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123篇
地质学   247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邵阳处在雪峰隆起带和衡邵沉积盆也。雪峰隆起带(祁东弧形),是多金属成矿带,矿产资源丰富。目前邵阳已经发现的矿种有74种,已在开发的23种,优势矿种有煤、锰、金、铅锌、锑、钨、石膏、大理石、饰面花岗岩等。  相似文献   
612.
发菜贸易对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亚男 《干旱区地理》2000,23(3):279-283
本文就发菜贸易对内蒙古草地生态的影响进行了经济学评价,并从环境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得出其根本原因是市场失灵和干预失灵导致环境成本外部化的结论,为此提出运用经济手段,按照控制、干扰、引导的思路,控制野生发菜贸易,大力发展发菜的人工培植和寻找并研制发菜的代用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13.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t specie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ecies and soil factors in the east central part of Gurbantunggut Desert was studied to provide more insight into the flora and determine differences in vegetation across various parts of the desert. Two-way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vegetation in the area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first group was dominated by the shrub species, Ephedra przewalskii and the grass species, Carex physodes mainly in areas of flat grounds and gentle slopes; the second group was dominated by C. physodes, Artemisia songorica and A. xerophytica mainly on the slope of sand dunes and the third group was dominated by the shrub species, Haloxylon persicum mainly on the top of sand dune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plant density between Groups 1 and 2 bu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Group 3. Soil water under vegetation Group 3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at all soil depths. The EC, organic matter, total P and soluble Na, Ca and Mg varied very similarly with soil water.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 satisfactorily assessed the species-soil relations in the area.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t species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he soil factors of water content, organic matter, EC and nutrients. The variations in species occurrence explained by the three CCA axes were about 70%, indicating that some explanatory site variables may exist outside our studied parameters. Soil texture is suggested to be included in future studies to improve the explanation of CCA.  相似文献   
614.
研究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属高温地热显示区。为了解区内地热田的热储基本特征,通过收集的12个主要地热田的23组地热及地表水样品分析可知,研究区水化学类型较复杂,地表出露温度较低的脱玛、玉寨、果组地热田以Na-HCO3型地热水为主,循环较快、可更新性较好,董翁、谷露、羊八井等地表出露温度较高的地热田以NaCl(NaCl·HCO3或NaCl·SO4)型地热水为主。地下热水中Cl与B、Li的正相关性,显示地热流体可能来源于深部岩浆;与Sr相关性较差,体现了地下热水中的盐分主要来源于深部热液而非水-岩相互作用;与SiO2、温度的正相关性更进一步印证了研究区地热为深部热源。经阳离子地温计与二氧化硅地温计估算各地热田深部热液与热水含水层混合温度为134~256℃。基于综合分析,推测研究区玉寨地热田较谷露地热田热水可更新性强,循环途径长或热源埋深较大,地热开发利用应综合考虑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615.
伊尼萨拉蛇绿混杂岩带位于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山南侧,由基性岩、超基性岩、硅质岩、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均呈断片形式产出.首次在硅质岩岩片中发现了丰富的放射虫和海绵骨针化石,放射虫共2科6属(包括1未定属种):Inaniguttid gen.et sp.Indet.,Inanigutta sp.,Inanibigutta sp.,Inanihella bakanasensis(Nazarov),Triplococcus acanthicus(Danelian et Popov),Antygopora sp.,所指示的时代为早奥陶世晚期-中奥陶世,代表了伊尼萨拉蛇绿混杂岩带形成时代的上限;硅质岩的结构、构造及其中的深水相化石表明蛇绿岩套发育在早寒武世-中奥陶世的古大洋环境中,大洋的水深应在碳酸盐补偿深度面(CCD)之下.形成时代的一致性,支持将伊尼萨拉蛇绿混杂岩带、塔尔巴哈台蛇绿混杂岩带和洪古勒楞蛇绿混杂岩带连成一套统一俯冲增生杂岩系的可能,并可以继续向东延伸至准噶尔东部.早寒武世-中奥陶世,准噶尔北部应存在一条贯通东西的古大洋.  相似文献   
616.
自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地质灾害频发,研究库水位升降条件下的库岸边坡稳定性与破坏模式日益重要。以三峡库区云阳县凉水井滑坡为原型,基于长江科学院CKY?200土工离心机,结合滑坡区工程地质概况,模拟制作了这一典型库岸滑坡的简化模型。采用高速相机、激光位移传感器、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土压力传感器等监测手段,在模型试验中实现了对边坡前缘水位高程及升降的控制,获取了试验过程中坡体水平位移和沉降、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值的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试验从开始至加水阶段结束,模型位移以竖直方向为主,而在排水阶段则水平方向位移远大于竖直方向;试验过程中,在库水位上升与骤降作用下,首先在前缘产生裂隙,并逐渐向中部、后缘扩展,随后在中部产生较大变形,出现局部滑移,模型总体破坏形式呈牵引式破坏模式;试验结束时,模型自后缘起体积含水率逐渐增大;在水位上升期间,模型变形相对较小,主要滑移出现在水位下降期间,因此,该滑坡为动水压力型,产生变形破坏主要是由于动水压力效应所致。试验揭示了库岸牵引式滑坡在库水位升降条件下的破坏模式和变形失稳机制,为库区滑坡的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17.
为调查饱和珊瑚砂液化相关特性与发展规律,针对饱和Chibishi珊瑚砂,开展一系列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研究相对密度Dr和循环应力比CSR对饱和Chibishi珊瑚砂的超孔隙水压力Δu、轴向应变εa及动强度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地区珊瑚砂抗液化强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饱和Chibishi珊瑚砂的Δu发展模式根据不同的CSR水平可以分为前期均匀增长型、前期突增型和后期突增型;此外,采用一种新的孔压模型对前期均匀增长型、前期突增型的孔压比ru进行表征,Chibishi珊瑚砂在相同的Dr条件下,双幅应变εDA达到5%的循环次数N随着CSR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各珊瑚砂在同一里氏震级对应的等效循环振动次数下,抗液化强度CRR的增长模式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丰富对珊瑚砂液化特征的认知,同时对近岸和沿海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18.
正地热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资源、清洁能源,因其的可再生性而备受关注,研究查孜温泉的水化学特征,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查孜温泉的形成过程,为今后合理的开发、利用这一区域提供依据。1研究区概况1.1自然地理概况查孜温泉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查孜乡查孜村南偏东8.5 km,那东曲西(左)岸一山间盆地西缘,海拔约4820 m。雅鲁藏布江左岸支流多雄藏布干流流经昂仁县,因岗底斯山脉东西横贯,所以,县域地势中部较高,南、北部稍低。  相似文献   
619.
纵瑞文  龚一鸣 《中国地质》2019,46(6):1259-1269
西准噶尔地区广泛分布的和布克河组已被证明是洪古勒楞组的晚出异名,本文在西准噶尔克拉赛勒克山原划为下石炭统"和布克河组"的碎屑岩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包括:三叶虫Phacops sp.,菊石Manticoceras sp.,腕足类Tylothyris sp.,Aulacella sp.,"Mucrospirifer"sp.,Cyrtospirifer sp.,植物Leptophloeum rhombicum,Syringodendron sp.,Knorria sp.,其时代显示为晚泥盆世。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将其厘定为上泥盆统铁列克提组,而非"和布克河组"的替代名称洪古勒楞组。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证明了西准噶尔玛依力山地层小区内没有洪古勒楞组的分布,其晚泥盆世地层仅由铁列克提组组成,洪古勒楞组只分布在沙尔布尔提山地层小区,两个地层小区的界线为孟布拉克北侧至谢米斯台山南坡的深大断裂。晚泥盆世两个地层小区沉积分异明显,直到早石炭世早期才进入统一的盆地演化阶段,地层小区的分区性也随之消失。  相似文献   
620.
含下卧软层地基极限分析数值试验及承载力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谙男  唐春安 《岩土力学》2010,31(3):956-960
含下卧软层的地基在工程中比较常见,但目前对其破坏机制和承载力计算还依赖于很多的假设条件和经验。基于极限分析和快速拉格朗日数值模拟方法,对含下卧层地基的加载破坏过程进行应变控制的数值试验。首先用Prandtl的极限承载力解析解验证了数值试验的有效性,然后对一个含下卧层的地基模型按照不同加载尺寸进行加载数值试验,发现模拟结果存在明显的荷载尺寸效应。模拟获得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极限承载力以及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渐进破坏模式、下卧软层的沉降规律。进一步将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加载安全系数与强度折减系数进行对比,发现折减系数与加载系数随荷载尺寸变化的趋势相同,但前者的数值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