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94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455篇
海洋学   7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河套灌区西部浅层地下水咸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浅、含盐量高,是导致河套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原因.以河套灌区西部地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以及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探讨了灌区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主控水-岩作用过程,并定量估算了蒸发作用对浅层地下水含盐量的影响.研究区内浅层地下水为弱碱性咸水,pH为7.23~8.45,总溶解性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变化范围为371~7 599 mg/L;随着地下水咸化程度增大,水化学类型由HCO3-Na·Mg·Ca型向Cl-Na型过渡.引黄灌溉和大气降水是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径流过程中浅层地下水受蒸发作用和植物蒸腾作用影响,地下水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蒸发盐溶解和硅酸盐风化水解,并受强烈的蒸发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影响.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蒸发作用和岩盐溶解作用对区内浅层地下水咸化贡献最大,石膏和白云石等矿物的溶解、硅酸盐的水解、Na-Ca离子交换以及局部地形起伏对地下水咸化过程也有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32.
为研究免共振沉桩过程对地表振动影响,采用密度放大法以消除模型桩弹性模量过大对计算效率的影响,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中建立了相应的连续振动沉桩模型,并和文献中的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激振力幅值和振动频率这两个施工参数对地表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放大法可有效提高数值模拟的计算效率,模拟沉桩7.0倍桩径(4.9 m)所需计算时间约为12.0 h,数值结果较好地模拟了现场测试中免共振沉桩的地表振动影响;激振力幅值和振动频率均主要对近场(水平距离为5.0倍桩径范围内)的地表振动有明显影响;临界沉桩深度与地表振动影响峰值相对应,该深度随水平距离先增大后趋于稳定;激振力幅值对临界沉桩深度的改变不明显,振动频率对远场临界沉桩深度则有较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3.
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文 《地质实验室》1993,9(4):244-248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故障:不能自动对相分析与检修: 用代换法确认故障在拾相电路板。细听电机转速没有110转向119转变化的声音,用GB—9毫伏表测5Ck_2—地,为0.66~0.78V摆动,5ck_1—地,为0.26~0.30V摆动,5ck3、4—地,均为0V(正常值均应有0.2~0.4V的脉动电压),初步判断:收相信号电路正常,故障在5ck_4之前的发相拾取电路。  相似文献   
38.
39.
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形成机制孙德有,许文良,周燕(长春地质学院,长春130026)关键词火山旋回,钾玄岩系列,剪切-走滑-拉伸机制,大兴安岭,中生代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是中国东部中生代三条火山岩带之一,对其岩石所属系列及形成机制众说纷纭。本文在前人...  相似文献   
40.
许文俊 《内陆地震》1994,8(4):378-381
1991年10月30日宁夏同心M_L5.1级地震前的流动重力异常许文俊(宁夏地震局,银川)1资料的处理与异常识别宁夏自1978年开始进行流动重力测量,共有66个测点,72个测段。1989年对整个测区的测点进行了改造,使用拉克斯特重力仪(LCR-G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