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31.
本文分析了河北南部的水氡观测资料,发现荷泽5.9级地震前,邯郸地区磁县井和磁山井的水氡出观过明显的短期异常变化。文中对异常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指出了开展水化综合观测,对获取地震信息,进行地震预报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2.
地震组异常及其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地震的成组孕育过程和预报的基本途径”系列成果之二。在分析邢台一海城—唐山、通海—龙陵—松潘和奠边府—澜沧—曼德勒等三组强地震的水化、水位和地壳形变异常的基础上,确认了地震组异常存在的事实,总结出地震组异常的特征,提出了判别地震组异常的原则和方法。认为从地震成组孕育的观点出发,依据地震组异常可以预测强地震的成组活动、确定地震组的活动范围以及判定地震组地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3.
多年的观测实践表明,水氡观测点有灵敏和不灵敏之分。只有那些灵敏水点在地震前才会出现明显的水氡异常变化。1983至1984年我国开展了水化学方法预报地震的清理攻关,发现在几次强震中有异常反映的水点仅占监视区全部水点的1/3左右。努力  相似文献   
34.
水氡滑动变化率法对发震时间的预测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九五”研究成果对山西省及邻省地区水氡的多年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根据应力应变的变化,推算出水氡滑动变化率的计算公式,同时计算了各测点的基值变化率和滑动变化率,根据变化率的大小,结合震例,给出了水氡滑动变化率值预测发震时间的步骤、判断指标和方法。根据震例的对应情况,对该方法的预测效能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35.
GroupingoccurrencesbeingthefundamentalfeatureofthestrongearthquakesinChinesemainlandQin-ZuLI(李钦祖);Li-MinYU(于利民);Ji-YiWANG(王吉易...  相似文献   
36.
引用地下流体异常的判定方法,即月均值滑动平均法和从属函数法,处理了北京丰台、山西定襄、河北昌黎3个地震台的降水资料。结果表明,在降水的原始曲线上,降水量异常显示比较模糊;而经过定量处理后,降水存在着明显的中期和中短期异常变化。降水异常与1976年唐山7.8级、1981年丰镇5.6级、1989年大同5.9级、1998年张北6.2级及2006年文安5.1级等多次地震的对应关系良好;与水位、水氡、地形变异常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呼应关系。降水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可用"水诱发机理"来解释;降水异常属于外因性前兆,为非必震信号。降水异常与发震时间的关系密切,可用于地震的中短期预测,其预测期为4~14个月。  相似文献   
37.
地下流体中期和中短期前兆异常的四种判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雪芳  张淑亮  王吉易 《地震》2002,22(4):136-139
根据地下流体地震前兆异常的特征, 按照分析预报方法研究“同一化”的技术思路, 从现有的分析预报方法中筛选出差分、从属函数、变差和变化率等4种方法, 用以判定地下流体的中期异常。文中介绍了4种异常判定方法的计算式与做法, 结合震例资料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检验, 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8.
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主要决定于地壳介质结构和应力-应变的积累与变化.地下流体是地壳介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动态变化特征.因而地下流体不仅能灵敏地反映地壳介质的应力-应变的变化,而且能调整与诱发地壳的应力-应变变化.因此,地下流体的动态变化是一种重要的地震前兆信息.强震的孕育过程具有阶段性,从中期、中短期进入短期阶段.  相似文献   
39.
分析研究了承压含水层应力应变与井水位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出了井水位变化与含水层应力应变之间的定量关系公式,给出了利用承压井水位变化反演含水层应力变化的两种新方法。利用大同地震前后井水位变化资料,反演了该地震前后大区域应力场的动态调整变化,并形成了时间与空间的演化图像。利用这些图像分析了大同地震前后大区域应力场的动态调整变化特征与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40.
水化多层次加速前兆图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吉易  郑云贞 《中国地震》1994,(A00):157-165
重新研究渤海,海城,唐山,大同等地震的水化观测资料,发现水化的多层次异常加速图象是一种可重复出现的强震前兆现象,水化异常群体演变的趋势具有差异性,阶段性和自相似性,异常与地震的关系为“增长-地震”或“加速-地震”的形式。水化异常群体在半年、月和旬坐标尺度上构成多层次的增长或加速图象,可分别作为地震的中期、短期和短临前兆。水化多层次加速前科象可与多种前做比较,认识上与传统观点比较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