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206篇
地球物理   258篇
地质学   631篇
海洋学   152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吴忠良  蒋长胜 《中国地震》2007,23(3):211-224
从"统计预测"、"经验预测"、"物理预测"的角度讨论了世纪之交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国际进展。"统计预测"包括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的统计检验、"统计地震学",以及统计物理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经验预测"包括搜索可能的前兆异常的尝试、建立将可能的前兆异常现象与地震孕育过程联系起来的简单模型、发现对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现象,以及地球介质变化的动态监测试验;"物理预测"包括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模型、地震断层带性质的观测和实验研究,以及对震源的直接探测和钻探。讨论了"统计预测"、"经验预测"、"物理预测"之间的关系,对"把经验预测或统计预测变成物理预测"的发展战略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92.
测边网检测施工控制网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德华  蒋波 《江苏测绘》2002,25(2):6-8,13
本文结合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控制网的稳定性检测,采用高精度测边网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复制,运用统计检验的方法施工控制网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较好地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3.
方解石脉双晶纹方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工程区基岩被第四纪土、江水等覆盖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好获得的钻孔岩芯来分析断层的发育和活动性情况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地基勘察中引入一种显微构造分析方法,即方解石脉双晶纹分析方法。方解石脉双晶纹能解决断层的活动期次、每一期次的强度、断层应力场、断层性质、断层活动时的环境条件和最后一次活动的时代等问题。由于方解石脉双晶纹发育的广泛性,使之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4.
河套地区4~5月雨量变化周期特征及其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rlet子波分析表明,河套地区4-5月雨量明显存在7a,24a和3a周期,其中以7a周期为最强。用子波分析和周期图方法预测该地区4-5月在2000-2003年雨量将持续偏少,2004或2005年雨量可能会明显偏多。  相似文献   
95.
埕南断裂带埕913区块是济坳陷埕南断裂带目前已发现的沙河街组三段砂砾岩体中唯一含油气区块。生、储、盖、圈闭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古隆起构造背景为其提供了油气汇聚指向、相对的浅埋藏所对应的良好储集性能、发育多种圈闭等成藏必要或有利条件,但有别于其他区块的特殊条件是该砂砾岩体之上发育有泥岩盖层或内部发育泥岩隔层。断层面封堵与否是成藏最关键的因素,断层面封堵的基本条件是要求砂砾岩体之上有泥岩盖层或隔层,具泥岩盖层或隔层的砂砾岩体与断鼻、断块圈闭匹配方可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96.
华北地区地震时间结构的多分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刁守中  蒋海昆 《内陆地震》1996,10(2):103-112
利用固定半径法和直接计算法系统研究了华北地区(N30°~43°,λE106°~125°)13个K表性子区地震时间结构的广义维数Dq—q及标度指数谱f(a)—a的特征,并与单—Dq—t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地震时间结构为多分形结构,单一分形不能完整地描述其分形特征,应该用Dq—q或f(a)—a来加以分析;(2)华北强震前的0.5~2.0年.周围地区地震活动的时间多分形结构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q为负时Dq增大、q为正时Dq减小,或f(a)两端点下降,a跨度增大及顶点右偏等现象,这是对地震密集—平静现象的另一种描述;(3)华北地区地震时间多分形方法回顾性预报评分R=0.47,说明其有一定预报效能,是有前景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前国内地磁台垂直分量磁变以的灵敏度都普遍偏低,不能适应一些研究工作的需要,必须予以适当的提高,本文在基本不改变仪器固有灵敏度的前提下,采取记录光线二次反射法,以提高仪器的记录灵敏度,利用这种方法既使仪器的灵敏度提高一倍同时又保证了仪器原有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
四川冕西稀土成矿区的地质特征及其远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区域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冕西岩体性质、稀土模式、主要稀土矿物特征以及矿石的工艺性质进行了考查,并作了区域性对比。初步认为,在冕西地区以碱长花岗体为主体,形成了面积近800km~2的稀土成矿区。霓石碱性花岗岩-构造破碎带-碱性(伟晶)岩脉是区内稀土成矿的基本要素,也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围绕冕西岩体出露的卫星式霓石碱性花岗岩有着不同于A型碱长花岗岩的稀土模式,是稀土成矿矿源体。不同产地的稀土矿物特征、矿石矿物组合和矿石类型均有很好的可比性,属易采易选优品级稀土矿石。在该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矿产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99.
论我国西北干旱气候的成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历史悠久,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干旱气候的成因和特征是不同的;白垩纪—早第三纪本区因位于当时行星风系的副热带高压带而为干热气候;晚第三纪全球气候开始变冷,海陆热力差异加大,仅在沿海地区出现古季风环流,西北地区虽受西风气流影响,但因距大西洋较远,气候干暖;第四纪全球气温进一步下降,亚洲大陆平均高度,尤其是青藏高原强烈上升,高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作用,激发了现代亚洲季风环流,而西北地区因西边山地的上升而位于西风气流的雨影区,气候干温(现代和间冰期)或干冷(冰期)。  相似文献   
100.
Described in paper is the principle of optimal partitioning method for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The Nihewan Beds are taken for example to show how to apply this approach in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The semiquantitative spectral analysis data on aggregate trace elements in 324 samples taken from the nine sections in the Nihewan Basin are treated with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 for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First ,the data from all the sections are respectively calculated by the optimal partitioning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stratigraphic boundaries.The optimal partitioning method has proved itself to be applicable to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In our practice the Nihewan Beds are divided into five zones (I-V).Zone I includes subzones Ia and Ib,Zones Ia,Ib,II and III are considered to be corresponding to the Pliocene(N2),the early Early Pleistocene,the late Early Pleistocene,and the Middle Pleistocene,respectively .Zones IV and V are probably Late Pleistocene in age.This indicated that sediments deposited con-temporaneous in the sections of the same basin are similar i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although dif-ferent in geographical location.However,the sediments also show some variations ,with a transitional relationship from one section to another .For example ,in Zone II,the sediments of the Xiaodukou section show not on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ngou-Hongya and Hutouliang sections,but also those of the Xiashagou,Shixiaxi,Shixiadong and Wulitai sections.It can be seen from the above that the zones can be characteristically correlated with one another.In additio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optimal partitioning method is also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