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110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287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该文简述了银杏的各种化学成分以及营养,药用,经济价值,并对其开发途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
本文分析总结了我国农业结合开发的可喜形势,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阐述了今后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重点,提出了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3.
拍卖“四荒”地使用权,是在新形势下运用市场机制,加快“四荒”资源开发、发展农村经济、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阐述了“四荒”地使用权的拍卖原则、拍卖方式和购买形式,概括了拍卖后所取得的初步效果,并论述了拍卖“四荒”地使用权的政策措施。这一切有利于加快山区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4.
西藏西部表土孢粉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本文在西藏西部首次采用了稀释法研究了表土孢粉,并取得了比常规方法省时省力等效果;证明该法适用于大范围的荒漠地区研究。  相似文献   
35.
风沙湍流的间隙性,稳定性分布及分形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根据风沙湍流本身的不均匀性、间隙性,用稳定性分布研究了含沙量M随高度h的变化得M(h)∝h~(-D),求得分维D=2.36(h>10cm),D=1.465(h<10cm),速度分布W(|u|)=a_2|u|~((-D)/(2-1))。沙粒扩散<|x(t)|>∝t~(2/D);结合Kdv-Burgers方程的行波解,得风沙流的标度律(υ/β)ξ Dlnh=A,揭示了耗散性υ、弥散性β、风速ξ和高度h之间的一种本质联系。被空气湍流吹动的沙粒起始半径r_e=(c’/(5-D)ρ)[(β/υ)In(E_1/E_2)]~((5-D)/3),起动风速V_1=V_(2exp)[(υ/2β)γ_c~3ρ~3(2.65/c’)~3],最后讨论了风沙流的多重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36.
37.
专题地图地理底图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长  艾廷华 《测绘通报》1994,(5):30-33,22
本地理底图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系统,它具备了地图数据库的基本功能,适应同一底图服务多种专题图编制的要求,提供多种检索途径,适用大量的位操作,使得数据库结构具有动态性,灵活性,将频繁交换的数据纳入内存,通过多边形组织,可自行建立专题要素与底图要素的图形关系,建立区域间层次关系,减小数据采集工作量。  相似文献   
38.
本文对比分析了各大地构造学说的特点,认为在地球的各种运动形式中,最重要的是地球的自转。地球在其运动中由于向心力和离心力联合力场作用的结果而形成各个圈层,地球表面形态和各圈层的物质在其旋转过程中发生不同形式的运动,而出现各种地质构造现象及相关的自然现象,诸如大气的流动、海水的进退、岩石的形变、地幔物质运动、各层圈物质交换与变化等等。在地球发展演化过程中,地壳的结构和构造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板块、构造体系、地槽、地洼、断块、大地波浪等大地构造形迹都是由于地球自转中地壳运动的结果。各种地质现象相互联系的总体,称之谓地质体系。  相似文献   
39.
<正> 自黄汲清教授于1945年首次提出地槽褶皱系的多旋回发展概念以来,得到了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引用。他指出我国多数地槽褶皱系都具有多旋回发展的特点。经过对天山、祁连山、秦岭等地槽褶皱系的深入研究、对比之后,初步建立了多旋回发展的模式。现以横断山区地槽为例来讨论该褶皱带中的多旋回发展特点。 横断山区位于青、藏、川、滇四省、区交接地带,其地质构造位置,正处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段拐弯部位,恰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拼合地带。根据作者在“三江地质志”构造组最近总结的资料,可把横断山区的构造单元划分如下(图1):  相似文献   
40.
在吉林省地下水化学背景调研工作中,我们在大量野外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地图数学模型”理论,应用了分布函数编制地下水元素及元素组合的化学背景图。 为了能够正确地反映出一个地区各元素化学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