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前寒武纪的条带状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s,简称BIFs)主要形成于太古宙及早元古代,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储量最多的铁矿资源类型,其以富硅质和富铁质的条纹或条带交替出现为特征。辽宁省鞍山-本溪(简称鞍本)地区铁矿即为此类型,该铁矿位于华北地台东北缘胶辽台隆的西北部,区内地层由老至新为太古宙鞍山  相似文献   
22.
华南下寒武统一直引起地质学家们的关注。最近,于贵州织金戈仲伍及金沙岩孔2条剖面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发现数层粘土岩,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XRD)、X荧光光谱法(XRF)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其进行了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矿物学分析显示所研究的粘土岩的矿物组合包括:伊利石、伊利石一蒙脱石混层矿物、蒙脱石、高岭石、石英、云母、角闪石、长石、锆石等。主量元素含量分析显示粘土岩ω(K20)介于4.05%~5.75%之间,平均值为4.76%,明显高于典型的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的斑脱岩。粘土岩的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表现为:相对于地壳页岩,其亲石元素,Ih、Y、Nb、Zr、Hf、Ga、U等含量较高,亲铁元素Ni、co含量较低,火山活动产物中的标志元素As含量亦较高。球粒陨石标准化多元素蜘蛛图解显示所有粘土岩样品相对亏损Rb、Nb、Pb、Sr,相对富集Ba、U;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显示它们具有右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且具负Eu异常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成因上属于由火山凝灰物质经水解、成岩及蚀变作用形成的钾质斑脱岩,代表了早寒武世时期于贵州地区发生的3期火山活动。通过Nb/Y—Zr/TiO2:图解判别,认为研究区钾质斑脱岩的原始岩浆性质为中酸性岩浆;进一步通过(Y+Nb)-Rb构造判别图解投影,获得了钾质斑脱岩的源火山喷发于板内拉张环境的地球动力学信息。由于新发现的钾质斑脱岩与华南下寒武统Ni—Mo—PGE矿床存在密切的时空联系,因此,我们认为钾质斑脱岩的发现为解释由火山作用贡献了成矿物质的矿床成因观点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23.
云南个旧神仙水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个旧地区花岗岩极其发育,且与锡成矿关系密切。其中个旧西区神仙水花岗岩体呈岩株状,岩性主要为碱长花岗岩和正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神仙水花岗岩具有高硅、贫钙镁、富碱的特征;ω(TFeO)/ω(MgO)和ω(Na2O+K2O)/ω(A12:O3)比值高。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n、u、K、La、Nd和高场强元素zr、Hf,亏损Ba、sr、Ta、P、Ti。Eu负异常较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稀土配分模式呈右倾海鸥型,岩石类型属于A型花岗岩。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神仙水花岗岩体形成于81Ma左右,相当于晚白垩世。根据区域地质和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判断其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4.
黔西南老万场红色粘土型金矿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矿床地质特征。老万场金矿位于晴隆县城南约23km,地处黔西南金矿成矿区,与大厂锑矿共处于碧痕营短轴背斜核部。矿区内出露基岩为茅口组中上部的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夹含燧石结核灰岩,外围分布有上二叠统“大厂层”硅质岩、峨眉山玄武岩和龙潭组。区内岩溶十分发育,沿北东东向安谷断裂形成狭长的岩溶谷地,两侧山坡上遍布小规模的岩溶洼地、沟槽和漏斗。在岩溶低地内充填有松散的红色粘土层,金矿体即赋存在红色粘土层中。  相似文献   
25.
云南金宝山铂钯矿床成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金宝山铂钯矿位于云南省弥渡县与南华县交界的礼社江河谷两岸,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滇中台拗边缘、红河断裂东侧。发现于70年代初期,已查证为一大型铂族元素矿床。本文主要根据矿床勘查的部分成果,讨论其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26.
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成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芒岗金矿是滇西地区具代表性的红色粘土型金矿。依据堆积特征、矿物组合和化学成分,可将红色粘土剖面分为6个带,即表土带、坡积带、钙 -沼当带、残积带、腐泥岩带和基岩带。其中,腐泥岩带为岩溶坍塌成因,残积带由岩溶残积形成,钙2结-沼泽带和坡积带为地表水流搬运堆积。矿床成因为在中晚燕山其形成的原生卡林型金矿化基础上,经第三纪上新世的岩深、残积和坡积作用的预富集,由不彻底的红土化作用使金以硫代硫酸盐络合物  相似文献   
27.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ab initio)计算高岭石内层氢原子和外层氢原子的位置,计算出的内层氢原子平衡位置为:氢氧键与ab平面的夹角为-19.4°,氢氧键长0.098 28nm;外层氢原子平衡位置为:氢氧键与ab平面的夹角为64.4°,氢氧键长0.101nm。  相似文献   
28.
黔西北玉龙地区稀土含矿层(Pxt)处于宣威组(P3x)底部,假整合于峨眉山玄武岩组(P2-3em)之上,是一套富集了Nb、REE的铁质、铝质黏土岩。研究表明,铁质段与玄武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形态基本一致,说明铁质段与峨眉山玄武岩具亲源性,主量元素投点反映出铁质段物源主要由峨眉山玄武岩提供。铝质段与玄武岩微量元素、稀土配分曲线存在差异,且主量元素投点显示铝质段物源具多源性,表明除峨眉山玄武岩提供物源外,还有部分中酸性岩浆物质提供部分物源。铁质段和铝质段均呈轻稀土富集型,铝质段富集程度更高,轻稀土元素中La、Ce、Pr、Nd富集明显,占轻稀土元素的85.76%~98.36%,重稀土元素中Gd、Dy、Er、Yb富集较明显,占重稀土元素的84.41%~89.33%。铁质段形成于水动力较弱的氧化环境,铝质段形成于水动力强-弱交替的氧化-还原界面,CIA、CIW、ICV值反映铁质段、铝质段经历过强烈的风化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29.
冈底斯造山带两套不同成矿体系的含矿斑岩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Cu(Mo、Au)矿化和Pb-Zn-Ag矿化分别是冈底斯成矿带南缘和北缘最重要的成矿作用,目前在冈底斯南缘发现了长达350km、宽40km的斑岩铜矿带,对该成矿带铜矿化及相关斑岩已有深入研究,而北缘的Pb-Zn-Ag矿化及相关斑岩还刚为人们所认识。纳如松多银铅锌矿是冈底斯北缘Pb-Zn-Ag矿化带的典型矿床之一,并出露未风化的斑岩。与冈底斯南部铜矿带斑岩相比较,纳如松多斑岩具有高Si,低Ti、Ca、Mg和极度贫Na的特点;总体上富集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Ba、Sr、P等元素则明显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略微右倾的燕型模式,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纳如松多斑岩与林子宗群典中组火山岩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整体上也具有较为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应与典中组火山岩具有相同的岩浆起源,即主碰撞期后仍然残留的新特提斯洋板片及卷入的陆源沉积物的部分熔融形成的原始岩浆;原始岩浆经过约75%的斜长石分离结晶后,在主碰撞期典中组火山岩喷发后上侵形成纳如松多斑岩。  相似文献   
30.
滇西澜沧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三江"成矿带南段代表性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矿区火山岩广泛分布,是该区重要的含矿岩性之一.利用锆石SHRIMP U-Pb定年方法对老厂矿区火山岩进行了定年,获得成岩年龄为323.6±2.8 Ma(MSWD=1.17;12个测点),表明火山岩成岩时代为早石炭世.根据老厂矿区火山岩与滇西金沙江和哀牢山缝合带蛇绿岩具有相近的成岩年龄,认为金沙江构造带、哀牢山构造带和谰沧江构造带在"三江"地区古特提斯打开之后属于同一相连的古洋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