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渗流屏障为储层系统内遮挡流体渗流的岩体。以辽河西部凹陷某试验区于楼油层为例, 综合地质、400口井测井资料、6口取芯井岩芯资料、10口典型井水分析资料等多种资料, 详细研究了目的层渗流屏障的分类、发育规律以及对稠油热采储层开发的影响。从成因角度将研究区目的层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渗流屏障划分为沉积渗流屏障、成岩渗流屏障和封闭性断层渗流屏障等3种类型, 其中沉积渗流屏障占主导地位。受沉积作用控制, 沉积渗流屏障大体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 主要位于水下分流河道间泥和水下分流河道间砂的位置。从北西向南东方向, 随着与物源区距离逐渐增加, 沉积物粒度逐渐变小, 渗流屏障的发育程度也逐渐增强。渗流屏障的存在使得蒸汽驱热采过程中蒸汽的推进路径复杂化, 并进一步降低了蒸汽驱的热效率和经济有效性。渗流屏障的存在对分层注汽等开发措施的实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探月光学有效载荷系统含CCD立体相机与干涉成像光谱仪两台光学遥感器,CCD立体相机完成的科学目标主要是与激光高度计配合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图像。文章主要叙述了三线阵立体相机的工作原理,定标内容、目的以及CCD裸片像元检测和整机的相对定标和绝对定标过程。  相似文献   
83.
闽江河口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珏 《地理科学》1989,9(3):288-290
  相似文献   
84.
利用多种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诊断分析了湖北2016年7月18—20日特大暴雨过程的降水特点以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发生发展特征和环境场条件,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过程具有很强的极端性,分为梅雨锋南侧暖区降水和梅雨锋面降水两个阶段,都具有较为极端的水汽条件。第一阶段在地面风场辐合的作用下触发了初生对流单体,西南低空急流出现脉动,湿层的增厚促进了强雷暴的发展。新生单体在雷暴上游生成,迅速并入强雷暴,后向传播是其稳定少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强盛阶段,强雷暴具有暖云低质心的特征,低层垂直风切变与雷暴偏北风出流的方向配置、中气旋的出现都促进了上升运动,促使强雷暴长时间维持,造成了马良站连续数小时出现高强度降水。第二阶段,环境风平行分量远大于垂直分量,促进了东北—西南向平行层状MCS(PS型MCS)的形成。具有多单体依次排列的特征,新生单体在系统西南侧地面辐合线的作用下不断生成发展,使得PS型MCS增强维持,移动缓慢。马良站受到PS型MCS对流线和西北侧层状回波的影响,小时强降水明显较第一阶段偏弱。  相似文献   
85.
正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则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以教材(教学内容)呈现的逻辑关系为课堂教学的线索,每一位学生学习这一内容都是按这个逻辑顺序来完成,这样很容易忽视学生的认知起点、认知规律以及课堂的生成。"以学为主"的课堂不仅要求教师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活动,更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成果作为课堂教学的线索,不同的学习活动、不同的活动成果,其教学线索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6.
王珏  罗洁 《地理教学》2014,(11):7-8
以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为目标,选取"城市化"这一内容为突破口,由青年教师和经验型教师先后对这一内容进行了三轮教学设计,设计思想从"学科的知识框架逻辑结构"到"问题式教学",再到"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通过实践研究,探寻这一类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87.
采用天气图资料和AREM中尺度数值模式逐时预报产品,用天气学方法对2006年5月8日发生在湖北省东南部的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背景、动力、热力特征及潜势预报分析。分析表明:200~500hPa上贝加尔湖至四川盆地深厚的西风带低槽以及配合低槽东移的南支槽系统、脊线稳定在19°N附近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850hPa上新生的低涡是本次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200hPa上高空急流右后方强烈辐散,其抽吸作用加剧了中低层的上升运动,700hPa上西南急流的稳定维持为本次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水汽。大暴雨发生在se高能舌、对流稳定度指数负值中心以及700hPa、850hPa比湿之和的湿舌的左前方。对流有效位能CAPE、风暴相对螺旋度SRH等对流参数对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有较好的潜势预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8.
在市级MICAPS系统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编制了单站测风、历史资料存储、雨量处理等业务软件,使MICAPS系统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89.
地表水污染源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晓东  王珏 《水科学进展》1990,31(2):302-311
地表水污染源的准确识别对于突发水污染事件中制定补救策略、确定责任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污染源识别的基本问题出发,综述了地表水污染源识别的两类方法,一类是数学模拟法,包括直接求解法和间接求解法,直接求解法又包括解析法和正则化方法,间接求解法又包括模拟优化法、概率统计法及耦合算法;另一类是足迹分析法。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讨论了污染源识别的不确定性,包括污染源信息、观测数据、地表水模型、水动力条件、污染物性质5个方面。并指出地表水污染源识别的不确定性和时效性是制约其应用价值的关键因素,需要在方法耦合、识别效率提高、不确定性分析及污染物性质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