不整合接触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及鉴定地壳运动特征和运动时期的重要依据,主褶皱幕是一造山带多幕构造运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最为重要的一次构造运动。天山的构造运动幕次多且因地而异,前人认识多有分歧,也没有确立主褶皱幕。伊宁地块伊什基里克山一带上、下石炭统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岩石组合、沉积环境、古生物地理区系、构造样式、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等方面差异最为显著,凸显了鄯善运动对区内构造格架和盆山演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是主褶皱幕。鄯善运动记录了西天山沟—弧—盆格局消亡,天山残余小洋盆终结,塔里木板块和准噶尔板块最终拼合在一起,形成了统一大陆的重要演化信息。  相似文献   
150.
埕岛油田海域海底沉积特征与工程地质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详细阐述了埕岛油田海域海底沉积和冲淤特征,介绍了沉积物的成分、类型和分布特征,并综合描述了埕岛海域海底地貌形态和海底沉积物的物理力学特性,上述研究对埕岛油田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