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5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41.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总被引:601,自引:124,他引:477  
全球大幅度变暖,水循环加快,增强降水和蒸发.中国西北部从19世纪小冰期结束以来100a左右处于波动性变暖变干过程中.1987年起新疆以天山西部为主地区,出现了气候转向暖湿的强劲信号,降水量、冰川消融量和径流量连续多年增加,导致湖泊水位显著上升、洪水灾害猛烈增加、植被改善、沙尘暴减少.新疆其他地区以及祁连山中西段的降水和径流也有增加趋势.这样气候转型前景如何,是仅为年代际波动还是可发展为世纪性趋势,是只限于天山西部还是可能扩及整个西北以至华北.从引用现有区域气候模式预测,对径流变化模式预测和相似古气候情景的讨论,认为转向暖湿的趋势可以肯定,但目前尚不能确切预测转型扩大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相似文献   
142.
西北地区近代及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小波分析、Mann-Kendall等统计方法和台站资料、历史时期气候代用资料及太阳黑子资料,分析了西北地区气候突变发生的时间及分布、与太阳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降水增加,主要分布在新疆及河西等地,东部变化不大或略有减少;目前正处在百年尺度上太阳活动的强烈时期,树木年轮表明西北地区干湿变化除与太阳黑子周期有很好的正相关外,还存在64a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143.
乌鲁木齐河源区44a来气候变暖特征及其对冰川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应用乌鲁木齐河源区大西沟气象站1961-2004年44 a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从最高、最低气温、日较差及积温变化角度分析了河源区的气候变暖特征.结果表明:最低、最高、年平均气温、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均呈升高趋势,并且最低气温的上升幅度大于最高气温的上升幅度,呈非对称性变化;气温日较差有显著变小的趋势;日照时数有变少的趋势,可能与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增加、云量增多有关,显示了大气水汽温室效应在气候变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河源区云量出现主要在下午到晚上,其增多显示的水汽温室效应使最低温上升明显,进而对冰川的消融和冰川冰的增温产生影响.计算了稳定通过T≥0℃的气候积温,其与冰川物质平衡相关性最大.最后讨论了积温变化趋势与1号冰川物质平衡的关系以及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4.
托木尔峰南麓径流变化的气候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托木尔峰南麓河流, 温度的上升和降水的增大均对径流的增加有积极的作用. 互功率谱分析表明: 本区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径流周期波动主要受温度周期波动的影响, 温度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显著大于降水对径流的影响, 对径流主要的周期变化起控制作用, 径流量的不同尺度周期波动变化对温度的响应存在滞后性. 降水是径流周期变化的次要控制因子, 对径流的影响具两面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5.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IPCC第四次评估综合报告解析   总被引:69,自引:2,他引:67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于2007年11月17日在西班牙正式发布。综合报告将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与地球表面温度直接联系起来,综合评估了气候变化科学、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报告指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行动刻不容缓;能否减小全球变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在今后二三十年中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投资。这对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6.
塔里木河2007年"四源一干"供输水运行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上游段耗水量21.88×108m3,占阿拉尔站年径流量的69.4%,是十流最大的耗水区段;中游段耗水量6.12×108m3,占19.4%;下游段耗水量3.51×108m3,占11.1%.源流在山前平原及十流上游段耗水量在增加,中游耗水量相对减少,下游耗水量接近平均状况.至2007年共9次向最下游输水量22.59×108m3.  相似文献   
147.
2007年全球气候变化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07年全球气候变化报告为基础,结合全球其他气候资料,总结了2007年全球的气候变化特征:2007年北极海冰面积为有记录以来最低,导致加拿大西北航道有记录以来首次贯通;南极臭氧空洞相对较小;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拉尼娜发展;世界许多地方发生破坏性洪水、干旱和风暴。  相似文献   
148.
Current glacier recession under the global warming has aroused world-wide attention.Initiated from 1958,the observations show that over the past 50 years,the glacier has changed remarkably in the aspects of snow-firn stratigraphy,ice formation zone,ice temperature,area and terminus position,etc.These changes are apparently the results of temperature rise in this area.The glacier recession continued throughout the entire observed time period,and showed an accelerated tendency since 1985.Meltwater runoff also increased 84.2% over the last 20 years.  相似文献   
149.
沈永平 《冰川冻土》2011,33(6):1444-1446
由施雅风先生主编,赵井东、王杰副主编,14位主要参编者共同撰写的《中国第四纪冰川新论》(New Understanding of Quaternary Glaciations in China)专著,已于2011年6月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为16开全彩色铜版纸精装本  相似文献   
150.
吴永萍  王澄海  沈永平 《冰川冻土》2011,33(6):1268-1273
利用1960-2009年新疆塔里木河流域(TRB)26个气象站的日降水资料以及美国NCEP/NCAR的逐月再分析资料(2.5°×2.5°),对塔里木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降水总体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的分布形态,但不同季节之间以及降水量多年和少年之间存在差异,这与水汽输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