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冻融期东北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更好地认识季节性冻融区冻融过程对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以吉林省长春市黑顶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 监测了冻融期流域内玉米田和水稻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冻融期表层土壤温度主要受积雪厚度影响, 深层土壤温度主要受土壤初始含水率影响。冻结期, 冻结层含水率几乎都呈增加趋势, 其中浅层土壤增幅最大; 冻结速度慢、 初始含水量低、 相邻土层含水量高的土层冻结过程水分增加量更大, 反之则小。融化期, 各下垫面、 土层土壤含水率基本呈下降趋势, 且主要集中在表层0 ~ 30 cm, 水分损失以蒸发为主, 冻结层对土壤蒸发有抑制作用; 冻结层的融化是造成各下垫面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差异, 以及各土层在不同融化阶段土壤含水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
利用神光Ⅱ装置第九路输出的倍频激光,采用直接驱动方式研究了聚乙烯(CH2)材料的冲击压缩特性.实验表明聚乙烯冲击波阵面自发辐射较强,冲击波在聚乙烯台阶中的传播比较稳定.采用阻抗匹配方法,以铝作标准材料,测量了聚乙烯的冲击绝热线,聚乙烯冲击压强达0.54 TPa,冲击波速度测量相对扩展不确定度~2%(K=2),实验数据的一致性较好,与已有低压实验数据及状态方程解析模型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53.
塔里木盆地柯坪断隆寒武—奥陶系硅质岩发育广泛,据野外硅质岩产状特征,将该区硅质岩大致可分为两类,即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中与黑色泥页岩共生的薄层状硅质岩和下奥陶统蓬莱坝组碳酸盐岩中的硅质条带和结核.通过大量野外露头和镜下薄片观察,玉尔吐斯组中薄层状硅质岩含泥铁质,具纹层状构造,岩性为纹层状含泥铁质硅质岩,生长于低Eh的静水中,属Wilson模式的深水或克拉通深水盆地.蓬莱坝组的碳酸盐岩沉积相为潮下带台内滩相,部分碳酸盐矿物被硅质交代,在裂缝发育地区和旋回界面附近形成残余结构硅质岩,主要有残余砂屑硅质岩、残余藻纹层硅质岩.  相似文献   
54.
江西广丰杨村超大型滑石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广丰杨村滑石矿储量达上亿吨,是世界上超大型滑石矿床之一。矿石主要由鲕粒状滑石组成,含少量石英和碳酸盐矿物及浸染状有机质,具有典型的沉积鲕粒状结构;赋矿围岩白云岩硅化较强烈。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岩与滑石矿页岩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基本一致,重稀土元素相对轻稀土元素弱富集,稀土元素总量低,弱负铈异常,并且它们具有相同的87Sr/86Sr比值(0.7092~0.7101),白云岩的δ13CV-PDB值变化范围在-4.9‰~+0.7‰之间,与同期海水大体一致。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了滑石矿和白云岩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滑石成矿所需的镁可能来源于海水。部分样品显示正铕异常,且白云岩中δ18OV-SMOW值(+14.5‰~+19.7‰)较同期海水偏低,87Sr/86Sr比值比同期海水稍高,暗示成矿物质并非由海水单一提供,可能还有高87Sr/86Sr比值、富硅的热液提供了成矿所需的硅。综合滑石和白云岩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江西广丰杨村滑石矿为同生热水沉积成因,滑石中镁来源于富镁海水,硅来源于海水下渗淋滤古老硅铝质地层形成的富硅、高87Sr/86Sr比值的热液,海水中镁与热液中硅结合形成滑石。滑石矿在经历了同生沉积-热液期之后,又受到了后期强烈的变质变形作用的叠加,形成了具片理构造的滑石片岩。  相似文献   
55.
滩坝砂岩是东营凹陷始新世晚期广泛发育的沉积类型,具有埋藏深、厚度薄、互层结构等特点,地震预测难度大。笔者针对滩坝砂岩在开发阶段如何区分滩砂与坝砂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应用"分频预测、多属性降维、反射系数反演"等多种地球物理方法解决有效储层描述的研究方案,实现了滩坝砂岩储层预测定性到定量的技术转变。该方法在具有同样的薄互层结构的沉积类型的描述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6.
从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应用角度总结了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研究新进展.内容包括三级层序和体系域类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层序地层在非常规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古土壤和遗迹化石在层序识别中的意义;盆地类型与沉积体系研究进展,包括不同盆地类型沉积分析如构造气候与沉积、前陆盆地沉积、断陷盆地沉积、走滑和弧前盆地的沉积等,涉及碎屑沉积的湖...  相似文献   
57.
赣东北婺源-德兴地区新元古代地层中浅变质火山岩主要由变质玄武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组成.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浅变质玄武岩具有拉斑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起源于尖晶石辉橄岩低度部分熔融,英安岩岩浆起源于壳源杂砂岩部分熔融,流纹岩可能为英安质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揭示婺源浅变质英安岩形成于861±8Ma,德兴张村西浅变质流纹岩形成于860±3Ma,铜厂铜矿矿区凝灰质板岩形成于860±6Ma,均为早新元古代Tonian期.同时这些定年样品中保存了2.8 ~2.5Ga、2.0~1.7Ga和~1.0Ga的继承或捕获锆石记录.结合浅变质玄武岩和英安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这套岩石最有可能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弧后盆地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58.
赣东北地区是江南造山带东北段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卧龙谷花岗岩体是典型的非铜矿成矿花岗岩体,由二长花岗岩组成,其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分析揭示其岩浆结晶年龄为133 Ma±1Ma,形成于早白垩世。这些岩石表现出高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16079~ 0.719392)和较低的εNd(t)(-6.51~-5.14)值,指示其岩浆起源于壳源变质沉积岩部分熔融。铜厂花岗闪长斑岩体是典型的铜矿成矿花岗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斑岩组成,形成于中侏罗世(171Ma±3Ma),表现出很低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04403~0.704475)、较高的εNd(t)(-1.14~+1.80)和高的Mg#值(28~53),指示铜厂花岗闪长斑岩体可能为俯冲板片和俯冲沉积物部分熔融的产物,并受到幔源物质污染。通过非铜矿成矿卧龙谷花岗岩和成矿的铜厂花岗闪长斑岩的对比,分析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对成矿地质背景的制约,为区域斑岩型铜矿找矿提供找矿标志和基础地质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59.
运用Re-Os 同位素定年对赣北九岭-鄣公山多金属成矿带梅子坑钼矿床进行成矿年龄的厘定,获得5件钼矿石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为148.2~ 150.7 Ma,加权平均值为(150±1) Ma(MSWD=0.66),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48.9±4.4) Ma,指示该矿床的成矿时限为150 Ma左右,表明其形成与晚侏罗世中晚期的岩浆活动有关,可能与该时期由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而导致的持续挤压作用有关。结合该成矿带上的成岩成矿年龄,可推断该成矿带的形成不仅包括与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有关(约135 Ma)的钨多金属成矿作用,应该还存在中侏罗世晚期以来(约150 Ma)由东亚岩石圈板块汇聚作用而形成的一定规模和强度的晚侏罗世成矿作用。该年龄的精确测定将对赣北九岭-鄣公山多金属成矿带找矿起到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60.
利用自行研制的高温高压反应釜,在不同温度、压力和矿化度条件下测试CO2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一定的条件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压力一定的条件下,CO2在水中溶解度的主要变化趋势为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温度大于100℃、压力在22 MPa左右时,CO2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将发生异常,出现低压(小于22 MPa)时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压(大于22 MPa)时随温度的增加而略微升高;在温度压力都一定的条件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矿化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在新测得的实验数据和已有的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修正PR-HV状态方程中的参数,建立了一个能够精确计算CO2在水中溶解度的模型;并将该模型与其他模型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精度最高,平均相对误差仅为2.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