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通过解析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天然斜纤蛇纹石的中空纳米管特征 ,与电子显微镜的分析结果比较 ,证明氮气吸附法是表征天然斜纤蛇纹石的中空纳米管内径特征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可以获取较大量样品的内径大小、分布和变化的特征信息 ,对其特殊理化性能的研究有特别意义。与其他表征方法结合可获得更完整的中空管参数 (包括外径 ) ,为天然斜纤蛇纹石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102.
会讯     
王长秋 《矿物岩石》2006,26(3):55-55
第19届国际矿物学大会(19thIMA)于2006年7月23日至28日在日本神户召开。来自50多个国家的1400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我国有18人与会。IMA理事会共有6位官员和5位专家组成,鲁安怀作为专家新当选为IMA理事会成员,主要负责联系环境矿物学等矿物学新的发展方向工作。这次大会的主题是  相似文献   
103.
第19届国际矿物学大会(19thIMA)于2006年7月23日—28日在日本神户召开。来自50多个国家的1400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我国有18人与会。IMA理事会共有6位官员和5位专家组成,鲁安怀作为专家新当选为IMA理事会成员,主要负责联系环境矿物学等矿物学新的发展方向工作。这次大会的主题是  相似文献   
104.
Zn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目前,Zn在人体病理性矿化灶中的分布尚不明确。本文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和成像技术,对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乳腺炎症、卵巢浆液癌、主动脉钙化和冠状动脉钙化等病灶中的矿化物共28例中的元素含量和分布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Zn与Ca在矿化灶中的分布总体一致,部分区域此消彼长,与Sr-Ca关系相似,提示Zn进入(碳)羟磷灰石晶格占据Ca的位置。 此外,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中矿化灶的Ca/Zn(摩尔浓度)值有显著差异(P<0.01),乳腺癌矿化灶中Zn元素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5.
金川铜镍硫化矿尾矿砂数量巨大,其中Ni、Cu和Co等有价金属种类较多,含量较为丰富,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本文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金川铜镍尾矿砂提取有价金属效果的影响,在选取金川新尾矿库中心钻孔尾矿砂样品与氧化亚铁硫杆菌作用不同时间的基础上进行化学酸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分析了溶液中Cu2+、Ni2+、Co2+含量,并通过离子浸出率来表征微生物对尾矿中有价金属提取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尾矿砂直接化学酸溶后Cu2+、Ni2+浸出率分别为73.78%和69.87%,Co2+浸出率仅为39.57%;而氧化亚铁硫杆菌先与尾矿砂作用后再进行硫酸酸溶,其Cu2+、Ni2+总浸出率均可达到90%以上,Co2+总浸出率也可达到70%以上。实验结果证明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参与促进了尾矿砂中Cu2+、Ni2+、Co2+的浸出。  相似文献   
106.
辽宁营口大石桥后仙峪硼矿区是蛇纹石玉的一个新产地,产出的营口玉具色深、富镁、高铁等特征。本文通过对该玉石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大地构造背景、定年数据、MgO-SiO2-H2O体系实验结果等,探讨了营口玉的成矿过程。认为其原岩是镁橄榄岩和镁质碳酸岩,并且受到混合岩化后期热液的交代;其主成矿期在1.95~1.85 Ga之间,成矿压力接近500×105~2 000×105 Pa,成矿温度在400~250℃之间;营口玉玉矿是中温变质热液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107.
利用天然磁铁矿辅助合成磁黄铁矿去除水体中的Cr(Ⅵ).实验结果表明,磁铁矿对合成的磁黄铁矿去除水体中Cr(Ⅵ)过程存在协同增强作用.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对反应前后样品进行分析,发现水体中的Cr(Ⅵ)被有效的还原为Cr(Ⅲ),并以Cr(OH)3及Cr2O3的形式沉淀.设计正交试验探究了磁铁矿粒度、投加量以及废水pH值对除铬过程中2种矿物间协同作用的影响,发现3种因素的影响作用大小顺序为pH值>磁铁矿粒度>磁铁矿用量.磁铁矿协同磁黄铁矿去除Cr(Ⅵ)的最优条件为pH值= 3,磁铁矿粒度75~150 μm,用量占比40%.讨论得出2种矿物间的协同作用应包括1)磁铁矿对磁黄铁矿在水溶液中团聚现象的抑制作用;2)酸性条件下磁铁矿表面Fe(Ⅲ)对溶液中磁黄铁矿释放H2S的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8.
鲁安怀  李艳  黎晏彰  丁竑瑞  王长秋 《地质论评》2022,68(5):2022102007-2022102007
地球早期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合成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但合成有机物所需能量来源问题长期困扰着学术界。早期地球上丰富的硫化物半导体矿物可将太阳光子转化为光电子,提供持续的能量来源。也正是由于矿物光电子能量较高,在非生物途径合成小分子有机物方面具有优势。其中半导体矿物自然硫转化太阳能产生的光电子能量,是目前所发现的最高的矿物光电子能量,不仅能直接还原CO2分子为甲酸物质,还可催化其他生命基础物质的合成。在全球陆地系统中暴露在阳光下的岩石/土壤表面普遍被一层铁锰氧化物“矿物膜”所覆盖,光照下含半导体矿物水钠锰矿的“矿物膜”产生原位、灵敏、长效的光电流,显示出优异的光电效应。生物光合作用中心Mn4CaO5在裂解水产氧过程中产生成分和结构类似水钠锰矿的结构中间体,地球早期“矿物膜”中水钠锰矿可能促进了锰簇Mn4CaO5与生物光合作用的起源与进化。早期地球半导体矿物为生命起源基本物质的合成提供直接能量来源,矿物光电子能量在地球早期生命起源与进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