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1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黄土液化与砂土液化的差异浅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初步分析了黄土与砂土在液化机理、孔压增长模型、体积压缩系数以及渗透系数方面的差异以便认识黄土液化具有的孔压增长快、消散慢和沉降大的特性。  相似文献   
72.
兰州地区季节冻土声波现场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兰州地区4个不同地貌单元季节冻土的现场声波波速测试,获得了0-1.5m深度范围内冻土和融土的纵、横波波速,实测了相应的黄土的密度、含水量及地温资料,分析了波速与土的胶结状态、温度和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土的胶结程度对波速度有重要影响,土质疏松,波速较小;土质密实,波速较大,温度在0℃以上时,波速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温度在0℃以下时,波速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73.
地温对冻土动力特性及其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温是影响冻土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基于对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在多年冻土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与地震破坏特征的定量调查结果,通过冻土的振动三轴实验,研究了地温对冻土动本构关系、动弹性模量、阻尼比、动强度等动力特性参数的定量影响规律;进而利用青藏铁路沿线4个冻土剖面和该区50年超越概率分别为63%、10%和2%的场地基岩地震动时程,分析计算了不同地温下冻土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特征,研究了地温对冻土地面地震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反应谱等的定量影响,为冻土区工程地基、路基以及地下工程震害防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电镜图像在黄土结构性研究中应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镜结构性图像是认识黄土结构特征,分析黄土土力学特性的重要方法。本文对不同研究目的情况下如何利用黄土电镜微结构图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随着观察放大倍数的不同,黄土的结构性图像显示出明显的尺度效应。定义了黄土结构性的分类以避免因笼统使用“微结构”这一词所带来的指代不准确性。根据土力学研究的需要对黄土孔隙划分标准提出了新的认识,建立一套新的分类标准以便利于研究运用。最后综述了在研究中选用黄土电镜结构性图像的原则。  相似文献   
75.
对孔隙相互孤立饱和土体的弹性力学模型的部分观点进行了讨论。按Carroll的力学响应理论重新推导了此类土体的弹性本构关系和体积模量表达式。认为在准静态(很低频率)的波动问题中孔隙流体与固体骨架的相对运动为零,土体渗透系数为零或流体粘性为无穷大的条件是等价的。在此条件下没有必要区分孔隙是否连通,它们遵循相同的规律,而且其土体弹性体积模量的结果与Biot-Geertsma理论的无排水准静态的弹性体积模量相同。  相似文献   
76.
中国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综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以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为目标,论述了在我国农村地区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目标;介绍了“十一五”国家防震减灾规划重点项目-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的建设内容。涉及农村民居基础资料调查与抗震能力评价、农村民居抗震实用化技术研究与开发、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建设、农村民居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技术培训、农村民居抗震技术服务网建设、地震安全农居工程投入机制、政策研究及国际合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77.
考虑非饱和土与结构特征的黄土湿陷性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从黄土的结构特征认识出发探讨了黄土湿陷性的内在因素;其次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找出对黄土湿陷性影响最大的因素,并进而研究了黄土湿陷发生的作用机制。由此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较好地阐述了黄土湿陷性的实质及其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78.
大城市防震减灾对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震工程技术的应用、地震防御和应急救援以及防震减灾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综述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大城市防震减灾对策。通过对这些对策的认识,对于提高我国大城市防震减灾对策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甘肃省农村民房地震易损性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甘肃省农村地震灾害严重。基于对甘肃省农村民房的调查和数次农村民房震害资料分析,概括论述了甘肃省农村民房的主要类型及其抗震性能,研究分析了甘肃农村民房地震易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涉及农村民房的建筑场地和地基基础、结构布局、施工技术、选材用料以及维护使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80.
黄土地区地震岩土灾害严重,本文以兰州新区一纯黄土边坡为原型,开展了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纯黄土边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与破坏机制。结果表明:与其他岩性或土性的边坡一样,纯黄土边坡表层加速度放大效应明显,在坡肩附近达到最大,呈现出高程效应即随高程的增加放大效应增强,同时放大效应也会随地震烈度的增加而增强,当烈度达到600 gal时,坡肩处放大系数最大为2.06;边坡表层土压力远小于与其同一高程的内部土压力,表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随地震动的增加数值相差不大,在临空面上,坡脚附近土压力为最大,其值在0.7~0.75 kPa;随地震烈度的增加,边坡表面裂纹逐步由细小短裂缝演变为横向贯穿的深裂缝,在坡肩附近尤为显著,试验中,最大沉降约10 cm,坡肩最大水平位移为5~8 cm,模型边坡最终发生拉裂滑移式破坏。该研究结果可为纯黄土边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